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害怕結束,就拒絕所有的開始

你說,你不愛種花,因為害怕看見花瓣,一片片地凋落。是的,為了避免一切結束,你避免了所有的開始。」

看到這句話時,她哭了。這些年,為了避免結束,她拒絕了太多的開始。

卸下偽裝的面具,面對真實的自己,她不得不承認,骨子裡的自己是一個極其自卑的人。她害怕去挑戰未知的東西,害怕面對不熟悉的事物,害怕丟掉狹隘的自尊,害怕獨自體會失敗。

所以,很長的時間裡,她都像柔弱的小貓一樣,踡縮在自己的世界裡,貪圖著安逸,維持著那份安全感。

考大學那年,她發揮失常,成績比平時低了四五十分。

這樣的結果,她並不甘心,可在面臨複讀與否的問題時,她堅定地拒絕了複讀。她故作輕松地對周圍的人說:「沒關系,讀哪所大學都一樣,現在找工作又不是單看畢業院校的名氣。」她這麼說,旁人也便這麼信了。

其實,她在背地裡哭了好幾次,為自己的失敗流淚,為自己的懦弱流淚。她實在害怕,怕複讀之後,自己再次發揮失常,到那時,那驕傲的自尊該放在哪裡?

18歲,她義無反顧地去了不熟悉的遠方,讀了一個不知名的大學,一個不喜歡的專業。填報志願的時候,不少人都疑惑:「咦,你那麼喜歡英文,為甚麼不讀英語專業?」她說:「英語現在已經是輔助專業了,讀不讀都無所謂的,學其他專業的同時,也能自學英語。」

這樣的解釋,聽起來恰到好處,可誰也不知道,她其實是害怕失敗。

考語言專業必須得通過口語測試,如果沒通過,那麼這點兒唯一的尊嚴都會變得一文不值。

因為害怕失敗,她與心中的目的地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20歲,她再一次選擇了逃避。

這一次的逃避,給她的心靈留下了難以彌補的遺憾。

她喜歡上了一個男孩,他性格開朗,陽光帥氣,有理想有抱負,從讀大一開始就已經給自己未來的人生做規劃了。每次跟他相處,她都覺得周身充滿了正能量,是他身上散發出的氣場感染了她,讓她有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渴望。

她是那麼想跟他在一起,讓今後的每一天都變得璀璨燿眼。可是,她不敢說出那句話,她怕!怕自己不夠漂亮,配不上高大帥氣的他,跟他站在一起時無法夠得上「般配」兩個字;怕自己家境平平,無法融入他和他那優越的家庭。她想,等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時,或許就可以坦白自己的心聲了。

《傲慢與偏見》裡說:「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

有時候錯過一時,便錯過了一世。愛情這回事,當時沒有抓住,過後就只有後悔,沒有誰會一直在原地等你。當她畢業後,有了光鮮體面的工作,覺得自己足夠優秀時,他已經漂洋過海,在海的那一端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呵,她嘲笑自己的懦弱和傻氣,他始終都不知道自己的心思,又怎麼會想到與自己共度餘生?現在的自己,雖已比過去優秀,可輸了他,贏了全世界又如何?至如今,自己也不過是他最親愛的路人。

待年歲一天天漸長,突然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對生活失去了興趣。在過往的歲月裡,錯失了太多想得到而不敢去爭取的人事。人生的軌跡與理想中的糢樣大相徑庭,留下了太多的懊悔。

因為害怕,所以逃避;因為逃避,所以失去

。或許,是違背心願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許,是隱藏了深埋在心底的感情,錯過了最愛的人;或許,是畏懼改變而得過且過,放縱了生活……待許久之後回過頭看,發現生活已經完全走樣。

當年出發時的起點,已經與現在不在同一條軌道上。

這一切是甚麼時候轉變的,竟然毫無知覺。

其實,你怕甚麼呢?人生最大一種痛,不是失敗,而是沒有經歷自己想要經歷的一切。有些事,嘗試了,努力了,就算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也可以坦然地說,我真的盡力了。

作者吳舒欣說得好:「不要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敢去擁有;否則,你就失去了人生。同樣的,不要因為擁有甚麼,而擔心它的失去,否則,你就失去了自我

。」

想想看,毛毛蟲把自己裹在千萬絲縷中,從沉睡到初醒,張開眼睛,無盡的黑暗充斥著整個世界。沒有明媚的陽光,沒有嫩綠的樹葉,看不到春華秋實,看不到碧草藍天。蛻變的痛苦焦灼著它的身體,它試著掙脫黑暗的牢籠,掙脫靈魂的枷鎖。它用柔軟的頭,一次又一次地沖撞厚厚的蠶蛹,一次,兩次,百次,千次。在不斷的嘗試中,它變得強大,最終沖開絲繭,起舞翩遷。

不要因為害怕結束,就拒絕所有的開始,沒有人會知道明天要面對的是甚麼。你想要破繭成蝶,就得勇敢地嘗試,每個人都是在嘗試中成長的,絕無例外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