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老年父母的中年人,不管多善良,都要學會“留一手”
人到中年,孝順老年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
關於孝道的好處,誰的心裡都清楚,這是好家風,也是一個家庭的運氣所在。
但孝順不是說話、喊口號那麼簡單,涉及經濟水平、房子、兄弟姐妹關係處理、夫妻小家和大家庭的矛盾等。
有時候,愚孝比不孝更可惡。
西周時期,有一個大臣叫尹吉甫。他的妻子過世後,很快再婚。
第二任妻子很自私,想要把自己的孩子伯封為繼承人,把尹吉甫的前妻生的孩子伯奇趕走。
因為枕邊風很厲害,誹謗伯奇的話很多,尹吉甫一怒之下,把伯奇驅逐到荒郊野外。
被父親和後母傷害了,伯奇沒有辯解,仍保持恭敬的姿態。
當尹吉甫知道真相後,把後妻子射殺了。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毀滅了。
可見一斑,當我們在奉承「百善孝為先」的時候,還要高瞻遠矚,讓父母和子女這兩代人,都能夠餘生安穩。
01
在人情上“留一手”,別一個人扛起孝順的任務,和兄弟姊妹一起分擔壓力。
很多人推崇「孝不比兄」的觀點。認為孝順就應該盡自己的責任,也不要管其他兄弟姊妹如何做。
其實呢?什麼都不比,都自己扛著。兄弟姊妹不見得會感激你,還會說閒話:“當初,你自己要這樣,怪誰啊。”
也有兄弟姐妹說:“我是想要照顧父母,是你不讓啊。”
當然,什麼都斤斤計較,也是不對的。
就如豫劇《牆頭記》裡寫的故事,一個老木匠養大兩個兒子,兒子結婚了,卻不願意照顧父親。
不得已,兄弟只能輪著來,一個月一換。
到了「31」日這一天,每個人都認為是多餘的,三餐的錢,不應該自己掏。因此,老父親被放在牆頭上,任由風吹雨打。
人情方面,我們不要走極端,而是把握「相對平衡」。
兄弟姊妹在一起商議給父母養老的規則,有錢的出錢,沒有錢的可以出力。每個人都努力做好自己,那麼父母的晚年,就不會太差。
當某一個兄弟姊妹不孝順父母的時候,我們還要責備他,並且改正他對家庭的觀念。畢竟,這是一個人變壞的苗頭。
02
在健康上“留一手”,照顧父母的過程中,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照顧父母多年,自己也病倒了。
網友「淡泊生活」說,母親生病後,她每天都陪伴左右。
一晃就過了十個月,她越來越覺得自己扛不住了。隔三差五就要扛著母親往醫院跑,各項檢查,就是大半天;幾乎每天都要去藥舖一次。
母親還總是嘔吐,失禁。清洗的任務,真的很大。
當她自己感冒發燒時,頭暈暈的,要為母親翻身都很困難。
母親走了,她才騰出時間,去檢查自己的身體,發現高血壓糖尿病。
從內心深處來說,照顧母親的日子裡,她也有不好的想法:希望母親快點走,不要遭罪了,也不要拖累子女了。
父母八、九十歲,自己五六十歲,年齡擺在眼前。並且,五六十歲的人,不一定非常健康,也可能是病痛不斷。
對於長期照顧父母的子女,保住自己的健康和命真的很重要,不要忽視了。
我的小阿姨,四十多少就有肺病。當我的外婆九十多歲時,她去娘家擔任照顧的任務。幾個舅舅、舅媽見狀,讓小阿姨回家休養。
是啊,如果小阿姨透支了自己,外婆於心不忍,幾個舅舅也會心痛,還是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父母老了,病痛、走路不動的狀況,常常有。子女應做好長期準備:不要太悲傷,保持和順的心情;處理好照顧父母、工作之間的關係;適當的時候,可以請保母幫忙。
就算是獨生子女家庭,你不能和兄弟姊妹分擔贍養的任務,也要和愛人輪換,堅強身體上的壓力。
03
在金錢上“留一手”,不要病急亂花錢,考慮小家庭的實際情況。
身為子女,真的不希望父母走。只要父母在,就算家庭條件很差,也有港灣。
可是父母的生命,不會永恆。
生老病死是規律,如果子女違反規律去照顧父母,花錢一大筆,也無濟於事。
我的鄰居張叔,父親得了癌症。經歷了幾次治療,也沒有好轉。
醫生建議張叔,帶父親回家,安排後事。
張叔不聽,還主張動大手術。
就在準備手術的過程中,張叔的父親過世了。要不然,這筆錢花得很冤枉。
記住,對於「病入膏肓」的老人,應該減少折騰。多和兄弟姊妹、愛人商議,也尊重老人自己的想法,不要以為金錢可以拯救一切。
相信那些疼愛子女的老人,希望自己過世後,子女仍舊活得好,不要窮困潦倒。
對於老人的情況,要綜合分析,哪些是必須花的錢,哪些是不要花的錢。
另外,我們要堅持“厚養薄葬”,不要大張旗鼓地舉辦喪事。
04
父母老了,走了,但是子女還要好好活,子孫還要更興旺。
身為一般人,最大的任務,就是送走父母,管好自己,養育下一代。哪能把自己的一切,都簽注在一代人身上呢?也不能和自然法則對抗。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孝順父母是有規矩的,也是要消耗金錢和精力的,而不是你一根筋地去做什麼。
父母需要長期照顧,那就意味著要做好長期準備,過著細水長流的生活。
學會“留一手”,不是刻薄,是看全局,看遠處。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