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是利他主义者
真正的高手,都是利他主義者
今年年初,一則“任正非發紅包:華為拿出至少350億分給員工”的新聞,登上了知乎熱搜。
華為在2021年營收下滑的情況下,仍如此厚待員工,不得不讓人稱贊。
員工們也通過不懈的努力與成長,不斷反哺公司,使華為越來越強大。
而作為企業創始人的任正非,也因此收獲了巨大的成功。
他本人曾這樣解釋利他:“凡事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主動為客戶和員工輸出價值,你為客戶和員工創造多大價值,你就有多大價值。”
利己則生,利他則久。
真正的頂尖高手,都是極致利他主義者。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越怕吃虧,越容易吃虧
曾在網上看過一句話:
“用‘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心態做人做事,你就可以迅速長大。”
利益當頭時,我們很難理解這句話,總認為吃虧了就是對自己不利。
而現實卻告訴我們,越怕吃虧的人,其實越容易吃虧。
朋友公司新招了兩名實習生——小張和小李。
剛開始倆人都表現得很積極,眼快手勤,小張在能力方面還略勝一籌。
但時間一長,小張就有些不一樣了。
當其他老員工讓找他幫忙做點資料,拿個快遞時,他開始以各種理由推脫。
偶爾需要加個班,他第一反應就是有沒有加班費,還私下議論道:“這些本來就是額外的工作,沒理由不拿錢就做事。”
與之相反,小李總是隨叫隨到,毫無怨言地把事情做好。
看到小李如此賣力,小張還笑他傻:“做完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再多就是吃虧。”
實習期結束後,朋友把不計較的小李留了下來。
而明明各方面都夠格的小張,卻敗在了自己總怕吃虧的心態上。
主持人馬東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們的人生往往因為看見一條船而忽略了一條河。”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害怕吃虧的人,拘泥於眼前的得失,從而看不到長遠的利益,常常因小失大。
人若過分計較,總考慮自己,表面上佔了便宜,實則失了人心,結果反失更多。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選擇主動吃虧,因為他們懂得心寬一尺,路便寬一丈。
你為別人考慮多一點,別人對你的信任就多一分。
今日吃下的虧,便是來日腳下的路。
現在看似是失利,實則是未來的驚喜。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撒下什麼樣的種子,便會收獲什麼樣的果實。
你為別人付出的樣子裡,藏著你想要的收獲。
1673年,日本著名的“三越百貨公司”,還只是一家名叫“越後屋”的布店。
那時,它主要經營布衣料,供應對象為社會上流人士,店面不大,生意也一般。
有一次,天下大雨,一些行人進來店中避雨。
店主將店裡的幾把雨傘借給了躲雨人。
這個舉動使大家對越後屋產生了好感,眾人稱贊不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店主很受觸動,便想通過借雨傘來招攬顧客。
於是,他買來大批雨傘,並在傘上工工整整地寫上“越後屋”三個字。
他告訴大家,凡是來店中避雨的路人都可以借到一把雨傘。
就這樣,布店因為主動出借雨傘,生意漸漸興旺起來。
後來,他們一直遵循 “顧客需要什麼?我們如何去滿足?”的經營理念,發展成日本最早出現的綜合性百貨公司。
時至今日,三越百貨公司仍是日本百貨商場中的領路者。
曾看過一句話:“一切發生在你身上的都不是碰巧,你獲得什麼,在於你付出了什麼。”
我們都希望求有所得,但世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
一味索取,只會加速別人離去;過度利己,最後只能是無利可圖。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法則,叫“互惠心理”。
即大部分人心理上都有一種不願意虧欠別人的感情傾向,在得到別人的恩惠後,都會想方設法地回報對方。
人心都是相互的,生命亦是一種回聲。
你付出愛,便得到愛,你付出價值,便得到價值。
所有真心的付出,都不會被辜負。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極致的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人民日報》曾報道過一個“最美女孩”救人的故事。
河南濟源市街頭,一位騎著三輪車的老人,突然連人帶車摔倒在地。
恰巧此時,剛從醫院投完簡歷回家的女孩靳金梓看到了。
她趕忙上前將三輪車扶好,然後又將車上的墊子拿下來讓老人枕著。
仔細查看情況後,她發現老人並沒有外傷,只是頭暈。
她憑借實習時積累的經驗判斷,應該是高血壓引起的頭暈,這樣的情況最怕老人突然昏迷。
為了讓老人保持清醒,她蹲在地上不停地跟老人說話,直到救護車趕來。
圍觀的路人將她救人的視頻發到網上,引來了眾多市民的點贊。
巧的是,她投簡歷的那家醫院的院長也關注到了此事。
得知女孩是向醫院投簡歷的歸途中見義勇為後,他當即決定直接錄用她。
愛默生曾說:“此生最美妙的報償,就是凡真心幫助他人的人,沒有不是幫助自己的。”
當你真心實意地幫助他人的時候,他人也會感知到你的真心,然後給予正向的回饋。
哪怕他人沒有回報,你也會因為自己的善舉,收獲內心的踏實與安寧。
這世間最好的回報,莫過於你種下利他的善因,收獲利己的善果。
別吝嗇向別人伸出你的雙手,你拉起了他人,其實也是拉起了自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曾經有一位弟子向佔巴南喀大師詢問道:“小人、聖人與菩薩的區別在哪裡?”
大師說道:
“小人總是會選擇成全自己不成全別人,聖人總是會選擇成全他人不成全自己,菩薩總會成全一切眾生。”
人生是一場修行,利己是本能,利他是境界,共利是圓滿。
不必處處都要贏,吃虧也是福;不必時時想要得,有失才有得;不必事事求回報,積善有余慶。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活成一束光,既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