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舊物營造家的感覺!二手慈善店讓異鄉遊子漂泊中打造溫馨住所
編按:在英國讀書時也搬過好幾次家。每次搬家都是一次對靈魂的拷問,因為要面對自己收集和堆積的物品,也得以回味生活的點滴。每次搬到新的地方,哪怕只是幾個月甚至幾週這樣短短的時間,也希望能盡量打理得溫馨舒適,有家的感覺。(本文摘自《舊物的靈魂》一書,作者為郭婷,以下為摘文。)
在異鄉營造家的感覺
異國求學和隨之而來的學術生涯總是伴隨著諸多漂泊和遷徙。從留學開始,十多年來搬過起碼6次家,其中3次是跨國跨洲的:從亞洲到歐洲,從歐洲到北美,從北美到亞洲。
在英國讀書時也搬過好幾次家。每次搬家都是一次對靈魂的拷問,因為要面對自己收集和堆積的物品,也得以回味生活的點滴。每次搬到新的地方,哪怕只是幾個月甚至幾週這樣短短的時間,也希望能盡量打理得溫馨舒適,有家的感覺。這是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職業和人生軌跡中,為自己提供安慰的方式。這樣,每次在動盪和遷徙中,都能有家的感覺。
在異鄉搬家的過程中,也逐漸學習著不同地方在家居和裝修上的特色。在英國的時候有一個網站叫freecycle,大家都會把不再需要的物品放上去免費贈送他人,有些大件的需要上門提取。除了舊物循環利用,也充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從二手用品中學習設計史
在英國和美國的慈善店、二手店和古董店也都有家具和家居用品。不但經濟,也能從二手用品中學習設計史。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不同建築、不同人生階段住過的地方,也都用二手家居用品布置出了不同的風格。比如在英國時家居布置比較偏為維多利亞風格。到了美國之後,住的閣樓有高高的原木牆面,也順勢以中古風布置家居。
但不變的是無論到哪裡都希望住所整潔美好的努力。這是長期離散的人給自己搭建的安全感。後來在一篇文章中寫到,「家不僅是生活的世界,也是心之所向的記憶中的世界。這也許就是「家」的嬗變:不僅是宗族或建築,也不僅是性別、世代和中國社會秩序之間的微觀政治,而是作為行者的個人如何在不同國度中努力建構的空間。」
圖/書與花永遠是最好最簡單的居家擺設。取自本書。
懷念的家居布置
有3次家居布置最讓人懷念。第一間是在愛丁堡的開放式公寓,這是我第一次有自己獨居的感覺。街角的老式公寓大樓,交通便捷。進門是狹長的走廊,後來成了擺放和展示鞋子的地方。走進來,明亮的開放式公寓有開放式廚房,寬敞的桌子,沙發床和壁爐。
因為是第一次自己獨居,沒有家人或室友,花了很長時間布置。而附近剛好有好幾家高品質的慈善店。
比如用二手畫架作展示架。把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海報和食物包裝剪開貼到壁爐上面的牆上,成了背景牆。
慈善店裡買到的古銅燭臺,從二手店買到的藤編咖啡桌,桌面是白色瓷磚。徒手搬回家,累了就在路上休息片刻,手上都長了繭,但充滿自豪,後來也帶到了牛津。
附近有好幾家慈善店,都有豐富的瓷器,開始收藏茶具和碗碟。在咖啡桌上和朋友喝茶,週末請朋友來吃飯,如果是早午餐,結束後可以一起去附近的中央林區散步。
圖/寶藍色桌巾與粉色花束讓整體餐桌布顯得頗有風格。取自本書。
英式的古典布置回憶
第二間印象深刻的居所是在愛丁堡的歷史保護建築。典型的英國喬治時代的新月建築(crescent),因為整排建築流暢恢弘的新月形外觀而得名。喬治時代(Georgian era,1714—1837)的建築大多寬敞,講究對稱、莊重,深受古希臘羅馬時代建築的影響,充滿新古典主義風格。內部也同樣寬敞而高挑,屋頂和牆面都有精美的挑花,屋主還留下了家具,都是他們家傳的寶貝,所以有一種生活在時裝英劇裡的錯覺。也相應地增添了很多更有古風的家具,包括從愛丁堡的古董茶室買的唱片機,櫻桃木書桌……因為是一樓,正對寬闊的草坪,打開高窗就能邀進風景。
在這裡能舉行更大型的宴會,有時也請朋友們穿上具有舊時代風格的服裝來赴宴,許多愉快的時光。父母來探望我時也曾在此小住,每天早上都興致勃勃地觀察從草坪經過的上班族。
從蘇格蘭搬到英格蘭的時候萬般不捨。收藏的家居和瓷器賣也送了一些給朋友。
在牛津住過簡單的開放式公寓和學校宿舍。風景都很好,窗外茵茵綠草,總是覺得陽光明媚。
而從英國搬到美國的時候更是覺得失落和不安。當時說:「海運公司Seven Seas取走了最後一批箱子,13箱去上海,多是書和瓷器,超重,臨時加箱。這麼多東西到時要麻煩二老簽收、收拾,佔用上海人最在意的生活空間。我也不是漂泊四海為家,有父母永遠為我敞開的安心踏實的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