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破洞好痛?口腔潰瘍的真正原因與快速治療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嘴巴內突然出現一個小水泡的經驗,每次吃東西或喝水時,痛到懷疑人生,甚至連說話都不舒服。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口腔潰瘍、唇瘡、口角炎等。
不過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是口腔潰瘍(俗稱痱滋),它是口腔黏膜受損後形成的淺層潰瘍。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是無害的,但如果頻繁發生,可能與身體狀況或某些疾病有關。
口腔潰瘍的主要原因
口腔潰瘍的成因多種多樣,以下是最常見的幾個原因:
1. 口腔受傷
- 不小心咬到舌頭或臉頰內側,造成黏膜破損。
- 刷牙過度用力,或牙刷刷毛太硬,導致口腔內壁受傷。
- 牙套、假牙或矯正器摩擦,導致局部組織發炎受損。
2. 營養缺乏
- 缺乏維生素B群(特別是B2、B6、B12),可能影響皮膚與黏膜修復能力,使傷口更難癒合。
- 缺鐵可能導致口腔細胞生長受影響,容易形成潰瘍。
- 缺乏葉酸(維生素B9)會影響細胞更新,增加口腔潰瘍的機率。
3. 壓力與免疫力下降
- 長期壓力過大、睡眠不足或熬夜,會影響免疫系統,使口腔更容易發炎。
- 免疫力低下時,身體對口腔細菌的抵抗力降低,也可能導致潰瘍。
4. 過敏或刺激性食物
- 辛辣、酸性食物(如辣椒、柑橘類水果)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導致潰瘍。
- 某些牙膏或漱口水含有月桂醯硫酸鈉(SLS),可能增加口腔潰瘍的機率。
- 食物過敏(如對堅果、巧克力或乳製品過敏)也可能引發口腔潰瘍。
5. 內科疾病與其他因素
- 腸胃問題:胃食道逆流或腸胃不適可能影響口腔健康。
- 自體免疫疾病:如白塞氏症(Behçet's Disease)會導致反覆性的口腔潰瘍。
- 女性荷爾蒙變化:有些女性在月經期間或懷孕時較容易出現口腔潰瘍。
如何快速治療口腔潰瘍?
雖然口腔潰瘍通常會在7~14天內自行痊癒,但如果疼痛嚴重或希望加速癒合,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 使用局部藥物
- 口腔凝膠(如Triamcinolone Acetonide):含有類固醇成分,可減少發炎與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 抗菌漱口水(如氯己定 Chlorohexidine):可幫助清潔口腔,減少細菌感染。
- 局部麻醉藥(如利多卡因 Lidocaine):可暫時減輕疼痛,在進食前使用效果較佳。
2. 避免刺激性食物
- 避免辛辣、酸性、過燙的食物,減少對傷口的刺激。
- 多喝水,避免嘴巴乾燥,以利傷口修復。
3. 補充營養
- 補充維生素B群、鐵與葉酸,可幫助口腔組織修復。
- 多吃綠色蔬菜、堅果、乳製品、紅肉,補充身體所需的養分。
4. 保持口腔清潔
- 使用溫鹽水漱口(一杯溫水加半茶匙鹽),可幫助消炎並減少細菌感染。
- 避免過度刷牙,使用較軟的牙刷,以免刺激傷口。
5. 減少壓力與提升免疫力
- 保持充足睡眠,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修復組織。
- 適量運動與放鬆心情,減少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如何預防口腔潰瘍反覆發作?
如果你的嘴巴經常出現潰瘍,可能需要從日常習慣開始調整:
- 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鐵質與葉酸。
- 避免咬嘴唇或口腔內壁,如果戴矯正器或假牙,應請牙醫調整合適度。
- 使用溫和的牙膏,選擇不含月桂醯硫酸鈉(SLS)的牙膏,以減少刺激。
- 管理壓力,透過冥想、瑜伽或運動來降低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 保持充足的水分,防止口腔黏膜乾燥,有助於預防潰瘍發生。
什麼時候該看醫生?
大多數口腔潰瘍都會自行痊癒,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儘早就醫:
- 口腔潰瘍持續超過兩週未癒。
- 潰瘍變大或數量明顯增加。
- 伴隨發燒、淋巴腫大或身體其他部位也出現潰瘍。
- 潰瘍有異常的硬塊或持續出血,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為口腔癌前病變。
結語
口腔潰瘍雖然是常見的問題,但透過正確的飲食、良好的口腔衛生與壓力管理,可以有效減少發作頻率。當嘴巴破皮時,可以使用口腔藥膏、補充維生素,並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加速傷口癒合。如果潰瘍經常復發或持續不癒,務必尋求醫生診斷,以確保口腔健康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