經研院:匯率低迷不會成為新常態.馬幣終將返4.20

(吉隆坡18日訊)經濟研究院(MIER)執行董事查卡利亞認為,現有馬幣兌美元匯價主要受經濟與非經濟因素角力影響,不預見低迷馬幣將成為新常態,相信在市場信心等非經濟因素剔除後,馬幣將回歸至4.20的合理水平。

廣告

他在主持企業經濟匯報會後表示,馬幣兌美元現於低位趨穩,但短期內並無明顯指標顯示貨幣將顯著改善。

“大馬經濟表現理想,通膨也穩定,但馬幣卻沒有起色。這可能受到市場信心等非經濟因素影響,而馬幣被有心人士用作商品交易,進而導致匯價大幅波動,與實際經濟因素無關。”

此外,美國啟動利率正常化,資金在利差收窄下,紛紛將資金外撤,也導致馬幣劇烈震蕩。

但他認為,經濟與非經濟因素對馬幣影響孰輕孰重,現仍不得而知,但相信一旦市場信心恢復,馬幣有望反彈至4.20合理水平。

預測今年經濟成長4.5%明年成長4.7至5.3%

另一方面,經研院維持2017年經濟增長4.5%目標不變,但預見2018年經濟增長腳步將加快至4.7至5.3%。

綠盛世國際宣布上市第一炮

PLAY LIST

  • 03:28

  • 03:35

  • 03:27

  • 03:34

  • 03:02

  • 03:45

廣告

查卡利亞表示,今年經濟增長將繼續由內需推動,特別是私人消費,但外圍需求也有望轉強,減輕國內經濟對內需的高度依賴。

“全球經濟在去年觸底反彈,主要先進國和新興市場增速加快將有利扶持需求。雖然主要經濟體政治與政策不明朗,加上保護主義抬頭可能對外需帶來風險,但總體來看,大馬仍將從主要貿易伙伴需求改善中受惠。”

隨著外需趨強,經研院上修全年出口增長0.5%至1.8%,但維持進口1.5%增幅不變。

他說,在出口需求增長和原產品價格回揚下,預見未來2年經常賬盈余將持續改善,分別佔國民總收入(GNI)的2%和2.4%。

廣告

內需方面,查卡利亞認為,2016年內需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從2015年的91.6%擴大至91.8%,未來2年擴張趨勢有望延續,因此內需將依舊是國內經濟重要推手。

“在2016年4.2%經濟增長中,高達4%貢獻自內需,今年的趨勢料延續。”

他說,去年內需僅增長4.4%,創下全球金融危機來最低水平,但相信今年增速將加快至4.5%,並在2018年進一步改善至4.9%。

家債物價雙漲抑消費

其中,私人消費將成為拉動內需的主力,但基於家庭債務和物價雙漲,消費情緒料相對審慎,全年私人消費增速料從去年的6.1%減速至5.8%。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信心指數自2016年第四季觸底反彈,首季指數進一步改善反映出消費者對總體經濟前景更為樂觀。

不過,查卡利亞憂慮物價上揚將抑制消費增長。原油價格上漲,以及馬幣走貶推高通膨,上修全年通膨目標0.5%至3%,但相信通膨壓力將在明年放緩至2.7%。

“基於燃油價格調漲等一次性因素已經發酵,我相信3月通膨雖將持續增長,但增速將放緩,料不會再創新高。”

他相信國內物價水平在首季攀高後,未來將逐步緩和。

國行料延續擴張貨幣政策

查卡利亞認為,隨著家庭債務居高不下,國家銀行將延續親商的適中貨幣政策,而國內物價受控,國行可能延續擴張性貨幣政策,以政府擴張財政政策起到相輔相成效果。

“政府將通過財富轉移的財政擴張方式來拉動內需。”

詢及國行今年會否調整隔夜政策利率,經研院高級研究員祖基菲說,國行貨幣政策走向將以聯儲局馬首是瞻,一旦聯儲局加快升息腳步,國行為確保市場流動性充裕,以及避免資金大舉撤離,可能對利率進行調整。

房市供需失衡未解

查卡利亞說,我國房市並無泡沫跡象,房市已經趨穩,但仍有諸多挑戰等待解決,才能重返復蘇之路。

“房市最大的問題在於供需失衡,房價居高不下,但人民收入卻依舊微薄,使得買房壓力劇增。”

他認為,國行打房措施確實為房市取得降溫效果,但礙於房市往往出現滯後反應,因此實際政策效應揮發可能仍需時間。

至於中國崛起為大馬房市最大外國投資者,查卡利亞認為,雖然中國超越新加坡成為大馬房市最大投資國,但相信對總體房市影響不大。

“消費者競逐中低價位房產,但發展商則持續力推高檔房產,這才是導致房市發展的主因。”

商家樂觀首季商情彈升10季高點

制造業春燕回歸,產能擴張、訂單和銷售增加等好消息不斷,帶動大馬經濟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商情指數(BCI)彈至112.7點的10季高點,顯示出商家對經濟前景趨向樂觀。

經研院發表報告稱,商情按季和按年起31.5點和19.9點,歸功於8大成份指數均錄得增長,其中現有銷售、新出口訂單和預期產量和出口銷售增幅最高,而現有產量、新本地訂單、資本投資和產能使用率增幅則稍微遜色。

“商情指數未來可能進一步改善,主要是預期指數顯著增長57.5點,當中預期產量增長22.5點,預期出口銷售則起35點。”

總體來看,制造業對現有商情條件感到滿意,首季制造商品成份指數按季顯著走揚21.2點至62.5點,其中反映首季銷售強勁的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第四季的22%大幅增至43%。

7個受訪領域中有6個反映銷售改善,其中以重型機械和交通設備銷售最強,非金屬、非橡膠與塑膠則緊追在後,食品、飲料與煙草、紡織與服飾、木材與木制品等領域則持平或微跌。

經研院認為,本地銷售下季可能持續改善,因預期指數走揚17.4點至62.9點。

以次指數來看,今年首季新增本地訂單按季擴張4.1點至42.7點,按年則起7.5點,其中19%受訪者稱本地訂單增加,訂單下跌的比例也從前期的55%大減至33%。

與銷售一樣,7個受訪領域中有6個本地訂單增加,而新增出口訂單也同樣走高,次指數顯著擴張23.5點至56點,按年起11.7%。

其中,高達44%受訪者稱新增出口訂單改善,比較前期僅有15%,而預期指數企於70點水平,預見未來3個月訂單情況依舊樂觀,而電氣與電子、化學、橡膠、金屬等制造產品前景最為看好。

首季銷售價格也呈漲勢發展,次指數走高17.9點至56.5點,其中21%受訪者透露本地銷售價格走揚,比前期的14%為高。

制造業產能擴張持續強勁

另一方面,為滿足本地和出口訂單需求雙漲,制造業產能擴張持續強勁,首季產量次指數按季和按年起4.5點和11點至48點,其中25%受訪者有意提升產能,而預期產量次指數上漲22.5點至66點,也意味著來季產能擴張步伐將延續。

同時,32%受訪者有意投資擴充廠房和設備,帶動次指數起9點,而首季產能使用率高達86.6%,其中48%受訪者產能使用率介於81至100%,托高次指數起6.6點至46.8點。

基於銷售增速高於庫存囤積,首季庫存次指數挫10點,其中以紡織與服飾、化學和橡膠與塑膠領域庫存跌幅最為顯著。

就業數據方面,首季共有11%受訪者增聘人手,比去年末季的9%為高,更有21%有意再未來增聘,另逾70%受訪者放眼維持現有員工規模,短期就業前景依舊樂觀。就業良好也帶動薪酬增長,薪酬次指數按季大起12.9點至82.5點,而預期指數也上揚10.5點至73.5點,也預告下季薪酬壓力將不斷攀升。

情緒雖改善 首季消費信心仍脆弱

物價上漲憂慮趨緩,消費者謹慎評估購買大件商品令消費情緒持續走疲,經研院2017年第一季消費信心指數(CSI)雖然按年走揚3.7點至76.6點,但仍低於100點榮枯線,顯示消費情緒雖然改善,但依然脆弱。

經研院報告稱,消費信心指數的漲勢主要是獲近期財務展望及就業預期改善支撐。

“受收入成長及就業前景預期推動,家庭料在未來月份謹慎放寬開銷,估計上一季因節慶及開學必需品而被抑制消費的大件商品購買計劃料重燃購興。”

該機構認為,這些購興對近期展望至關重要,若購買計劃實現及需求成長,價格壓力料因此上升。

調查顯示,第一季家庭財務表現普遍持平,46%受訪者認為財務狀況維持不變,14%看好家庭財務狀況,39%認為財務狀況下滑。

同時,36%人士預測,未來6個月財務前景將維持穩定,17%預測將正面成長,32%估計收入將走低。

就業方面,目前就業機會依然低迷,看好者從上一季的16%下跌1%,持續覺得第一季就業減少者依然佔多數(51%),持“中和”

看法者則從上一季的22%走高至27%。

持續裁員就業展望不佳

受就業成長持續走疲影響,受訪者雖然對就業存有希望,但因持續傳出裁員消息,導致他們對未來幾個月的就業期待不大。

17%看好近期將有更多就業機會,41%則持相反看法,連續9個季度持負面看法,顯示就業已超過兩年成為消費者最大憂心元素。另外,也有27%者不預期會短期內將看到任何改變。

慶幸的是,消費者已從近期物價過度走高的情緒平復,78%相信,未來幾個月物價將走高,11%認為狀況維持不變,對比上一級的86%及7%,顯示通膨威脅有放緩跡象。

受穩定財務及就業前景改善,消費者認為目前為購物或投資大件商品的好時機,其中以房屋購興最高,汽車居次,各別佔14%及10%。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