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關公銅像!耗資15億「光大刀就有70公尺」走進內部彷彿另一個世界!
《三國演義》相信許多人都耳熟能詳,劉備軍中五虎將驍勇善戰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五虎將之一義薄雲天的關公更是深得人心,過五關斬六將的典故更是說明了關公的所向披靡,由此還被佛家尊稱為「武聖」,道家尊稱「帝君」,佛教奉為「伽藍」,商界奉為「財神」,其忠義仁勇的精神已成為道德楷模。為了表達對關公的敬意,在中國荊州一個超巨大的關公聖像拔地而起,銅像總高58公尺,相當於19層樓高!
1. 關公聖像總重5000公噸,外貼4000多片純青銅,共耗費青銅1200公噸。僅關公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就長70公尺,重達136公噸,需500公噸級吊車才能順利吊起。銅像採取打樁加沉降層的辦法,基礎非常穩定,不會出現下沉傾斜等情況。
2. 學術界有這樣一句話:關羽「頭枕洛陽、身在當陽、魂在荊州」。這座全球體量最大的青銅雕像工藝細膩、神態生動,將關羽忠義仁勇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個雕像的設計師是韓美林,他曾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設計吉祥物。據悉銅像是「福娃之父」韓美林一生中最大的青銅作品,也是其收山之作。
3. 他右手拿著重達136公噸的青龍偃月刀,刀子上黏有超過4000條青銅帶。可以說是這個雕像的精髓。
4. 下面幾張則是在建造巨型關羽雕像的過程。
8. 這個巨型關羽雕像用高空俯瞰存在感也超高呢!
9. 關羽的霸氣之風是不是很傳神的雕朔出來了呢?
我覺得能打造出這麼大的雕像就已經夠厲害了,裡面居然還是一個8千平方公尺博物館!
另外,據說這間博物館的館藏可都是國家一級的保護文物!對於荊州的考古研究超過半個世紀,因此戒備森嚴,進入時需要安檢才能通過。
看似乏味的博物館行程,因為建築的鮮明外觀,讓人忍不住按下快門,從入口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荊州是楚文化的中心,館藏以附近出土的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東周時期文物和秦漢時期文物為主。也是漢民族長江文化的起源。在鄰近馬山出土的楚墓裡,挖出了為數可觀的陪葬品,可以窺見戰國時期的貴族生活。
上方的圖裡是展演一塊璧玉的製作過程,下方便是楚墓中挖掘出來的完成品。玉璧的花紋形式多變,飾紋種類極為豐富,既是權力等級的標誌,也可用於佩戴,亦能作為隨葬品,同時又是社會交往中的饋贈品或信物,是戰國至兩漢文化重要的時代標誌。
之前歷史書中説到,完璧歸趙的和氏璧下落不明,但能見到真正的玉璧已經讓我一飽眼福,看到古物彷彿看到歷史重現眼前。
馬山楚墓的開挖狀況。
博物館陳列館的地下,重現另一座考古遺址的墓穴原貌,墓穴主人是西漢文帝的某位男爵,陪葬的泥偶及漆器都可以看見楚文化的形象與特色。下方照片另一側的地下,展示著西漢男爵的屍體,與知名的長沙馬王堆西漢女屍相比,保存狀況更完整,顯示中國在西漢已經具有成熟的醫藥防腐技術。
中國歷史所知數量最多最早的西漢泥偶,在台灣國立編譯館的歷史課本裡也有照片,是我最喜歡的館藏文物,造型各異其趣。
下方的楚國文物是現今湖北省的形象標誌,以鳳身虎獸鹿角製作,用於鎮墓避邪,保護墓穴主人。
中國常用一句話形容湖北人「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九頭鳥又稱九鳳,傳說中是有著九個頭腦聰明卻又意見分歧的鳥類,形容湖北人的陰險難纏、好鬥的性格。端看歷史上的楚雄爭霸,至清末的武昌起義,也可以說湖北人萬事都走在時代的前端,有一種帶動時代的革命特質。從欣賞文物認識湖北的另一個角度,感覺相當有趣。
豬造型的酒器,相當古樸可愛。
各種陪葬的神獸,呈現楚文化精湛的工藝與藝術意涵。
在考古發現上最值得一看的是這些楚國的衣袍。一梭一針串織出的花紋經歷上千年還是清晰可見,技術已不可考。織染的技術驚人,在今日也難以達到同樣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