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九世統治法國前,歷史背景與家庭對其有何影響?
在政治領域,13世紀上半葉的法國經過幾代卡佩君主的統治,王權已經較此前的兩個世紀有了較大的強化,國王的權力正逐漸在與教會和貴族的較量中取得上風。
腓力二世通過布汶戰役一舉擊敗了「無地王」約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四世以及佛蘭德爾伯爵費迪南的聯軍,腓力·奧古斯都通過這場戰爭收回了如安茹、諾曼第、阿基坦等地區,擴大王室領地;基本消除了來自安茹王朝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威脅,國內反叛的貴族也臣服於腓力二世,國王的權威得到了維護。
此外,腓力二世還建立了邑督制度,邑督代替國王在各個王室領地行使王室權力,擔任司法總管,使王國與王室領地趨於融為一體,這一政治制度在路易九世統治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時阿爾比派異端在法國南部也遭到打擊,儘管路易八世在參加阿爾比十字軍的過程中病故,但阿爾比十字軍並沒有就此結束,為阿爾比派提供庇護的土魯斯伯爵雷蒙七世已經無力抵禦來自十字軍的武力威脅,即將向法國王室投降。
路易九世統治前的法國在經濟領域,此時的法蘭西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是一個繁榮的地區,佛蘭德爾、阿圖瓦、巴黎、香檳和諾曼第等地的鄉村和城市都很富庶,這些地區人口稠密,總人口大約在1000萬人左右,而當時的基督教世界總人口則在6000萬人左右,因此可以說法蘭西東北部是當時基督教世界中最為繁榮的地區。
在城市中商業活動十分活躍,這一時期法國東北部的幾乎每個大中城市都有自己的集市,其中較為著名的便是阿貝維裡集市,阿貝維裡的商人與來自亞眠、巴黎、倫敦甚至漢薩同盟城市的商人進行貿易活動。
禮來自不同地區的商品因為商業的繁榮而在法國東北部的各個城市之間流通,繁榮的商業也促進了城市中其他行業的發展,呢絨生產、冶金業、建築業等行業佔據了城市經濟的中心位置,行會則伴隨著手工業勞動的分工與專業化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加,管理模式上也愈發專業。
城市的繁榮使得市民階層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國王愈發重視這些來自於城市的政治訴求,試圖拉攏市民階層為自己所用,城市經濟的繁榮為市民在路易九世統治時期成為國王近臣並在路易九世扮演「神聖之王」角色中發揮影響奠定了基礎。
在思想領域,有關王權強化的討論甚囂塵上。隨著羅馬法原則的逐步復興,人們開始對國王在法律中的地位進行思考,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雷德裡希二世基於羅馬法原則提出君主是「法律之父」和「活的法律」。
布雷克頓也認為國王應該高於世俗法律,作為上帝的代理人和地上的僕人,國王僅僅在上帝和上帝的律法之下。
此外,經院哲學的支持者也在為君主制唱讚歌,例如阿奎那就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體,王權對臣民精神和肉體的支配就猶如上帝對萬物享有支配權一般,臣民應被視為國王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
儘管在道德上國王還需要受到基督教道德的制約,即應廣施仁政,以理性作為統治的基礎,但國王對臣民享有絕對支配權的思想已經在社會上傳播開來,這些主張強化王權的思想為路易九世扮演「神聖之王」和「教化之王」提供了理論支撐。
儘管此時的法國已經具備了君主制進一步發展的條件,王權相較於卡佩王朝初期也得到了較大的強化,但這並非意味著路易九世的統治是一片坦途。
相反,他的統治需要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在王國內部,那些不甘心向國王臣服的大貴族試圖借路易九世年幼的機會將國王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
此外,由腓力二世所設立的邑督制此時也正在逐漸脫離國王的控制。
這些邑督在地方上擁有很大的權力,幾乎與領主無異,甚至一些地方邑督乾脆由當地的領主擔任,他們掌握這地方的財稅大權和官員任免權,還具備掌控武裝的條件,逐漸走向失控的邑督制也成為了國王實行統治的絆腳石。
在王國外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羅馬教皇之間的衝突日趨激烈。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督教國家,法國成為了二者爭奪的對象,獲得法國王室的支持將使得他們在與對手的抗衡中獲得更多的政治籌碼。
路易九世需要在皇帝與教皇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既不能過於倒向皇帝而遭到教會的反對,也不能過於倒向教皇而使得國王對國內教士的控制力受損。
此外,蒙古人西征給基督教世界所帶來的軍事威脅也需要國王來解決,儘管最終拔都的西征止步於匈牙利境內,但蒙古人的威脅依然不容忽視。
因此,綜合這些因素,路易九世需要通過進一步加強王權以解決眾多棘手的問題,雖然王權的發展還面臨著貴族力量的掣肘,但此時的法國也已經具備了讓他進一步加強王權的條件。
家庭的教育與影響作為中世紀君主的典範,路易九世成功統治了社會中的三個等級,其統治的穩固與他對於君主的三種社會角色的成功扮演是密不可分的,而他樂於扮演且能夠自如地扮演好這三種社會角色則要歸功於家庭成員的言傳身教,其中對路易九世施加重要影響的便是祖父腓力·奧古斯都和母親卡斯提爾的布朗什。
腓力二世對於路易九世的影響主要在於維護與彰顯國王的權威上,這種影響直接作用到了路易九世對於「神聖之王」和「戰爭之王」的扮演上。
事實上,無論是路易九世的祖父腓力二世還是父親路易八世,都是典型的中世紀武士,在臣民中享有較高的權威,但是由於路易八世經常出征,因此與年幼的路易九世接觸更多的是年邁的祖父腓力二世。
對於路易九世而言,父親也許並沒有為他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這一點從現存的文獻中可以窺知一二。
在路易九世統治期間,除了那些儀式性的套話外,路易九世幾乎從未提及過他的父親,而祖父腓力二世則經常會在路易九世的言語中出現,根據那些為路易九世作傳的傳記作家們的記載,路易很喜歡講述祖父的故事並將此作為自己統治行為的正義來源。
腓力二世的這種寬容與謙卑無疑對路易九世的統治行為產生了影響,在路易統治期間,他最被人所稱道的便是寬容與謙卑。
路易的寬容使得他與英王亨利三世得以化干戈為玉帛,為法國帶來了三十年的和平,他的謙卑則使得國王變成了基督在地上的投影,贏得了國內教俗兩界的一致稱讚與支持。
此外,腓力二世處置犯罪貴族的方式也為路易九世在進行司法審判時提供了參考,如在人們質疑路易九世是否對於將庫西男爵流放的處罰過於嚴苛時,路易便以腓力二世也曾判處犯殺人罪的貴族以嚴刑的事例為自己判決的正義性進行辯護。
作為「戰爭之王」,儘管腓力二世與「獅心王」理查之間的戰爭被教會人士認為是「不義之戰」而遭到抨擊,但腓力擊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四世的布汶戰役得到了教會的認可。
雖然這一來自教會的認可與當時教皇與皇帝之間的惡劣關係有關,但腓力二世的這一戰爭行為的正義性卻被大多數法蘭西人所接受。
在布汶戰役中,腓力二世以秩序的捍衛者自居,作為上帝選定的國王,他是維繫著三個社會等級的紐帶,貴族們應該作為「戰鬥者」追隨國王與違背上帝律法的敵人作戰。
正是腓力對於「戰爭之王」的出色扮演使得他不僅得到了法蘭西貴族的支持,還在輿論上佔得先機。
布汶戰役最終以法國國王的勝利而告終,當腓力二世擊敗奧托四世後,他本可以繼續與英格蘭國王約翰作戰,但他卻選擇與約翰和談,此外,腓力還仁慈地赦免了那些被俘虜的騎士,饒他們一死。
腓力的這些仁慈之舉也符合「正義之戰」戰爭觀念中對於國王應締造和平的要求。
在布汶戰役後,這場戰役的經過被法國國王的支持者們大量傳頌,不同版本的故事在法國社會各個階層中廣為流傳,這些傳奇故事也對路易九世的戰爭行為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對於國內反叛貴族的寬恕以及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和平談判中所展現出的仁慈都可以在腓力二世身上找到範例。
除了對路易九世的統治行為施加了影響,腓力二世還為自己的後代留下了更富實用性價值的遺產,這些遺產也使得路易九世的統治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
腓力·奧古斯都統治期間注重提高王室收入,他僱傭聖殿騎士團管理王室財產,使法國王室的財產總額翻了一番,截止至1204年,法國王室的年收入已經多達8萬利弗爾,並且為路易九世留下了約43.8萬利弗爾的遺產。
這筆財富為路易九世組建軍隊,實施政治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持。此外,腓力二世還將此前一個並不受國王管理的單位納入了其統治範圍,那就是城市。
因為卡佩王朝的統治日益依賴城市的經濟活動,加之需要爭取城市居民共同反對其治下的大小領主,腓力·奧古斯都要求城市對王室效忠並為其提供軍隊,而來自城市的戰鬥力量也的確在布汶戰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效忠」一詞在封建時代象徵著君主權力,城市向王室效忠意味著國王將以法國國王的身份行事,而非以領地內的領主或封建宗主身份行事。
把城市納入「國家」君主體系使得腓力二世得以利用俗人發揮其軍事價值與經濟價值,這使得在這兩方面國王不必一味地依靠貴族,大大加強了國王與貴族相對抗的籌碼,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些來自城市的力量的確為路易九世有效扮演國王的不同社會角色提供了不少助力。
相比之下,母親的教導對路易的影響要更大。路易九世去世後,因為其在位期間盡心盡力地侍奉上帝,因此被基督教會視為法國的約書亞,而他與約書亞的一個共同點便是二人都有一名出色的母親。
在談及卡斯提爾的布朗什時,傳記作者們認為她是被上帝所喜愛的人,路易九世的美德大多得益於他的母親。
根據聖帕丟斯的紀堯姆的記載,布朗什以宗教精神培育12歲登基為王的兒子;她以婦人之身和勇敢掌控著王國,堅定而機智,堅強且正直,她以先見之明挫敗了對手的挑釁,捍衛了王國的各項權力。
布朗什在宗教信仰方面極為虔誠,甚至可以被稱為狂熱,她的這種宗教熱情也影響了兒子。
在宗教信仰教育方面,布朗什對於她的每個兒子都十分重視並傾注了大量心血,她盡心教導自己的每個兒子直到他們年滿二十歲結婚,這種教育時長對於當時的法國王室成員來說十分罕見,要知道腓力二世在15歲時便已經開始獨立掌權,路易八世在13歲時也已經是一名能征善戰的武士了。
而自年少的路易九世繼位後,作為太後的布朗什對於路易的教育極為重視,她希望將路易教育為一名合格的基督教君主,她時常教育路易九世應該愛他的鄰人,愛他的子民,無論高低貴賤都應慷慨仁慈地對待他們。
布朗什作為一名狂熱的基督徒,她不僅熱衷於基督教信仰,同時還對那些不信者如猶太人、穆斯林以及異端抱有極大的敵意。
這種敵意自童年時期便伴隨著布朗什,在布朗什的童年時期,她的父親被穆斯林擊敗,出嫁後,她的丈夫也在阿爾比十字軍的征途中去世,這樣的經歷使得布朗什往往在處理非基督徒事務時採取強硬態度。
她的這一行為也影響了路易九世,路易九世在對待不信者時也會採取強硬的態度,無論是面對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尤布王朝還是信仰長生天和景教的伊爾汗國,路易九世都拒絕與他們進行任何形式的妥協與合作。
在處理國內的猶太人事務時,路易九世也採取了強硬的態度,將他們與基督徒臣民區別對待甚至加以迫害。
為了路易九世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基督教君主,布朗什不惜花費重金聘請優秀的教士來教導路易九世並為他編寫教材,這些教材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路易九世聖經》。
這本書中節選了《聖經》中的部分章節並由編寫者為這些章節繪製插畫並對經文作注,以便使年幼的國王更好地了解《聖經》中的故事與其中所要傳達的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此書中對於《啟示錄》中的末日部分進行了著重描述,路易九世親政後一直致力於「拯救」儘可能多的靈魂以迎接末日審判的統治行為可能便是受此影響。
除此之外,這些被聘請的教士也成為了路易九世幼年時期的有力支持者,如蘇瓦松主教巴佐什的詹姆斯,魯昂大主教等,這些人都在少年路易九世的政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也被稱為「國王的教士」。
在布朗什攝政期間,這些「國王的教士」對布朗什的攝政行為產生著影響,而布朗什的攝政行為也為路易九世的統治行為提供著模仿的範本,間接地影響了路易九世親政後的統治思想與統治行為,一個著名的範例便是布朗什對「荊棘冠冕」的尊崇。
1237年,拉丁帝國的統治力不斷衰弱,當時的教宗格裡高利九世希望布朗什能前往拉丁帝國輔佐皇帝鮑德溫進行統治,但在巴黎主教的建議下,布朗什提出了另一個更為有效的方案,那便是由布萊恩的約翰將「荊棘冠冕」帶到巴黎供人瞻仰,以此來號召更多的人前往東方支持鮑德溫的統治。
最終教宗採納了布朗什的方案,「荊棘冠冕」被送到巴黎供人瞻仰,在此期間布朗什小心謹慎地保護著這件聖物並表現出了自己對聖物的尊崇。
這一行為無疑對路易九世產生了影響,當拉丁帝國再次陷入財政困難的窘境中時,路易九世便慷慨解囊對鮑德溫給予援助,此後又不顧包括布朗什在內的眾多貴族的反對發動了十字軍東征,在其從聖地返回後,他又從拉丁帝國購買了大量的聖物,其中就包括「荊棘冠冕」。
路易九世的這一行為不僅再一次為拉丁帝國緩解了窘迫的財政狀況,其對聖物的尊崇也使得他自己得到了拉丁基督教世界的廣泛稱讚。
除了在教育上教導路易成為一名合格的基督教君主外,布朗什還在路易九世親政前以及遠征埃及期間為路易的統治提供了幫助。
例如在路易九世剛剛繼位之時,桀驁不馴的貴族試圖以武力控制年幼的國王,正是布朗什通過遊說使得搖擺不定的香檳伯爵加入了國王的陣營之中,使得佛蘭德爾伯爵保持中立。
對這兩位強大貴族的遊說結果最終扭轉了國王與反叛貴族之間的局勢,使得國王有足夠的力量對這些反叛的貴族進行鎮壓,維護了王權的權威。
而在路易親政後,國王也樂於與母親分享權力,二人在「為民造福」,使臣民遵從上帝之道這一方面的認知是一致的,那就是應教導臣民以基督教律法和道德為日常生活的準則,對於那些拒絕遵從上帝之道的臣民則要進行嚴厲的處罰。
例如在1229年的《巴黎和約》上,布朗什要求雷蒙七世必須向法王效忠,並將他的女兒嫁給路易九世的兄弟阿方索,並以阿讓內、魯埃格和格爾西三處領地作為嫁妝,普羅旺斯脫離土魯斯伯爵領,由教會控制,國王佔據博凱爾和卡爾卡松,雷蒙七世必須向教會請罪並協助王室剿滅異端。
這一媾和條件完全可以用嚴苛來形容,而當雷蒙七世於1249年去世後,因為沒有男性繼承人,其全部領地被併入王室。
如果說路易九世與布朗什有什麼重大分歧的話,便是在路易決定遠征埃及後,布朗什提出了反對。但布朗什提出反對意見的主要原因並非是對於十字軍行為本身的否定,而是擔心自己無法再次見到自己的兒子,而這種擔心最終也成為了現實,在路易九世於聖地逗留期間,布朗什去世。
綜合來看,布朗什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對於兒子的教育以及在路易繼位後所提供的支持都對路易的統治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路易九世統治時期,他經常會以「母親曾說過」這樣的言論為自己的統治行為提供合法依據,路易九世對於「神聖之王」和「教化之王」的成功扮演與母親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
友站推薦 : 97速借網
借錢服務私人小額借款找97,線上借錢安全快速沒煩惱,快速借錢首選97速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