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貧窮,是內心的匱乏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如何看待金錢是我們一直需要修行的。

在佛門,有些人總認為貧窮才是有道行,談“錢”就認為很粗俗。除非一個人不做事,要做事就離不開錢,金錢是學道資糧,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

如何將信眾布施的善財、淨財、聖財,好好用在佛化事業上,才是值得關心的事。

    ——星雲大師

很久以前有一位商人,帶著兩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區,便把所帶的蒜全部給了當地人,那裡的人從沒見過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還有味道這麼好的東西,因此他們用當地最熱情的方式款待了這位商人,臨別時還送給他兩袋金子作為酬謝。

那位商人回來後把他的經歷告訴了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他的朋友不禁為之心動,他想:“大蔥的味道不是也很好嗎!”於是,他就帶著滿滿兩袋大蔥來到了那個地方,也把帶來的大蔥全部分給了當地人,那裡的人同樣沒見過大蔥,他們覺得大蔥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更好。

當地人更加盛情款待了這個商人,在為商人送行時,這裡的人一致認為,用金子遠不能表達他們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經過再三商討,決定贈給這位朋友他們最喜愛的東西——兩袋大蒜。

我初入叢林古寺參學時,發現有些人以穿襤褸衣衫為標榜,有些人以吃餿飯剩菜為修行,有些人裝窮賣傻,揚言金錢名利是毒蛇猛獸,故以貧窮為清高。有一天,我聽到一位在客堂服務的知客師大實法師痛切地說道:“貧窮!貧窮!大家都崇尚貧窮,極樂淨土的七寶樓閣、黃金鋪地的莊嚴世界,由誰來完成呢?實際上,貧窮就是罪惡啊!”

這番肯切的指陳,如雷擊頂般穿過我的耳際,我開始反復思考。當年,戰禍連綿,國勢維艱,民間建設固然百廢待興,寺院經濟更是蕭條不振。貧窮,已是舉國普遍的現象。

那時,家師志開上人擔任棲霞山寺監院,他不但從不喊窮,也不叫苦,反而從開源節流上著手,設置果菜農場,實踐自耕自食;創建炭窯紙坊,提倡勞動生產,對於寺內經濟的自給自足可以說貢獻至大!而棲霞律學院、私立宗仰中學也因此而能辦成。

我們每日勤苦作務,以稀粥、雜糧、豆渣果腹,卻將豆腐菜肴留起來供給信徒施主。仔細想來,這不就是以行動告訴大家:真正的貧窮是坐以待斃,是心內能源的枯竭墮落,而並不是金錢的匱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