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瞎忙”,毁掉你的生活
別讓“瞎忙”,毀掉你的生活
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長安城的一家磨坊裡,馬和驢是一對好朋友。
有一天,馬決定追隨唐僧去西天取經,而驢選擇在磨坊繼續拉磨。
17年後,馬取回真經,與驢相見。
馬談起這次旅途的所見所聞,驢大感驚奇。
它不禁嘆息道:“你見得可真多呀,那麼難行的路,我想都不敢想。”
馬笑著回答:“其實這段時間你走的路一點也不比我少,只是你一生只圍著磨盤打轉,雖然忙碌,卻始終走不出這片狹隘的天地。”
有時候,我們何嘗不像這頭驢一樣,一刻不停地忙碌,卻一無所獲。
越是忙碌,越是茫然,慢慢陷入“瞎忙”的怪圈。
快節奏的今天,別讓“瞎忙”,毀掉你的生活。
你以為的忙碌,不過是“瞎忙”
曾在網上看到網友@時光知味分享的一天的生活。
每天5點起床,准備跑步。
當她跑步的時候,卻在想這麼好的清晨為什麼不用來看書?
然後書還沒看幾頁,又想著給孩子做什麼早餐。
上班的時候,本想著加油干,爭取早點回家陪孩子。沒做一會兒,群聊有消息,隨即點開看看。
同事請幫忙處理個文件,立馬放下手頭的工作。
中途接個電話,又趕緊處理新的任務。
等到快下班時,猛然發現,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完成。
只能加班加點,可忙完回到家,孩子早已睡著。
夜深人靜時,忍不住感嘆:
每天從清晨忙到深夜,一天下來,運動沒完成,書沒看,工作在救火,孩子沒有時間陪。
日復一日,生活永遠沒有起色。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卻又不知道都忙了什麼。
時間永遠不夠用,總盼望一天能有48小時。
然而,這樣的忙碌,真的是額外24小時能解決的嗎?
法國作家拉羅什富科說過:“整天只知道為瑣碎的小事忙碌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
我們以為忙碌便是努力,努力便有結果,然而,現實很殘酷。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公式:勤奮+努力≠好的結果。
無釐頭的忙碌,不過是自以為努力的錯覺。
盲目地使勁,勁使得再大也是白搭。
方向錯了,永遠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再忙也是瞎忙。
瞎忙,會讓生活擁擠不堪,沒有詩和遠方,只有眼前的迷茫。
有收獲的忙碌,才有意義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我如此努力,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其中一個回答特別扎心:不是努力無用,只是你在無效努力。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奇特的村莊,附近一公裡都沒有水源,村民用水成了最大的難題。
於是,村長挑選了村裡最強壯的青年艾德和比爾負責供水,並和他們簽訂了供水合約。
簽約後,艾德立馬購買了兩個大桶,每天起早貪黑,從遙遠的湖泊挑水供村民使用,為此,他累得哭天喊地。
而比爾呢,簽約後,便不知所終。
半年後,他帶回來一支工程隊,花了一年的時間在村裡建立了供水系統。
建好後,他輕輕松松便能24小時為村民供水,價格僅是艾德的1/4,很快,每家每戶都用上了他的水。
作家和菜頭說:“努力的價值,是成為美好的一部分。”
有的人忙忙碌碌一生,只感動了自己,結果卻從來不陪著演戲。
而有的人,看似懶惰,實則暗自蓄力,一鳴驚人。
評判一個人能力的高低,從來不是看你有多忙,而是看你做出了多少成績。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進化生物研究小組曾做過一個螞蟻實驗。
他們發現,大多數螞蟻都很勤快,清理蟻穴、搬運食物,幾乎不停歇。
與之相反,有少部分螞蟻卻很懶,終日在蟻群周圍東張西望,顯得無所事事。
有趣的是,當研究小組斷絕掉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勤快的螞蟻立馬亂成了一團。
而“懶螞蟻”們不慌不忙,帶領蟻群向新的食物源轉移。
這就是著名的“懶螞蟻效應”。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懶螞蟻”其實不是懶,而是勤於思考,善於偵查,把每一份努力都用在了刀刃上。
為人處世也是一樣,生活再忙,也要留有空白,填得太滿,反而迷失方向。
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反思、探索,這樣的努力才有方向,也更容易出成果。
畢竟,我們忙碌的目的,是為了收獲;努力的意義,是為了精進。
拒絕瞎忙,掌控人生
著名心理學專家Jordan Peterson教授曾概括“偽勤奮”的4個表現,看看你中了幾個?
1. 花大量時間做事情中最容易的環節,還到處炫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2. 以“准備”的名義拖延,看上去很忙但事情沒有任何進展。
3. 從來不驗證工作成果,不知道做得好做得壞,只顧悶頭拉車,不會抬頭看天。
4. 讀了很多書,但從不總結規律;即使總結了規律,也沒有用到實踐中。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效的;不是所有的忙碌,都有結果。
如何擺脫瞎忙,掌控自己的人生呢?在這裡給大家分享4條建議。
1. 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聽過一句很扎心的話: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便是方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沒有清晰的計劃,想到哪做到哪,最終是瞎忙一場。
只有目標明確,才能到達你想要的終點。
2. 分清主次,優先排序。
林語堂曾說:“生活的智慧,在於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生活填滿了瑣碎的小事,又如何放得下至關重要的大事?
生活中的事情,不是每件事都同等重要。
“二八定律”告訴我們,集中精力解決好最重要的20%, 余下的80%便迎刃而解。
事有先後,用有緩急,學會取舍,懂得排序,方能穩而不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3. 學會思考,調整變通。
電影《教父》中有一句經典台詞: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往往取決於他思考的深度。
如果只知道機械地重復忙碌,而不去思考,即便再努力,也走不長遠。
埋頭苦干,也要抬頭看路,適時調整,選擇最優路線,才能走得更快。
4. 拒絕拖延,按時截止。
人難免有松懈的時候。
身體的不適,心理的不快,外物的干擾,都可能讓我們躊躇不前,中途放棄,到最後,又免不了手忙腳亂。
不給自己任何拖延的借口,專心依照計劃行事,給每件事一個截止的時間,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事半功倍。
雷軍曾說:“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你要大膽地想,認真地干,在探索的路上不斷投入,只有不斷地突破、努力,才有不斷的收獲。”
世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人生也不是盲目努力。
唯有不斷地精進自己,才能步步進階。
願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慌不忙,游刃有余,忙得有價值,閒得有滋味。
不迷茫,不彷徨,活成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