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疑難解答:如何練習立身中正、氣沉丹田、周身輕靈?
一、如何練習太極拳的立身中正
練習太極拳的身形要求,身體中正,舒鬆自然,虛實分明,協調完整。在太極拳的套路中,除俯身下勢、海底針等少數動作外,都要求身體中正,即從頭頂的百會到尾閭,要做到基本成一垂直線,單腿動手時要做到百會與湧泉的連線同地面垂直。此要求貫於整個拳套的始終。這就太極拳入門功的關鍵。初學者如基礎打不好,練習時往往會出現撅臀、挺肚等毛病。為達到上述要求,避免出現毛病,第一步就是練「站樁」。其目的是通過練習相對的靜止姿勢,以掌握正確的身型。方法和步驟是:
(1)練習者背對牆,端坐在一凳上(凳高與本人小腿長相同為宜),兩手扶膝蓋,要求後腦與背部緊貼牆壁,微收下頜,目視前方。從中體會頭部與軀幹保持中正時的要領。
(2)背對牆,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做身體上下起伏、兩手上提下按的動作。不論身體上升或下降,後腦與背部都要微微觸牆,目的同(1)。
(3)離開牆做第(2)式的動作,要求保持第(2)式的動作規格。
練習(1)~(3)動作時,在不改變身型的基礎上,可配合呼吸;起吸落呼要逐步掌握,要做到深長細勻。
(4)做左右「抱球式」動作,要求在一腳虛點地面的情況下,頭部、軀幹、臀部和支撐腿的腳跟基本成一垂直線。
以上四種方法,要反復練習強化而成自然。有條件可對著鏡子練習,以便自我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二、怎樣達到氣沉丹田?
首先,應遵循「意守丹田」的原則。意來源於形,而高於形。沒有意的指導,任何造形動作,都不能完成。
陳鑫講:「百會穴領其全身,要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氣如何上升?非平心靜氣不可,濁氣必下降至足。一勢既完,上體清氣皆歸於丹田,蓋心氣一下,則全體心氣無不俱下。」
1、心意為先
此理述了心意為先,內氣升降及動盪在於意導。打太極拳要求全神貫注,「意守丹田」,不存在雜念,即要心靜用意。這樣在意識的支配下,思想始終集中在動作上,讓逆腹式與動作合拍,迫使膈肌上下活動,來實現「氣沉丹田」,使內氣存養涵蓄小腹,不使橫氣填胸氣上浮。
2、腹式逆呼吸
其次,應遵循腹式逆呼吸的原則。陳式太極運動中,以練深呼吸為主。道學講:「虛其心,實其腹。」實其腹的練習方法,主要是練氣團聚於小腹,以腹式逆呼吸,達到「氣沉丹田」。保持腹實胸寬的狀態,把胸部由於運動而引起的緊張狀態轉移到腹部,使胸部寬舒、腹部松靜而又充實。這對增加肺活量,提高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開發時的呼氣,膈肌下降,使腹壓增強,重心下沉,胸內壓則相反地減弱。合蓄時的吸氣,隔肌上升,使腹壓減弱,重心上移,胸壓則相反增強,加大了肺活量。但不要一味沉氣,氣應當鼓盪,呼吸快慢要適宜拳勢和練拳者體質需要。呼吸要求做到深、長、細、緩、勻、柔。呼與吸相交換時,要稍微停頓片刻。配拳勢動作為:合或屈、退、虛、蓄、順纏絲為吸氣;開或伸、進、實、發、逆纏絲為呼氣。技擊時,發勁動作都用呼氣,並要求短快完成。
3、嚴守姿勢
其三,嚴守姿勢原則。「氣沉丹田」的做法,它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外形姿勢正確有關。姿勢正確方能氣沉丹田。
練習「氣沉丹田」需做好:頂勁領好,尾閭中正,含胸拔背,腰勁塌下,脊柱松沉,命門後撐,襠勁沉著,提檔緊合,胯根開圓,呼吸配合,膈肌升降,左右動盪,隨意行氣,暢達四梢。
三、如何實現太極拳的「周身輕靈」?
「靈」在太極拳中起者很重要的作用。《大拳論》指出:「一舉動,周身但要輕靈。」這就道出「靈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武術都講究「靈」,講究周身的靈動敏捷,講究手眼身法步的靈敏協調反應。太極拳所謂的「靈」,不單是指外形上手眼身法步的靈活快速,不是單純的眼快手快之靈,也不是步活、身活之靈,它更重要的是指人體內在的「靈」——神經感應的快速靈敏,亦即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這種「靈」在拳術中的作用,好處很多:
第一,能增強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度,能增強人體對外界變化(尤其是勁力變化)的敏捷性與適應性;
第二,能使周身活潑靈敏,身心舒泰,起到較好的健身作用;
第三,能增強「聽勁」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使自己粘勁輕妙,化勁敏捷,拿勁靈巧,發勁準確,使對方防不勝防,有化勁令人不知,發勁使人莫測之感;
第四,能增強發勁和加快發勁的速度,因為神經感應靈敏了,全身才能隨意識神氣作靈動敏捷的快速反應,勁力才能毫無阻得地迅速地集中於一點,才能加大發勁的勁力與加快發勁的速度,打出「迅雷不及掩耳」、驚心動魄的勁來;
第五,能使人在緊張的狀態中鎮定自若,由於周身極為協調靈敏,反應極為準確迅速,常能後發先至,不急而速,故能在緊張激烈的戰鬥中保持精神鎮定自若,從容不迫,所調「泰山崩於前而神不亂」;
第六,能使人體神誌清新,精神舒暢,思維敏婕,從而更好地發揮人體應有的各種優質良能。
著名太極豢家李雅軒老帥指出:「練太極拳全憑神經感應靈敏,如靈機性少了,那太極拳還練什麼?」他又說:「太極拳功夫,其最高者,是找虛無(亦稱「虛靈」)的氣勢,有了虛無的氣勢,才能感應靈敏,才能融化萬物,如果沒有虛無的氣勢,就感應不靈,應付不當,非早則遲,頂頂碰碰,胡拔拉撞,沒有太極拳味道。」太極拳家陳鑫亦指出:「一片靈機寫太河、全憑方寸變來多,?」並認為「靈足以應敵」事實上也如此,只有周身神經感應靈敏了,聽勁才會準確,地大物博能在推手或競技中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化勁令人不知,發勁使人莫測,才能出現精彩的打擊效果,才能發揮太極拳無為無不為,按客觀規律辦事,達到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技擊作用,同時也才能產生良好的健身效應與練拳興趣。
太極拳的「靈」是永無止境的。《拳譜》中說前輩太極拳家們能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極靈敏狀態,然而功夫上仍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靈」這一法寶,在太極拳中永無止境,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用到老的健身防身的功夫修養。
那麼,在太極拳中,尤其是在推手與實戰技擊中怎樣增強自身的「靈」,從而提高自己的靈敏程度呢?所有求學太極拳健身與技擊的人對這個問題想必是十分關心的。這一問題的解決,幾乎涉及太極拳問題的各個方面,不是只言片語的文字所能解決的。它全靠個人在實踐中深入學習,用心思索,默識揣摸並點滴積累。在這裡,除了全面深入地學習和掌握太極拳的理論,並付諸實踐之外,沒有其他什麼捷徑可走的。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