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新生代的NFT玩法
什麼是“NFT”?
NFT(Non-FungibleToken)又稱“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在區塊鏈技術支持下可作為數字資產的鏈上權利憑證。每個NFT都映射著特定區塊鏈上的唯一序列號,不可篡改、不可分割,也不能互相替代。簡單來說,我們日常所使用的貨幣如人民幣等同等面額的貨幣價值是相同的,兩個人各自擁有的100元從價值上看沒有任何不同。而每個非同質化代幣之間是不同的。非同質化代幣的實例可以是藝術品,也可以是遊戲,但每一個NFT的實例都是獨一無二的。
NFT是數字時代的產物,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元宇宙的各個細分領域,正所謂“萬物皆可NFT”,一段影像、一首歌、一個遊戲、一幅畫或者是一套專為虛擬人物設計的造型,都可以以NFT的形式在數字世界創造流通。正因如此,說到“NFT數字加密藝術”,很多人都以為就是簡單地把繪畫從實體搬到線上,或者說是將實體雕塑掃描製成數字藏品在鏈上發行,這些作品看起來似乎與國際頂尖、前沿的“NFT數字加密藝術”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只要追溯到藝術創作的思維邏輯,就會發現其實兩者相差甚遠。
在NFT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創作者,可以成為自己所認定的“藝術家”,但是“能不能進行NFT創作”與“什麼樣的人能作為NFT藝術家受人尊重並被留下來”卻是兩回事。不同時代成功的藝術作品都有著一定的共性,即好的作品都是時代背景的反映,且每個時代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創作語言。“NFT技術”與“數字藝術”就像是目前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兩個面,正是它們的結合產生了所謂的“NFT數字加密藝術”。那麼,如何判斷一件NFT數字加密藝術作品是不是值得關注與收藏,自然也有了方向。
“NFT技術”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它讓數字內容的物權變得明確,但這並不代表只要打上“NFT”的標籤,這件藝術作品就一定是出眾的。其實不論是“NFT加密數字藝術”、其他“數字藝術”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藝術,好的作品背後的邏輯都是一樣的,藝術的本質始終是情感、人性的傳遞與挖掘。技法只是從事藝術創作必備的表現手段,載體是作品得以與觀眾見面和流通的路徑,而決定一件作品高度的卻是藝術獨有的強大的精神性,以及能否在技術的加持下更完美地呈現並為人感知。
“去中心化”與“遊戲化”是“NFT加密數字藝術”非常典型的特點和趨勢。NFT最貴作品紀錄創造者Pak所做的NFT項目《Merge》(《吞併》)正是充分利用這兩點,為加密藝術創造了一個較為複雜卻十分具有突破性的玩法。曾有數萬人參與到這場歷史級的NFT項目中,與藝術家一起在他所製定的規則中完成整個作品的創作,這與以往我們所熟知的傳統藝術的創作和收藏方式大相徑庭。
Pak如此,通過在NFT世界找到自己位置而改變命運的年輕藝術家Fewocious如此,十四年如一日堅持創作,同時也是第一位將NFT帶入大眾視野的藝術家Beeple更是如此。每個時代真正的藝術家都在做著超越當時大家所認知的、不斷探索人類認知邊界的事。未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NFT加密藝術”必將出現其他更有趣和顛覆性的玩法。在人類與科技對話越來越頻繁和深度的數字時代背景下,不只是人類在不斷拓寬思維邊界,機器的模式也在改變,當二者越來越深度地融合、交流,勢必建構出一個更加開放的視野。目前,NFT數字加密藝術領域已經在做這樣的細化,比如自動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通常是指用人工智能(AI)來生成複雜藝術作品,就是當下非常熱門的一個分支。通過軟件和編程,算法已經開始介入藝術創作的更多方面,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將因此而改變。
▼
數字藝術家Beeple
說起NFT,一定繞不過數字藝術家Beeple。他是第一位將NFT帶入大眾視野的藝術家,他所創作的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每天:前5000天》)的售價堪稱一座裡程碑——2021年3月,這件作品在佳士得拍賣行拍賣,底價是100美元,最後成交價為6,934萬美元,是底價的69萬倍。
“Everydays”系列
作為世界上第一件在傳統拍賣行出售的純數字藝術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出場即揭開了NFT載入藝術史的新篇章。NFT火了,圍繞著它的爭議也升溫了,人們疑惑並開始討論:Beeple的畫作值這麼多錢嗎?以《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為代表的數字藝術品憑什麼這麼貴?
每日一畫打卡5000天
其實在出售NFT作品前,Beeple已經是公認的先鋒數字藝術家。他本名M ike Winkelmann,日常創作各種數字藝術作品,包括短片、Creative Commons VJ loops、《Everydays》系列作品和VR/AR作品,不僅與Louis Vuitton、Nike、Apple、三星、Sony、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品牌合作過,還為Justin Bieber、Katy Perry、Nicki Minaj、Eminem等知名歌手做過演唱會視效。
《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顧名思義,每日一畫,這個系列的創作始於2007年,傾注了Beeple 14年多的心血。關於這一點,他在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社交媒體上的數百萬粉絲可以證明。2018年,Louis Vuitton在巴黎時裝週上亮相2019春夏系列作品,其中13件使用的就是《Everydays》系列。在Beeple的作品中,充斥著未來科技、軍事、政治等元素,他非常擅長用黑色幽默的視覺手法諷刺、折射社會問題。據說,在他工作室的牆上有多台電視機並排掛置,持續播放著CNN和Fox News等新聞台,這些新聞裡播放的任何事件,都可能是他作品的創作來源。
Louis Vuitton 2019春夏系列與Beeple“Everydays”系列合作
但即便這樣,Beeple當時的畫作並不貴。試想在現實世界,《Everydays》系列5000幅畫無論是打包賣,還是拆開賣,都大概率不能全部被賣出,畢竟這5000幅畫哪怕一字排開也能有幾公裡長了,但這在數字藏品市場卻完全有可能,對Beeple來說,NFT的出現給創意的表現形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Beeple是在2020年下半年從一些粉絲口中開始了解NFT市場,嘗試將部分作品放到NFT平台拍賣。當年12月,其作品《The Complete MF Collection》《Crossroads》相繼在加密交易市場以777,777美元和660萬美元成交,這給了他極大的鼓勵。隨後,他便將《Everydays》系列中的5000幅作品圖拼接為一個316MB的JPG文件,上傳到NFT平台拍賣,沒想到竟以6,934萬美元的高價落槌。這也使得他一躍成為最貴在世藝術家第三名,僅排在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與傑夫·昆斯(Jeff Koons)之後。
不可否認,《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的成功有借助NFT“東風”之力。但即便從藝術價值本身來看,這件作品也是十分出眾的,其作品本身映射社會問題、傳遞藝術思考,“每日一畫”的方式也激勵著更多藝術家堅持日常創作,這本身就是可以推動整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事件。
人類依靠情感連接
繼《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創造NFT藝術品拍賣紀錄之後,佳士得拍賣行於2021年11月9日第二次出售Beeple的作品——《Human one》(《人類一號》),成績依然喜人,落槌價為2,898.5萬美元。
這是另一件驚天動地的作品,與Beeple其他NFT作品不同,《Human one》是一個動態的物理與數字混合生成藝術雕像。該作品是一個7英尺高的盒子,由鋁金屬、桃花心木和四個16,000像素的LED屏幕製成,盒子底部連接電腦,屏幕上連續不斷地播放動態視頻——一個穿著航天服的人在不停歇地穿越各種變化的場景。
《Human one》
有趣的是,Beeple本人承諾:只要他還活著,就會不斷更新這個虛擬形象,做出任何合適的更改。所以,對於那些真正喜歡Beeple作品的人來說,《Human one》意義非凡,畢竟,還有什麼比收藏自己所愛的藝術家的一生更令人感到欣慰的呢?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Human one》之後,Beeple在NFT藝術領域被視為神一般的存在。至於他的NFT作品是不是真的與其所售的價格相匹配,只能說藝術收藏從來都是仁者見仁。Beeple本人並不避諱去談任何有關NFT的問題,他認為NFT的價值不僅是給數字藏品確權,更多的是通過對創意的重新定義和賦能,給予藝術家無限的可能性。他將當下NFT火爆的現象與互聯網的早期發展相比較,“必然會有一大批人湧入NFT領域,產生泡沫是自然的。但我認為人們很快就會明白這一點:所有這些東西都會逐漸消失,而那些能在情感層面上與人聯繫起來的東西,或者說有很多實用性的東西,會一直存在下去”。
▼
大眾沒有人知道Pak的樣子
2021年12月,NFT領域又迎來了創紀錄的大事件。藝術家Pak的項目《Merge》(《吞併》)完成了91,806,519美元的售賣,很顯然,這個數額已經超過3月份Beeple創下的6,934萬美元紀錄,再次刷新歷史。
視覺藝術家Emre Tanırgan製作了一個可視化工具來展示《Merge》的融合或者說是吞併的過程
這個項目賣的數字藏品有點特別,是一個個的小球。買家可以任意購買無限數量的小球,但是不管買多少,它們都會融合成一個球,所以買家最終只會擁有一個球,只是根據購買的數量不同,球的顏色和體積是不一樣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數字藝術藏品可以被看成一種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sations,分佈式自治組織)。本質上,藝術家Pak並沒有自己創造任何東西,他賣的只是一個“創意”,但是這個“創意”是迄今為止價值最高的數字藏品之一。
大眾參與行為藝術
在Pak所做的這場歷史級的NFT項目參與過程中,人們不得不重新看待藝術收藏。首先,《Merge》直面挑戰了“稀缺性決定價值”的經典定律。與以往上拍的作品多是以一件或一組作品的形式被售出、競標成功者也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不同,Pak這次的拍賣做了一種完全開放式的購買——2021年12月2日到12月4日作品拍賣期間,任何人都可以選擇購買任何數量的“mass”代幣,買得越多,獲得的“mass”越大,最終買家也會獲得相應的獨特NFT。想像一下,你只需花299美金就可以擁有一件歷史級藝術品的一部分,是不是非常心動?
其次,《Merge》項目更像是他發起的一次邀請大眾參與的線上行為藝術實驗,也是一件尚未完成的藝術品,所有參與的藏家通過他們的決定和Pak共同完成這件作品的最終形態——由多個顏色與體積未知的球所組成的“球宇宙”。2021年12月2日至12月4日,《Merge》共售出近31萬個“mass”,總金額接近9,200萬美元,持有者共計28,983人。但目前來看,這件作品的創作還在繼續,未來這近3萬個球是不是會合併成一個球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Merge》
NFT作品截圖(來源-@muratpak/Twitter)
另外一個顛覆性的地方是,售價如此高的作品是通過一個全新的渠道來完成交易的。歷史上,售價比《Merge》高的Jasper Jones的《the flag》、Damien Hirst的《For the love of God》都是通過私人成交的,排在後面的Jeff Koons、David Hockney,包括Beeple等人的作品,也都是通過佳士得這樣的傳統拍賣行完成交易最高值。而《Merge》近9,200萬美元的成交來自於一個NFT交易網站。在這個網站上,你可以使用銀行卡,也可以使用ETH進行支付,這代表著無論你來自哪裡,都可以參與到這一次的售賣中。這樣的效率和准入門檻,是不是優於傳統拍賣行太多呢?
為言論自由而歌
《Merge》之後,Pak與藝術家Julian Assange合作,再次開啟一場影響甚大的大眾行為藝術實驗。
這一次,他為言論自由而歌。作品《Censored》由兩部分組成,僅限一份的Clock是整個系列的核心,它是一幅動態作品,主體部分為英文數字,每過24小時增長一次,紀錄著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被監禁的日子;第二部分則是開放版“X/X”,任何人可輸入任意字符(限72字符,僅支持英文字母和空格)以生成屬於自己的作品。有趣的是,創建者輸入的內容會被畫上刪除線,剛好契合了“審查”的主題。每個地址僅限鑄造一枚,可以免費鑄造或者任意價格支付。
Pak & Julian Assange聯合作品《Censored》
目前,有約2.6萬“X/X”被鑄造,這些NFT鑄造之後即被鎖定在錢包中,無法轉移,更不能交易,只有當阿桑奇被釋放時,才能自由交易,同時象徵著審查的刪除線將被移除。這一項目為阿桑奇的法律辯護籌集資金,最終被阿桑奇道(AssangeDAO)收購——超過一萬人付錢購買NFT並支持阿桑奇。
▼
數字藝術家Fewocious
2021年6月23日上午10點左右,著名藝術品拍賣行佳士得的網站崩了,這是前所未有的事。而造成網站癱瘓的人,是個只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單件作品從90美元飆升到55萬美元的19歲年輕人。當天,因為他的一系列NFT作品在網絡競拍,一下子湧入太多人,流量造成了“問題”,拍賣會不得不取消,並重新安排在兩天後舉行。
這位來自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數字藝術家本名是Victor Langlois,但傳播更廣泛的是他在社交媒體上的名字——Fewocious,其中“ocious”代表自我肯定、認同和信心,有著喜歡挑戰別人的想法並給出自己見解的含義。作為年輕一代數字藝術家,Fewocious早在NFT開始流行之前,就已經習慣在不同網絡平台間遷移,且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自己的群體並向其展示作品。但也僅僅如此,與大多數滿懷理想的年輕人一樣,起初他只是想找到同類,並期望得到更多人關注。
他在Instagram上發布了很多作品,它們大多有著扭曲的線條和張揚、刺激的色彩,畫面中的人物被切割重組或者變形放大,每個部分都充滿微小的細節,通過變幻的線條與背景元素纏繞在一起,很容易讓人聯想到1960年代紐約的地下漫畫。Fewocious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眼淚的元素,他喜歡在滾落大顆淚水的人臉旁配上“sick”(噁心)、“lost”(迷失)、“like me”(喜歡我)等詞語或者一小段講述心情的話語,作為視覺和情感上的補充。
《The EverLasting Beautiful》
這一切都與他痛苦的童年經歷有關。Fewocious出生在一個惡劣的原生家庭,從小要忍受父母對他的訓斥、打罵。12歲時,他終於鼓起勇氣選擇逃離,在法院的幫助下住進了祖父母家。然而糟糕的狀況並沒有改善多少,在學校,他由於沒有手機無法參與同學的網絡社交,只能選擇不停地畫畫來躲避孤獨,開始是用記號筆劃,在遭受祖母試圖撕毀畫作的阻撓之後,便省吃儉用積攢零花錢,終於買下一台不那麼高級的電腦本,投身於數字繪畫創作,自此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他將數字繪畫作為自己的避風港,因為只有在那裡,可以肆意傾訴現實世界遭遇的痛苦,以及吐露渴望被接納、被愛、自由的心願。
我終將自由
高強度的符號感、觸動人心的情感表達,這使得Fewocious的作品在冷冰冰的數字世界顯得格外動人。2020年3月,他的第一幅畫以9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紐約的一位收藏家,同年8月,這位收藏家建議Fewocious到加密藝術交易平台發布一件NFT作品。僅僅抱著試試看的態度,Fewocious接受了建議,他上傳了一幅名為《I Always Think of You》的超現實風格畫作,沒想到竟順利地以1,017美元的價格賣出。不久後他又賣了兩件,一天時間就賺了3,000美元。此後,Fewocious更勤奮地創作,他的作品也開始為越來越多人知道並喜愛,商業合作陸陸續續找上門來。
《I Always Think of You》
2021年6月23日,Fewocious所上拍的導致佳士得網站崩潰的系列作品名為《Hello,I'm Victor(Fewocious)and This Is My Life》(《你好,我是維克多,這是我的生活》),通過五幅數字和實物畫記錄了Fewocious艱難的童年和性別轉變——第一年,14歲,隱藏的傷痛;第二年,15歲,媽媽的夢想;第三年,16歲,當孩子感到迷茫;第四年,17歲,他的名字是維克多;第五年,18歲,他教會自己如何飛翔。插畫中的人物充滿著哀傷、痛苦的神情,在這些迷幻的色調中同時夾雜著一些潦草的信息:“TO FOLLOW MY DREAMS”(去追尋我的夢想)、“HOLD ON MY HAND”(牽住我的手)、“I CAN FINALLY BE FREE”(我終將自由)……這些扣人心弦的字眼揭示著Fewocious 14歲到18歲辛酸的心路歷程。最後,這五件作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216.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07萬。
《Hello, I'm Victor(Fewocious)and This Is My Life》
對於Fewocious來說,NFT世界在給他帶來豐厚金錢的同時,也讓他獲得了更多自信與認同感,曾經被家人嗤之以鼻的事情,卻在NFT世界裡收穫那麼多的支持與讚賞。作為NFT世界裡最年輕且最火的數字藝術家之一,Fewocious終於可以自由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他的畫作和故事也鼓舞著那些曾經或正在經歷不幸的人們永遠不要放棄。
借錢好夥伴想了解借錢知識,線上借錢找速借網,當鋪 ,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私人借款 借貸服務,小額週轉,找安貸網。銀行貸款,融資周轉,紓困服務找立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