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快樂,還要更幸褔!心理學家研究:每個人都能實現的13種幸福來源

90年代晚期,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推動正向心理學的發展,以便對幸福與「賦予生命價值」事物進行更縝密的研究。如今,人本心理學家與正向心理學家都渴望瞭解與培養健康的動機與生活方式。過去40年來,下列13種幸福來源持續受到嚴謹的研究,而你可以透過自己的方式來實現每一種幸福:

幸福的來源

• 更多正面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正面的心情與情緒的頻率更高、程度更強烈,例如滿足、歡笑與喜悅。

• 更少負面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負面的心情與情緒的頻率更低、程度更輕微,例如傷心、焦慮、恐懼與憤怒。

• 生命的滿足

對整體生命的正面主觀評價。

• 活力

對生理健康與精力的正面主觀認知。

• 環境控制

將環境塑造成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與欲望;掌控自己的人生;不被日常生活的要求與責任壓垮的能力。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訂閱

• 正向的關係

感受他人的愛、支持與重視;擁有溫暖且可靠的人際關係;以愛與寬容對待他人。

• 自我接納

以正面態度看待自己;自我價值感;喜愛與尊重自我。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 掌握

完成困難任務的成就感;達成自我重大目標的效能感。

• 自主

獨立自主,能夠在人生中自由做出選擇與抵抗社會壓力。

• 個人成長

不斷尋發展與進步,而不是追求固定不變的狀態。

• 生命的參與

全心全意與充滿熱情地投入日常活動與生活。

• 生命的目的與意義

相信自己的人生是重要、寶貴且值得的;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與意義;與超越自我的事物建立連結。

• 超然的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敬畏、心流、啟發與感激的經驗。

注意,許多這些幸福來源超越了人們對於快樂的刻板印象。成為全人,指的是活出完整的存在,而非不斷追求快樂。感到快樂未必就是活得幸福;這其中也包含持續在生命中融入更多意義、參與成長——即人本心理學關注的重點。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