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著名教授解讀:加密貨幣監管究竟要追求個什麼結局?
如果沒有危機,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畢竟那些主要參與者還正在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遊說。不過,也許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因為私人數字貨幣的危機可能早晚都會到來。
隨著央行開始加息,加密貨幣價格暴跌,許多人在想,這是否是泡沫結束的開始。也許還不是。但是,較高的貨幣機會成本,會不成比例地推動它在未來的資產價格下降。超低的利率一度使加密貨幣受寵若驚,年輕的投資者現在卻也嚐到了利率上升時的滋味。
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是,當政府最終認真對待監管比特幣和它的兄弟們時,會發生什麼。在主要經濟體中,到目前為止,只有中國開始這樣做。大多數政策制定者反而試圖通過談論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CBDCs)來轉換話題。不過,這是一種非連續性的說法。CBDCs的確可能容忍小規模交易的隱私功能,但是,較大的交易幾乎肯定需要個人透露他們的身份。相比之下,私人加密貨幣的最大吸引力之一,是它們提供了繞過政府的機會。誠然,加密貨幣交易通過區塊鏈賬本,還是完全可以追蹤,但用戶通常會以假名設立賬戶,因此在沒有其他信息的情況下很難識別,而這些信息的獲取成本會很高。
一些經濟學家天真地認為,對比特幣等的監管沒有特別的緊迫性,因為,加密貨幣在交易中很難使用,而且成本很高。他們甚至試著把這些認識告訴發展中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在那裡,加密貨幣已經成為規避稅收、法規和資本控制的重要工具。
對於國家能力有限的窮國來說,加密貨幣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公民不需要成為電腦高手來規避當局。他們只需進入幾個簡單的"鏈外"交易所之一。由第三方中介的加密貨幣交易,原則上雖然可以追蹤,但這是,些交易所都位於發達經濟體。在實踐中,這使得窮國當局在大多數情況下幾乎無法獲得這些信息。
但是,這樣一來,那不就是加密貨幣履行其承諾,幫助公民繞過腐敗、低效和不值得信任的政府嗎?也許吧,但是,就像百元大鈔一樣,發展中世界的加密貨幣,也有可能被惡意行為者和普通公民所利用。
例如,委內瑞拉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部分原因是外籍人士用它們來回匯款,而不會被這個腐敗國家的政權扣押。但是,加密貨幣也肯定被委內瑞拉軍隊用於毒品走私,更不用說受到金融制裁的富有的、有政治關係的個人的利用了。鑑於美國目前對十幾個國家、數百個實體和數以千計的個人實施金融制裁,加密貨幣就成了一個天然的避難所。
發達經濟體監管機構行動遲緩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只要加密貨幣相關問題主要影是響世界其他地區,這些問題就不是他們所關心的。顯然,監管機構相信,加密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可以投資的資產,而且,交易的價值也都那麼不重要。他們更擔心的是保護國內投資者和金融穩定。
但是,經濟理論早已證明,任何貨幣的價值最終都取決於它潛在的基本用途。加密貨幣的最大投資者可能在發達經濟體,然而,到目前為止,它的用途和危害,主要是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有人甚至會說,投資一些發達經濟體的加密貨幣工具,在某種意義上與投資衝突鑽石沒有什麼區別。
先進經濟體的政府很可能會發現,加密貨幣的問題最終會被暴露。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他們將被迫對那些不允許用戶身份被輕易追蹤的數字貨幣實施廣泛的禁令。除非技術進步最終剝奪了所有匿名的殘餘,在這種情況下,加密貨幣的價格就會自行崩潰。這種禁令肯定會延伸到金融機構和企業,並且可能還包括對個人的一些限制。
這樣一個步驟將通過減少流動性而大幅削弱今天的加密貨幣價格。當然,越多的國家實施限制就越有效,但普遍實施並不需要對當地產生重大影響。
能否實施某種版本的禁令?正如中國所證明的那樣,關閉絕大多數人用來交易數字貨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這種做法其實相對容易。阻止"鏈上"交易比較困難,因為相關個人比較難識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要有效禁止21世紀的加密貨幣,可能還需要逐步淘汰或至少減少更古老的紙幣設備。因為,到目前為止,現金是人們將資金"上鍊"到他們的數字錢包,又不被輕易發現的最方便的方式。
為了明確起見,我並不是要說,所有的區塊鏈應用都應該受到限制。例如,受監管的穩定幣,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支持下,仍然可以蓬勃發展。不過,需要有一個直接的法律機制,在必要時能追蹤用戶的身份。
如果有一天,更嚴格地加密貨幣監管,會在什麼時候真正發生?如果沒有危機,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特別是隨著一些主要的加密貨幣玩家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遊說,就像金融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所做的那樣。但是,它可能不會花那麼長的時間。因為,不幸的是,加密貨幣危機可能早晚都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