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網:《中朝友好互助條約》快到期 謹防美韓趁機拱卒

人民日報海外網:《中朝友好互助條約》快到期 謹防美韓趁機拱卒

2017-04-12

timg (1).jpg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

近日,美國武力打擊敘利亞讓外界對朝鮮半島局勢充滿擔憂,再加上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突然重返半島海域,更是讓東北亞局勢充滿不確定性。長期以來,外界一直認為中國在對朝鮮政府發揮著影響力,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海外網(m.haiwainet.cn)國是縱橫寫作組學者千裡岩從《中朝友好互助條約》切入,分析中國未來幾年如何應對東北亞變局。

-----------------------------------

自2016年以來,因為朝鮮不斷進行核試驗和彈道導彈試驗,朝鮮半島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美國更是利用韓國的安全恐懼所產生的不理性情緒,趁機將自己全球反導體系的觸角——“薩德”伸入韓國。這種舉動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國的戰略核威懾力量的作用,對中國的戰略利益構成了損害。

條約

朝韓兩國的種種不理性舉動顯然讓半島局勢處於緊張之中,中國作為其鄰國,無論是從歷史傳統和條約法律義務出發,還是從安全和地緣戰略上的利益相關角度來看,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長期以來中國本著睦鄰友好原則,為了緩和局勢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是美韓始終不肯放棄最終顛覆朝鮮的戰略目的,而朝鮮也對於自己的戰略利益認識不清抱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想法,這兩方面因素使得中國的努力效果不彰。

中朝之間因為歷史傳統和地緣戰略的考慮,在1961年簽訂了《中朝友好互助條約》,有效期為20年,如一方要求修改或終止,須在期滿前半年內向對方提出,否則《條約》自動延長二十年。這一條約確定了雙方的義務和進行合作的基本方向,經過1981年和2001年兩次自動延長,下一次期滿是2021年。這個《條約》在過去的50多年裡有效確保了半島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的穩定,其價值和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但是,在以顛覆朝鮮為最終戰略目標的美韓同盟看來,這個《條約》是妨礙其達成目的的一個重要障礙。朝核問題發酵以來,美韓不但漠視其顛覆朝鮮的舉動會如何刺激朝鮮,反而試圖以此為借口將朝鮮“非核化”的包袱推給中國,完全不顧中朝雙方在條約義務上的平等地位這一事實,不斷要求中國“管教朝鮮”。

應當承認,近些年朝鮮與中國之間的分歧也確實越來越明顯,因此國內出現一些聲音認為這個《條約》其實讓朝鮮綁架了中國,使得我們在應對半島問題上出現被動。但是如果考慮到中朝關系中除了歷史傳統造就的友好關系之外,這個《條約》的存在是中國對朝鮮保持影響力重要“把手”和維護自身在這一地區的利益的法理基礎,因此輕言放棄《條約》,既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也是現實中不明智的做法。

挑戰

本月8日美國國防部聲稱,因為朝鮮近日再次出現試射中程彈道導彈等挑釁舉動,因此命令原本已經按照計劃前往澳大利亞訪問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從新加坡掉頭再次北上前往朝鮮半島附近海域,執行對朝“威懾”任務。同時西方媒體大造輿論紛紛“暗示”中美元首會晤期間,已經就“解決朝鮮問題”達成某種一致。

其實前幾天中美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進行的商談比較順利,雙方不僅僅表達了未來在世界范圍內各個領域進行合作的意願,更是一致同意建立兩國之間的“危機管控”機制。對於一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和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如何相處是目前最直接的問題,因為兩國各自的特點不僅現階段存在著利益分歧,未來同樣可能出現種種摩擦。如何確保兩國能夠以談判和對話的方式協調戰略利益,不讓種種摩擦和分歧升級為對抗和沖突,對於維護世界穩定和兩國的發展建設都是十分必要的。僅僅從這一點說來,此次會談的成果可以稱得上是“豐碩”。

但是僅僅是中美之間降低發生沖突和摩擦,顯然遠遠不夠,中國如果不能主動采取運籌手段消解周邊存在的熱點和潛在熱點,那麼未來還是難免限於在“危機管控”框架下疲於奔命的境地。

39e3b09c00e1b8473e31ee97c0df244c.jpg

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

我們必須注意到,也就在“海湖莊園會晤”同時,美國政府越過了堅守數年的底線,繼向敘利亞正式派出地面部隊之後,又以真偽莫辨的“化武襲擊”做理由,對巴沙爾政府軍發動了一輪巡航導彈攻擊。這種一反前一屆奧巴馬政府謹慎使用武力的態度,無疑讓世人對卡爾文森號急忙重返東亞的意圖發生了種種猜測。

不過基於種種因素,目前朝鮮半島立即燃起戰火的可能並不大,個中原因已經有諸多討論,此處不再贅述。只是即便這次不會立即發生戰爭,絕不意味著半島問題繼續以現在的軌道運行下去還會平安無事,那樣戰爭早晚有一天會以更加慘烈的形式到來。

未來

東北亞的局勢之所以能夠發展到如此風雲波詭的地步,卻有沒有燃起戰火,一方面是由於中國保持了足夠的戰略“定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在未來外交和安全戰略上采取更多積極主動努力的必要性。

考慮到這次韓國引入“薩德”系統,在中國的輿論場能夠引發一場頗有規模的爭議,我們有理由認為韓國在華的“軟實力”投射確實達到了相當水平。在《條約》下次期滿之前,美韓很可能會為了廢除這個《條約》再次以同樣的方式,發動一次“軟實力”攻勢。當然僅僅是憑借“軟實力”是不可能成事的,必須有“硬”舉措進行呼應。只有外部的“硬”舉措再次出現危害中國戰略利益的情況下,才可能讓中國國內部分群體對其“軟實力”攻勢產生呼應。所以美韓在未來的4年之中,很可能再次以類似於部署“薩德”系統的舉動作為其“硬”舉措,對華進行一次戰略威逼。

當然了,我們不必擔心中國的戰略決策者集體會接受這種“威逼”,輕言放棄《條約》。那樣就注定了中國會被“擠出”朝鮮半島,難以確保在此事情上的發言權,與中國相關的利益自然無法得到維護。而忽視美韓的“軟實力”投射,顯然只會使中國輿論場的分裂惡化,使得中國未來執政成本進一步上升,這也是不可取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警惕,如果美韓抱著“即使廢約不成,也能再次以‘拱卒’的模式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和擠壓”的目的,有可能再次做出若干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如果沒有及早准備措施,很可能面對一個美韓的“威逼”目的沒有達到,但是“拱卒”再次成功的苦果。

9193a712a05fb7f62cf17cf362c1c37d.jpg

薩德導彈系統

中朝之間未來如何協調解決分歧重新確定共識,甚至是否修訂《條約》,這必須是單純取決於中朝兩國各自獨立進行的利益判斷,不能輕易被美韓種種舉動所干擾。中美、中韓之間未來關系如何,確實可以構成中國對於自身戰略利益的判斷依據。不過這與中朝之間在2020年再次確定《條約》是否繼續存在或者變更,必須是兩個維度的事情。

距離2020年還有三年時間,美韓采取類似的把戲恐怕也已經為期不遠。為了確保中國能夠以自己的判斷為依據,真正最大程度的確保半島方向的中國利益不受到損害,我們當及早對此進行分析和評估預做准備,爭取以主動的姿態消解這種圖謀。從這個角度上說,“薩德”系統現在入韓給我們上了不錯的一課,我們也該學到點什麼。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