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求圆满,但求知足

人生不求圓滿,但求知足

《菜根譚》道:“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

這是一種生命的體驗,看花要看它半開的時候,喝酒要喝到微醉的程度,這裡有很美妙的趣味。如果要到花開燦爛、酒醉如泥的程度,便要進入極糟糕的地步了。

就像人的一生,總有高低起伏的變化、溝溝坎坎的阻礙。

如果事事求得圓滿,超過了平衡點,成了負擔,好事也可能變壞事。所以,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用平和的心態看淡世間的來去紛爭、適可而止,不求圓滿,最後卻得圓滿。

01

不貪“大滿,”凡事只求半稱心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順到極點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也不可能都是荊棘坎坷,苦日子熬到了頭,就會出現轉機。太陽西墜,從最高處開始;月盈則虧,從最滿時蠶食。凡事達到一個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都是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有人事事追求十全十美,處處苛責自己和身邊人,只想得到最好的結果。殊不知,世事無常,“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盡心就好,不要對結果太過計較。

《西游記》裡師徒四人西天尋得真經之後,遇到劫難,經書落到水裡,眾人打撈後在石頭上晾曬。晾干後,八戒收書時不小心弄破了一角,唐僧非常心痛,孫悟空寬慰師傅說:“不妨事,天地本不全,書文殘缺也應有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為也!”

生活中,別過於貪求事事如意,反而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要知道,天底下所有的好事不會都降臨在你頭上。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是你的終究打不散、吹不走,不是你的,費盡心思也難周全。

求滿之心不可太盛,半稱心的狀態最好。

因為無論你怎樣求全責備,總會有遺憾,如果什麼事都能掌控,也就沒啥意思了。妙就妙在,對這未知結果的期待,就像開盲盒,不管是喜是悲,關鍵在於你對待得失的態度,因為這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或許你會想著,我選擇另一條道路,是不是會好些?其實,人生就是未解的選擇題,無論作何選擇,結果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只不過方式不同罷了。

既然不能如願,不如淡然、釋然。

在生活中,我們不要為了那些得不到的身外之物耿耿於懷,學會有舍有得,才會平靜、踏實。用平常心看待身邊事物,對逝去的事和人要做到過往不究、既往不戀,才能真正感受生活的樂趣。

02

只求“小滿,”事能知足心常愜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

安徽宏村,被稱為“中國畫裡的鄉村”,當時宏村汪氏族長的妻子胡重將宏村中部的池塘“月沼”設計成半圓形狀。據說當時村民想挖個圓形,象征團圓,而重娘提出“花開易謝,月盈則虧”的主張,凡事太過圓滿不會長久,半滿狀態才是上佳。

生活中,大部分人更渴望追求的是所謂的“圓滿”,而忽略了享受過程中的“小滿”。

小滿,即是知足。

當你取得了一個小成績,達成了一個小目標,你內心的愉悅感也會充盈其中。這些小確幸,構成了生命的不同層次,你在享受的過程中,會讓生活更有熱情和色彩。

人生正是在知足中才能感受到快樂,倘若事事不知足,處處爭高下,每一天都會過得焦慮。

知足常樂的心態,是無論處於何樣境遇,都能像抽絲剝繭般,發現生活的樂趣和光亮,並有本事將這束光亮織成滿天彩錦。

廣廈百間、夜眠不過七尺;珍饈美味,日食只需三餐。該賺錢時賺錢,該休息時休息,幸福來自於心靈的知足,知足才能無憂。

張英曾在《聰訓齋語》裡說:“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學會知足,內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才會有純粹的快樂。

03

稍留欠缺,不完美才是生活

完美的是想象,不完美的才是生活。現實生活中,承認不完美是一種境界。

賈平凹在《自在獨行》中說:“世間的事本來就沒有完美,追求完美還不如認清長短,把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做到極致,把人生的遺憾當做成全。這樣才能安然自得,不熱羨,不怨恨,以自己的步調走路,瓜熟了,蒂不落也得落,水到了,沒渠,也流成了渠。”

有人遇到挫折苦難,就責怪命運的不公,怨天尤人。其實恰恰嘗過那些痛苦、悲傷和缺憾的滋味,才讓我們懂得什麼是幸福和快樂,也會更加珍惜擁有的一切。

當你身體健康,衣食無憂時,就要想想那些還在醫院裡的病人、溫飽線上掙扎的人群;你有車開時就要想想,還有靠雙腳走路的人。想明白之後,你在順境時就不會得意,處在低谷時也不會自卑,把這一切當做常態,不會患得患失,被外物帶著節奏走。

有自己的步伐,才會走得穩健長遠,也有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睿智和通透。

其實人生在世,就像家家戶戶的鍋底都有灰,在外面看是一回事兒,走進內裡又是另一番景象。

女鄰居家境優渥,在別人眼中的她悠閒自在,出門豪車,穿戴光鮮。別人在為生活苦苦打拼時,她好像輕松就完成了這些苦,不用為衣食奔波。殊不知,她在被眾人羨慕時,內心也藏著苦楚,在她和別人哭訴中得知,婆媳矛盾、老公嫌棄,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整天飽受失眠的痛苦,還去看過心理醫生。

誰的人生不是千瘡百孔,背後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心酸。完美的生活只能在童話裡找,現實的故事大多數都不完美。不是別人風光無限,而是他們的一地雞毛,別人沒有看見。

看慣順境的繁華,看破逆境的悲涼,不羨慕嫉妒他人,也不怨念自己的生活。有了這番心境,你就不會因為攀比和羨慕而讓自己內心苦楚,每一天都是尋常日子,內心不會有太多起伏。

《螢窗小語》裡有一句話:“話到七分,酒至微醺;筆墨疏宕,言辭婉約。古朴殘破,含蓄蘊藉,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

追求完美,只會讓自己陷入泥沼,弄丟了好心情,也忽視了生活的種種美意。不妨從容些,豁達些,平凡俗常的日子裡總有不經意的驚喜。

用減半的心態去領悟,人生會多一些詩意,少幾分煩惱,眼中自有良辰美景和滿足,幸福的狀態會更持久。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