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做自己就好
余生,做自己就好
聽過這麼一句話,頗有感觸:“人生就像餃子,無論是被拖下水,扔下水,還是自己跳下水,不被生活磨燙一下子,就算不得成熟。”
年少時,我們總習慣聽從他人勸告:要善良,要懂事,要大度。
成熟後,我們才知曉,他人的勸告是人生最大的枷鎖,困住了我們一生。
活明白之後,不想再聽勸了,做自己就好。
01
別人都勸你善良,我想讓你別太心軟
在網上看過一個問題:“現在社會上,為什麼越善良的人反而受到的傷害越多?”
評論區的人紛紛感嘆“人善被人欺”,但其實,他們混淆了善良和心軟。
人並不是越善良越受傷,真正讓你受傷的,是你的一味心軟。
就像高贊評論所說:“容易被欺負的,永遠都是那些天真又心軟的人,畢竟好騙又好欺,傷疤一好就忘了疼。”
看過一位網友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網友家樓下開了一家水果店,看店的小伙子十八九歲,個子矮小,身材干瘦。
小伙子是從農村來的,因為家裡窮,沒讀完高中就輟學打工,輾轉了多份又累又不賺錢的職業,才在這家水果店找到了工作。
網友得知小伙子的經歷後,心生同情,以後無論買什麼水果,總是會來這裡。
後來買的次數多了,小伙子的行為竟變得隨意起來。要麼自作主張多裝水果,要麼向網友推銷店裡賣不出去的散裝零食,還說,“你看你天天來買東西,還在意這幾塊錢啊。”
真正令網友寒心的,是半個月後他去買水果,小伙子向他推銷起了會員卡。
因為辦卡沒有優惠,網友便婉言拒絕了。
小伙子的臉瞬間沉下來,網友付完款要出門時,小伙子突然攔住他,要檢查他的付款碼,以往“不用看,信得過”的態度再也不復存在。
之後,網友再也沒去那買過水果,其他顧客也被氣跑,水果店的生意越發慘淡,最後只得關了門。
心軟過了頭,於別人是蜜糖,於自己則是砒霜。
很多時候,你越心軟,對方就越得寸進尺。
最終縱容了別人,傷害了自己。
遇到這種人,與其消耗自己的善良,不如舍棄不必要的心軟,拒絕無底線的容忍。
往後余生,學會善良有尺,心軟有度。
02
別人都勸你懂事,我想讓你別受委屈
生活中總是有太多的人,習慣把懂事的一面留給別人,把委屈都留給自己。
電視劇《山海情》中,熱依扎飾演的水花,就是這樣的人,因為懂事,一輩子都在勉強自己。
水花自小讀書成績好,不過她爸覺得讀書花錢,家裡需要她干活,不同意她讀書。
水花考慮到家裡的情況,默默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輟學後的水花,做飯、種玉米、施肥,一個人干完了一家人的活。
水花有個青梅竹馬德福,但是她爸為了換一頭驢和兩只羊,把水花賣給了一個沒見過面的陌生人。
結婚前夜,水花本想坐火車逃走,可她擔心自己的爸爸被為難,最終還是跑了回來,接受了婚事。
丈夫對水花不錯,不幸的是,丈夫在為水花挖水窖時遭遇意外,成了殘疾人。
生活的重擔全都落在了水花身上,她每天拼命賺錢,卻仍舊難以維持生計。
後來,水花拉著一輛破車,帶著老公和女兒,在荒原上走了七天七夜。
在逃走的那列火車上,水花曾倔強、不甘又委屈地流下眼淚,然而在她答應婚事的那一刻,就注定走上了一條不太光明的路。
有多少人像水花一樣,過於懂事,總是一個人扛下所有。
就算內心早已潰不成軍,嘴上還是說著“無所謂”。
很認同獨木舟的一句話:“生活裡有一點,我不是太喜歡,那就是它總讓懂事的人,來承擔糟糕的感受和結果。”
是啊,太懂事的人,其實最受傷。
被生活打得鼻青臉腫,表面上卻還要裝作雲淡風輕,不僅沒有感動到別人,還委屈了自己。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所謂成長,就是明白了‘懂事’與‘懂得’的區別,懂得做自己,比懂事更重要。”
懂事,不意味著妥協和順從,理所應當地承擔責任。
而是不擰巴、不壓抑、不委屈,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03
別人都勸你大度,我想讓你學會翻臉
曾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過去,我們總覺得,寬以待人是一種修養。
年歲漸長,我們才懂得,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原諒。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勸人大度遭雷劈論,有道理嗎?”
評論區裡,單親媽媽小潔,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幾年前,小潔患上癌症,為了湊齊手術費,向親戚借錢,但是沒有一個人肯幫忙。
小潔曾在弟弟買房時,借出幾萬塊,如今弟弟聽到小潔要借錢,更是狠心地連面都不見。
後來,小潔不斷透支信用卡,才湊齊了手術費,熬過了那段苦日子。
母親已故,小潔一直都和父親同住。
弟媳想把孩子送過來讓父親帶,但父親年紀大了,最後只能是小潔看著。
小潔不同意,弟媳就來家裡哭鬧,小潔毫不客氣地將弟媳趕了出去。
身邊的親戚,都勸小潔大度,小潔說:“如果大度意味著任人欺負,那我寧願不大度。”
是啊,一味對別人大度,卻讓自己陷入了泥潭。遇到惡人,該翻臉時就要翻臉。
電影《黑名單》中有句經典台詞:“為什麼別人敢在你身上做壞事,是因為你讓人覺得在你身上做壞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
其實,很多時候,翻臉代表著底線,一旦有人越過了這條線,再退讓,只會讓對方變本加厲。
做人,沒必要總是滿面笑容,該翻臉就翻臉,反而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
04
成熟之後,只想做自己
心理學家容格說:“你生命的前半輩子或許屬於別人,活在別人的認為中;那把後半輩子還給別人,去追隨你內在的聲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成熟過後,終於明白,秋水他人皆過客,這一程,自己歡喜就好。
不想再消耗善良裝心軟。
不想再委屈自己裝懂事。
更不想再舔著傷口裝大度。
就像胡適家訓中寫道:“為人之道,在率其性。”
余生,只想好好取悅自己。
世事紛擾,順著自己的心意去活。
人生很短,懂得亦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