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賞:太極拳八法詳解
關於太極拳的掤、履(應加提手)、擠、按、採、挒、肘、靠八法,也有稱之為「八勢」拘,與進、退、顧、盼、定合稱為十三式或勢。前人式、勢通用。式者,式子,姿勢也;勢者,態也,亦姿勢之謂。式有定式、動式之分;勢有形勢、趨勢之別。勢中有式,式式含勢,沒有姿勢亦無式、勢,所以,勢、式不離,式、勢可通。式、勢雖通,但式者俱,而勢者泛,式、勢亦有別。今之人分式、勢而論亦無不妥,所以也有稱「十三勢」為「八門五步」的(所謂的五步只是一種說法-亦不貼切,暫存疑不論);「八法」亦有稱之為「八門勁」的。太極雖講八法,但又不惟「八法」,拳中尚有踢、打、跌、拿、摔諸技。所謂的「八法」,式也好,勢也罷,乃是拳技,它只是太極拳入門的基本方法或基本用技手段而非其本質,技之用,得之於功。拳乃理、法、術、功的和合之用。「八法」之用並非如有些人所說的依次疊加而為,運用之妙全在於融會貫通的靈變,而不在分解和僵化,所謂「法無定法,勢無常形」,或謂「見子說話」,亦可謂之「因敵變化而示神奇」。
「八法」中除「肘、靠」兩字外,其餘各字皆從手而右音。至於「掤、肘」之爭由來已久,關於「掤」字,有說應為「弸」的,也有用「繃」的,更有用「捧」的;關於「肘」,不僅有說應該為「掫」的,也有說應該為「抖」的,其實,「肘」在拳中並非僅僅指肘的部位,而是肘技的運用,「肘」有掩肘、旋肘、頂肘、壓肘、撞肘等等,其含義是很廣泛的,肘可擊可打可控,若將「肘」改為「抖」,似乎是合理的,但前七法皆從手,都是手臂上的活,那麼,「靠」沒手也就不合適了,是否「靠」也要改成「扛」或「撞」了呢?顯然不可! 八法中不唯「棚、肘」二字,還有「採捌」二字亦在爭論之中,「挒」者,有認為應為「捩」的,有釋「橫採為捌」者,其不知「挒」者乃扭轉也。「橫採」亦為採而非挒。「履」(原為"攄"字)字也有用「捋、摞、摟」的,還有的人發揮「掤」義,不僅要「上掤、左掤、右掤」,更要「內掤、下掤」。其實,「掤」在太極拳中有「掤勁」和「掤法」之別,法為技,而勁為功,二者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掤勁」乃是貫穿太極拳始終的一種「內在的自然撐合的圓潤的膨脹勁」,它可與任何招法配合。換句話說,就是太極拳任何招法都不能離開「掤勁」。另外,關於太極拳推手中的「推」字,也有人認為不妥不合適,所以有稱推手為「揉手」的,也有稱「粘手」的,還有叫「化手」的。推手,古作「打手、箚手、揭手或靠手」,今人亦有人認為推手只有一個「推」字,「光推不拉」,有失太極拳陰陽對稱之美,便在「推」之後加個「拉」字,稱之為「推拉手」。顯然,其人競不知太極拳「推手」為何物。推手不止是手上的活,亦非只推不拉,「推手」前後、左右、上下互運,協調連作,推手乃是以雙人搭手的形式訓練太極拳各種技法的一種周身協調的連續運動。觀今之各種微論高見,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一而足。其實,在太極拳界,各門派對「八法」的認識和運作還是有差別的,並非完全一致,但無論「八法」之中其字怎麼寫,其義怎麼解,其動怎麼行,其招怎麼運,太極拳的「八法」之法都不能離開實踐的檢驗,其法為用,其功在用,勁形必合一而為。拳者一勁,一氣貫穿,內外融合,形神兼備,以腰運身,神領氣沉,腰胯爭合,勁形反蓄,折疊轉換,勁用對五,蓄勁如張弓,發勁似放箭。「八法」之練用,都不是單向的平面運作,皆離不開:旋、掩、擰、搓、翻、滾、裹、磨、提、帶、沉、拔、縱的屈伸開合的具體拳勢的運化,也即螺旋、鼓蕩之功。
所謂的太極「八法」,要結合拳學的實踐去認識和體悟。因為拳非遊戲,拳是用的,而不僅僅是給人看的,更不是說著玩的,我們絕不能用現代以娛樂、健身、表演而練的標準,去看待和評判屬於武學的太極拳中的技法。拳學是實踐之學,或稱之為實戰之學,不是玄學和神學,要練用合一。無論健身還是御敵,對於太極拳,我們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絕不能閉門造車,憑空想像,只作文字遊戲而脫離實際,必須能在實踐中印證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不僅要合自然之理,更要科學、規范。前人將十三勢與八卦、五行對應,有其特定能歷史文化背景和認識局限性,是可以理解的。然今之人,仍執迷不悟,非要把活的變成死的,仍要教條地、僵化地去將所謂的「八法五步」與八卦或八個方位及五行對號或劃等號,什麼「壬癸水位在北」,儂然還堂而皇之地謂之「不傳之秘」,還有牽強於臟腑的,什麼「腎屬水,掤為水,在腎或屬水」,這種無知和賣弄,著實讓人費解,更讓人感到可笑和可悲,不僅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並無益處,也會使拳學離經叛道!其實,前人對太極拳早有古訓:「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在內不在外,在意不在形,在形藝不靈。形無形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初始習練熟招記式,大概有個方位也只是便於記憶,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對要領的正確把握和對招法的自然運化。太極拳以意(心)行氣,外導內引,內引外動,所謂「八法」,當以前四法為根基,謂之「母法」,務要運之精熟。拳論有雲:「掤、捋、擠、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角成」,中正不偏,隅之何用?當然,為了全面掌握太極拳技能,活化技能,依然要功到招全,各法兼到,正隅互補,上下相隨,左右爭衡,奇正相生,把握太極拳運化的基本規律,然後再由博返約,約而能變,千變萬化不離本宗。
太極本無法,動即是法,循環始無端,運化無定式,見機而作,隨機而行,得機而入,得勢而發,因敵而變,隨變而變,以不變應萬變,守中用中,讓正(中)定橫(中),萬變不離其宗,如此彰顯太極拳的神奇之功。也就是說,太極拳任何方位皆可有「八法」,任何「八法」之法都可以於不同的方位而運用,任何一法皆可以隨時、隨勢、隨機變換成另外一法,同時又可回歸本法,如此方為至用。所以說招不在多,招在變而精,招在活而巧,精熟巧妙自絕妙。
武法如文,其理乃一。「大體須有,定體則無」。凡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破規矩難成聖賢」。所謂「法非法非非法」,凡事亦「不破不立」。文武之道,皆要依規矩而合規矩,合規矩而守規矩,守規矩而破規矩,破規矩而化規矩,化乎規矩而無不規矩,即達無規矩卻又處處規矩。所以說,化乎規矩者乃聖。拳者,「由招熟而漸悟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而階級神明」。所謂「神明」者,變化之莫測,惟熟而已,熟能生巧,巧自精微而妙。太極拳求真功,欲達精微深奧而至用,必由外而內,由形而意,由意而神。「神明」所求乃是「無形無象,全身透空」,無乃精純,空白輕靈;「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乃真;「捶自心生,力由心發」,無力乃聖。功成返觀回心看,功到無心太極拳。拳之行,若能「物我兩忘,身入虛無」,則拳已道成。
所謂「八門勁」,其意乃指拳中不同形式的運化之力,非單純的由肌肉而生,是由上下內外、前後左右和周身協調所得。其力均衡,形意合一,無力而力,所以前人稱「勁」而不謂力,並有「勁活力拙」之說,這就是在傳統拳中稱之為「勁」而不叫力的原因。然而,太極拳中亦有所謂的「原動腰脊,力由心發,力透脊背,整體混元,力達四梢」等的論述,皆未論勁與力之不同,「勁與力之不同」非其本質不同,實為人們認識理念的不同而不同,這種認識只具有人文色彩而不具真實的客觀性。我們若剔除人為的主觀色彩,辯證客觀地就勁、力而言,勁、力皆有整體與局部之分,力可以拙,勁未必不拙;勁能活,力亦可以活,所以有爭,爭必不明,然其明,自不必爭。從認識上講,拳勁不過是對力的運化而已,活力而為勁,拳不能無力,無力則軟,軟則無勢,無勢則餒,餒則無銳而被欺。拳不能較力,較力則僵,僵則滯,滯則不化,不化則死,死則塗地而敗北。勢與力合,所以勢力,內蘊即為能量,外顯則為氣勢,用之則為勁力。所以說,無力不成拳,氣力不二,勁力乃一,意氣相合,氣勢恢弘,內力自足,勁亦騰虛。太極拳之功,不外乎「力之平衡、力之協調、力之運用」,力之用熟,拳勁乃生,技藝自精,本乎於心,運化於形,意到,氣到,力自到。太極拳的「八法」之用一理相貫亦不出此圈。太極拳,變勁不變法(形或招),變法不變勁,千變萬化,變的只是其形,不變的乃是其理。均衡、互爭、順遂、圓潤、貫穿、協調、連貫,為各法之本。所以說,拳者一勁,爭衡而運,勁形反蓄,對五而用,一氣貫穿,內外相合,整體如一,太極拳乃求一之術,既得一,何須萬?!
太極拳本身就是調和矛盾的運動,陰陽互易,矛盾中求中和,以有而入,以無而出,陰陽互根,互動互生,動靜相間,剛柔互運,虛實相變,在運動中求協調,協調中求平衡,平衡中求規中,不偏不倚,本中而運,依中而行,由中而發,和中而濟。太極拳,實不過借形以練功而已。太極拳「八法」,或謂「八門五步」,若能「和融靈變,內外一如,周身協調,上下相隨,一氣貫穿」,即可得太極真功真技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