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逝世之謎

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七月,在登基稱帝三個月後,劉備就興兵討伐吳國,為自己的結義兄弟關雲長報仇。第二年,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卻被東吳大都督陸遜在夷陵擊敗。兵敗之後,劉備退往白帝城養病,不料病情日益加重,又一年後,劉備於白帝城永安宮去世,再也沒能回到成都。

歷代以來,皇帝死後的安葬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為了顯示主人生前的顯貴,帝王陵墓通常會修建得十分奢華,並且其間以珠寶玉器等寶物陪葬。如秦始皇陵的修建歷時39年,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陪葬物品更是極盡奢華,僅兵馬俑一項便堪稱為奇蹟。劉備自然比不上秦始皇,但是作為一國之君,其墓葬也遠非一般王宮貴臣可比。千百年來,這些皇帝的墓葬被歷朝歷代的盜墓賊垂涎三尺,皇陵被盜之事屢見不鮮,然而劉備的惠陵卻始終保存完好。於是乎民間逐漸流傳起一種說法,認為惠陵只是一個衣冠冢,劉備真正被安葬在白帝城,即今天重慶奉節。

重慶奉節白帝城

奉節·時代新說

劉備病死後被安葬在白帝城,只有衣冠被帶回了成都,這種說法最早出現於宋朝,只是苦於沒有證據,只能作為傳說在民間流傳。然而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地方陸續發現了埋藏的古蹟,隨著新的考古發現不斷湧現,人們意識到上述這種說法似乎並非空穴來風。

1985年,安徽省一物探隊在重慶奉節發現地下有類似墓葬的結構,考慮到郭沫若曾經提出過劉備可能葬在白帝城,當地學者認為,該墓葬可能是劉備與甘夫人的合葬。學者陳劍發表題為《劉備葬在哪裡?》的文章,從三方面論證劉備葬在奉節的可能性。

首先,劉備病死之時重慶氣候炎熱,遺體難以保存,故而來不及運回成都,為了保存遺體的完整,只好就地葬於白帝城。其次,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奉節縣誌》上記載:「漢昭烈皇後墓在府治內,墓碑上有『漢昭烈甘皇後之墓'八個陰文漢隸」。可見甘夫人就葬在奉節縣。而《三國志》記載,劉備死後與甘夫人合葬,因此可以以推論出劉備也葬在奉節。第三,奉節多處地下挖出洞室結構,很像墓道,且這些洞室均指向奉節政府地下,並不像天然形成,更像是人為建造。而洞室規模之大,非一般家庭能夠完成,必然是為顯赫人物所建。

在陳劍之後,《四川工人日報》記者於1986年發表題為「劉備真墓可能在奉節」的文章,中國通訊社接著向海外發了《劉備真墓在哪裡》的專訊。劉備葬於奉節的觀點至此不再只是民間傳說,而成為了一個值得研究的學術問題。

成都·史書慣言

不同於奉節說的新起,劉備埋葬在成都惠陵則是歷來被視作正統。據陳壽《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劉備章武三年四月在白帝城永安宮病死,五月份,其梓宮(皇帝、皇後或顯要大臣的棺材)就被運回成都,八月份被安葬於惠陵。

「夏四月癸巳,先祖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陳壽作《三國志》,選材十分審慎,因此《三國志》雖然作為私人修書,卻被視作信史,被歷代史學家稱道。三國史曾有多種版本,最終只有陳壽版流傳後世,可見陳壽的《三國志》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加之陳壽本人曾經在蜀漢為官,對於先主陵墓的記載更不會出錯。

因此在陳劍的觀點引起關於劉備墓葬的討論之後,不少學者對他的觀點進行了辯駁。首先,古代帝王死後,遺體停放數月才下葬的事情並不罕見,如秦始皇東遊其間病死,仍然將遺體運回了咸陽。而且三國時防腐密封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因此天氣炎熱的理由無法成立。此外,關於劉備於甘夫人合葬一事,《三國志》中亦有記載:「會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宮在道,園陵將成,安厝有期……故昭烈皇後宜與大行皇帝合葬」。

可見是劉備身亡的時候,甘夫人的棺槨正在遷往蜀中的路上,正逢陵墓即將建成,所以諸葛亮才提議將二人合葬。二人棺槨均運往成都,自然合葬在馬上修好的惠陵。

惠陵草木冰霜裡,丞相祠堂檜柏間

武侯祠外的松柏停僮蔥翠,任憑風吹雨打卻依舊挺立;武侯祠內的惠陵,歷經千年的風雨,依舊保存完好。諸葛亮去世後,後人依據他的遺言將他安葬在漢中定軍山,而今天的人們想起蜀漢丞相,第一反應卻是成都武侯祠。劉備也同樣如此。或許從歷史考究來看,惠陵便是劉備墓葬的說法更為可信,但奉節百年來的傳說,同樣體現出人們對這位蜀漢皇帝的喜愛。四川成都,或是重慶奉節,無論讀者相信哪個說法,都不影響後人對一代仁君劉玄德的敬重,對那段波瀾壯闊歷史的懷念。

借錢好夥伴

想了解借錢知識線上借錢速借網當鋪 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私人借款 借貸服務小額週轉,找安貸網銀行貸款融資周轉紓困服務找立借網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