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出現這幾種狀態,在告訴你「我吃飽了」
貓表現出很餓的樣子,此時你於心不忍,又給貓準備了一些食物。
但是你發現,在接下來幾個小時內,貓並沒有進食。
這一幕許多鏟屎官都曾遇到過。
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布拉德肖等人在觀察實驗中發現,貓有時候向鏟屎官「討要」食物並非因為貓的飢餓。食物充足可以讓貓感覺到愉快。
而且貓具備「長遠眼光」,貓在吃飽時也依然會為了下一頓食物提前「規劃」。
如何判斷貓已經吃飽,對於鏟屎官而言就變得比較重要了。
如果你的貓出現了以下2種行為,你要謹慎。因為這些行為並不意味貓真的餓了。
此時你應該多觀察一會貓,而非立刻給貓準備食物。
1.貓盯著存放食物的地方,或者長時間守在這裡不肯離開。
剛到你家的貓,更容易這樣做。
這些貓對於是否能吃到下一頓飯還不確定。貓對於鏟屎官還沒有完全建立信任,此時貓就會經常守在食物附近。
如果你讓貓明白,你不會餓著貓,大部分貓會在一周後便不再這樣。如果你採用的養貓方式是貓食盆中隨時有食物,那麼貓會更快地改變這種習慣。
2.當你吃東西時,貓對你的食物非常感興趣,並且嘗試吃到。
一旦貓無法吃到,或者你不讓貓接近食物。你就會看到貓明顯不愉快。
但你不要因此而立刻給貓「加餐」,因為此時的貓其實很可能並不餓。
當你吃飯時,貓走過來的目的,其實是「看看能不能意外獲得食物」。大部分貓本身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過來的。
這與貓的進化過程有關,相比於其他動物,貓在捕獵過程中,非常看重「機會」的作用(有些動物則是非常看重食物的儲存,還有的動物會看重食物的易得度)。而為了提高捕獵成功率,貓對於和食物有關的資訊非常關注。
與其說貓想吃到你的食物,不如說貓其實是為了收集有關這份食物的資訊。
如果你想準確了解貓是否吃飽,你可以觀察貓的3種表現。
1.貓吃飽後會花費較長時間清理貓毛,進食後的35分鐘內,貓如果花費較長時間理毛說明貓已經吃飽了。
貓科動物研究者發現,吃飽後的理毛行為可以幫助貓更好地消化食物。
在野外,因為有許多其他動物容易「和貓搶食物」所以貓進食的速度會更快,而吃飽後的理毛還可以緩解貓「捕獵-進食」過程中的緊張情緒。
如果貓沒有吃飽,貓是不會進入「長時間理毛」這個環節的。
家中有許多貓的時候,這些貓往往會在飽食之後聚在一起互相理毛。
2.飽食後的貓會離開食物區域:圍繞食物的2.5米左右的一個圈,而沒有吃飽的貓依然會在這區域內徘徊。
就算是分幾次進食的貓,在沒有吃飽前,也不會遠離食物。
而且,貓在沒有吃飽時,會經常走到食物附近來觀察,以免食物被其他動物吃掉或被人挪動。
野外的貓則會盡可能一次之內將食物吃完,而散養的貓有時候會把外面沒吃完的食物叼回家裡。
3.貓在吃飽後,更喜歡到陽光充足的地方休息,或者長時間懶散地處於休息狀態。
貓的腸胃特點,導致貓並不能在運動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消化能力。
貓在飽食之後,需要靜止狀態來充分消化。
所以,你會看到吃飽後的貓不願意運動,而且貓明顯出現疲憊的樣子。
當你看到貓吃完東西後,選擇安靜的地方,開始理毛或者休息。而且此時貓所處的位置,已經遠離食物。
那麼基本可以確認,這時的貓已經吃飽了。如果貓再裝出「飢餓狀態「,往往與貓的情緒和心理的關係更大。
需要注意的是,家貓吃飽的過程,往往並非一次進食。有的貓會將一份食物,分為5~8次來進食。
如果你家的貓隨時可以吃到貓糧,那麼「貓吃飽」後的表現會不太明顯。
隨時可以吃到貓糧的貓,對食物的關注度和興奮狀態會降低許多。而且貓每一次進食的分量會更少,而每天總共的進食次數則會略有增加。
掌握「判斷貓已經吃飽」的方法,鏟屎官便可以更科學地給貓提供食物。
當你確認貓已經吃飽時,就不要再給貓提供更多的食物了,家貓之中營養過剩的貓比例較高。
更多貓咪、狗狗趣味文章、影片,請多多關注粉絲團「貓狗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