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極簡生活,就不宜線上購物?5個消費小技巧,記住花錢的「痛感」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我不贊成極簡=不能消費的想法。不過為了不讓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極簡生活,因衝動消費再次陷入雜亂,有意識的消費絕對是必須的。本文分享幾個親測有效的網購小撇步,希望能幫助大家在自己的物慾前面多裝一條「保險絲」!
先承認!我在剛開始學習極簡的時候,還是會不小心亂買東西回家。 畢竟人活著就會需要消費,買東西時又難免會受到廣告或身邊人的影響而衝動消費。尤其現在電商蓬勃發展,一指購物實在太過方便,人在家中坐,錢從指中飛。最終這些「亂買」的東西就會成為下一波斷捨離的目標,形成一個不停丟東西卻又不斷再購入的無限循環,不僅耗時耗力又浪費錢。
所以分享幾個親測有效的網購小撇步,希望能幫助大家在自己的物慾前面多裝一條保險絲,不要動不動就被燒得體無完膚!
「極簡」不等於不消費
作為一個在極簡路上打滾的人,我不贊成極簡=不能消費的想法。不過為了不讓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極簡生活,因衝動消費再次陷入雜亂,有意識的消費絕對是必須的。確保購買的東西是自己會好好珍惜使用,並且使用直到不堪使用或已不符所需為止,才是比較符合極簡精神的。
以前曾分享過《精準購買》這本書,裡面有談到4個避免過度消費的方式。這4種方式會需要一些時間練習,練習過程中,難免還是會走偏😂……今天這篇會把重點擺在如何在「網購」時為自己建立好「防呆機制」,不要在唯美的網頁面前,把之前學到的通通忘光光。
1. 善用購物車功能
購物車真的是幫我消滅了多次購買衣服的慾望。 我通常會先把想買的東西先丟進購物車,但不馬上結帳,就只是放在裡面約一星期。放進購物車這個動作等於是告訴自己,OK,它現在在我的購物車裡了,只要我真的決定要買,隨時都可以把它買下來。這樣一個小小的步驟,就能減緩害怕自己買不到的焦慮,減少「現在就非買不可」的心情。
而放在購物車中一星期,可能還會有以下效果:
• 一週過後便忘記自己有把這東西放進購物車
• 物慾已冷卻,回頭再看看購物車裡的物品,好像也沒有之前看到的那麼完美,或發現其實自己沒有這個物品好像也不會怎樣
• 找到了更符合需求的選項
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會讓我們更理性地去看待購物車中的這個物品。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就是要搶優惠,多等一個星期,優惠就沒了! 的確,有時候因為再購物車裡多放一週就會失去一些優惠。
但我會問自己,如果這個物品沒有優惠價,我就不會買它嗎?如果是,那是否代表我其實並沒有真的那麼需要它?
如果是真正需要的物品,多花個幾百塊,但保證會用得很久,是不是也堪稱劃算?
延伸閱讀
圖/如果這個物品沒有優惠價,我就不會買它嗎?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2. 別硬湊免運及多件優惠
想信大家都有湊免運的經驗。若是只要多湊150多買一個小東西,就可以扣抵60元運費,很多人肯定會二話不說直接帶貨吧。
過去我也會覺得:只要多帶一個150元的東西,就可以賺到免運,那豈不是等於只花了90元就買到了150元的東西,簡直有吃又有拿!
現在我會想:
嗯……如果這個多帶的東西不是我真正需要的東西,那我其實就是多花了90元買一個雜物,根本是花錢請它來佔空間,哪天醒悟要來斷捨離,還要想辦法處理它……
(就算可以直接丟掉……北市垃圾袋也是要錢的捏!)當然啦,如果剛好可以湊免運的那個商品也是自己需要的,那麼免運就真的是有賺到。
多件優惠也是類似的狀況。 如果真的使用得到多件,或者可以跟別人合購,那享用折扣確實是很棒。但如果只需要一件,卻為了打折優惠多買,卻又沒有實際使用到那麼多,其實算一算多花的錢應該會比折扣還要多喔。
所以後來我對免運及折扣都抱持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反而比較不會被誘惑而省下很多金錢和空間。
3. 慎用信用卡與電子支付
現代購物實在太方便,支付方式也越來越多元方便,花錢可以花得沒有門檻、沒有阻礙,衝動消費簡單快速。在來不及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某個物品、這個物品適不適合自己之前,支付動作就已經完成。
隨手可付最可怕的就是,鈍化我們對金錢流逝的警覺。如果再搭配上現金回饋、點數紅利等等的優惠活動,還會讓我們花了錢卻覺得賺到!
支付現金的話,需要實際掏錢出來,會感受到鈔票硬幣從手中消失,但電子支付不會。對數字不敏感的人,通常只有在看到帳戶快沒錢,或是卡費帳單貴得要死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花了很多錢。實在不可不防啊!
延伸閱讀
謹慎理財,「信用卡」至上!別讓你的「沒耐性」幫信用卡公司賺錢
解法就是盡量選擇麻煩的付款方式,聽起來很違反人性,但因此會讓我們更有警覺:
我真的要這麼麻煩只為了買一個小東西嗎?我掏得出現金嗎?
另外最好還要搭配記帳,這在第5點會講到。
4. 少用自動續約服務
某些月費、年費、訂閱服務、包月服務,若不自己主動提出不再續約,就會被視為同意續約,並定期以信用卡自動扣款,自動扣款前還不一定會通知。
並非說這樣的服務不好,若是有值得長期支持訂閱的好內容、好服務,或是慈善單位的定期捐款選項,自動的續約扣款的確可以省去很多手續時間。
不過如若我們不能時時檢視自己的需求,仔細思考這種持續消費的必要性,常常到最後我們不是忘了有這筆支出,就是習慣了這樣定期的支出也懶得再去變更。
最後,我們很可能會無意識地一直花錢在買不需要的服務,實在得不償失!
5. 每日記帳
我猜想很多人看到這一定會想:又來了!又要叫我記帳! 不過這卻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
改變始於覺察,想要覺察消費問題就必須記帳才能掌握自己的財富狀況。
就像為了要規畫時間,就要先對自己現有的時間運用狀況有所掌握一樣,要做到不亂花錢、買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也要先從掌握自己的消費狀況開始。每天記帳,把當日花了多少錢、花在哪裡都記錄清楚了,才能從中學習怎麼調整消費行為。如果連錢花到哪都不知道,又要怎麼著手改善呢?
現在有很多記帳app,操作直覺簡單,還能針對不同花費的類別做出每月統計等等。這些統計數據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自己大宗的花費在哪,哪些是必要的,哪些又是不必要的。針對那些不必要的,可以進一步去思考,當初為什麼花這些錢,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環境因素導致我不小心就花了這些錢。
可能是明明沒特別想買什麼,但一有空檔時間就會在某平台上瞎逛;總想要趁特價時囤一些東西,但其實用不了那麼多;習慣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瞎買一些用不到的東西……等等
另外前面說到要慎用信用卡及電子支付,有一部分也是因為,
當我們無法帳握自己的財富狀況,支付又很快速便捷的話,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刷過我們所能負擔的金額。消費習慣也可效法「原子習慣」
常駐暢銷排行榜的《原子習慣》中曾提到,若想培養好習慣,必須讓好習慣做起來不費吹灰之力,相反地,若想戒掉壞習慣,則必須讓它窒礙難行。
我想消費習慣也適用這套理論。
花錢之前,設置一個緩衝的考慮期間,或讓支付變得不那麼簡單;花錢後還要花時間記帳,重新感受一次錢消失的感覺,如此一來多少都能改善無意識花錢的壞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