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过越幸福的4大迹象
一個人越過越幸福的4大跡象
幸福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什麼是幸福?
悠閒的窮人說:“有錢就是幸福。”
匆忙的富人說:“有閒就是幸福。”
關於幸福,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答案。
我們總是在仰望幸福,卻沒有人能夠說出幸福的標准。
但一個人擁有幸福的能力,就能把所有遇見都轉化為幸福。
那些越過越幸福的人,身上往往有這四種跡象。
幸福感=快樂×意義
幸福的方式有多種多樣,有人追求短期的快樂感受,有人在意長期的價值。
畢淑敏曾經這樣分析幸福感:
“比如有人喜歡喝酒,喝酒能增進友誼,他感到愉悅,但是酒傷害身體。
有人因為買了名牌而快樂,但是這種快樂不是長久的,也沒有人會因為一個包尊重你。
這些都不算是幸福,幸福必須是能貫穿一生的。”
這和清華大學彭教授對於幸福的清晰定義不謀而合:
“幸福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
追求短期的感官快樂,隨著閾限的提高,幸福只會越來越難。
有意義的快樂所產生的神經、心理以及行為的反應都是持久的。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調查,美國心理學家米哈伊教授對一些特別成功的人追蹤15年。
他發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他們做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時,經常進入一種忘我的酣暢淋漓的狀態。
因此,米哈伊總結出了這樣的理論:
“如果人類能夠找到有意義的快樂,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就能提升。”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90後小伙子張天一是北大法學碩士。
因為厭倦了日復一日的工作,經過思考之後,他作出了創業賣米粉的決定。
很多人質疑他完全有更體面的職業選擇,為什麼要去賣米粉?
張天一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喜歡,所以做起來快樂,它還有一點社會價值。”
他用兩年的時間就把自己的米粉店從37平米的地下室,發展成為了一個擁有20萬社群用戶的品牌。
之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米粉店命懸一線,張天一及時轉戰了直播賣貨,店也起死回生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份意義,張天一在一次次質疑和危機面前,總能化險為夷,甚至把挑戰當做一種快樂。
如今8年過去了,曾經青澀的大學生已經蛻變為商業精英,張天一也被評選為中國90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內在的快樂,能夠給人生做乘法,也能讓幸福更持久。
比如堅持讀好書、堅持晨跑、聽一些好課等,都是增加幸福感的好方法。
只有體會到精神層面的意義,才是人生幸福的所在。
幸福感=擁有的÷欲望
前不久,看過一個獲獎短片《黑洞》,很有感觸。
深夜加班的查理打印文件時,打印機突然出現了故障,出來的紙上打印出一個黑洞。
之後他驚奇地發現,透過這個有黑洞的白紙,可以輕松拿到紙後面的物體。
此時疲倦感襲來,查理透過黑洞輕而易舉地拿到了販賣機裡的士力架。
人的欲望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很難再收回去。
之後,查理又盯上了老板辦公室的保險櫃,他通過黑洞拿出了很多鈔票,最後索性鑽進了保險櫃,只為了拿走所有的錢。
沒想到保險櫃上的紙卻掉了下來,查理就這樣被永遠地鎖在了保險櫃裡。
適當的欲望,是前進的動力;沒有節制的欲望,是人生的枷鎖。
人對幸福的感知是遞減的,欲望較低時,一點點的擁有都能讓人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當欲望增大到一定程度,幸福感不僅沒有提升,反而會迅速下降。
然而,總有人一生都為欲望奔走,擁有了一顆星星,卻還想要一整片天空。
曾經看過一位英國心理學家對於3400多人的長期調查,他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不幸福有的時候並不是沒有得到滿足,反而是過度的心理滿足產生了不愉快傾向。
這個實驗也側面證明了心理學中的“狄德羅效應”:愈獲得,愈不滿足。
幸福感是一個這樣的分數:擁有除以欲望。
分子是我們擁有的東西,分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
分子越大,幸福感越強,分母越大,幸福感越低。
讓人感到幸福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將欲望降到比擁有低。
看過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則小故事。
有個作家非常崇拜列夫·托爾斯泰,他說:“您真幸福,您所喜愛的東西都擁有了。”
托爾斯泰卻平和地對他說:
“不,先生,並不是我所喜愛的東西我都擁有了,而是我擁有的東西,我都喜愛。”
幸福的人,並不是得到的多,而是因為他們能夠平衡好擁有和欲望。
楊絳先生曾經這樣說:
“上蒼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
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願以償。”
人這一生,本質上其實就是和欲望相處,去蕪存菁的過程。
如此,就不會負重前行,才能洞見真正的幸福。
幸福感=享受現在+規劃未來
幸福是一種感受,很多人走得太匆忙了,以至於喪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中講述了一位心理學老師在給一群人做疏導,他們總是對生活有各種各樣的不滿和抱怨,覺得自己不幸福。
老師讓所有人把自己所焦慮的事情寫在紙上,然後把紙條放進一個箱子裡封存。
幾個月過去,老師一個個回訪當時寫下煩惱的人,結果就像卡耐基所說:
“你所擔心的事情,99%都沒有發生。”
然而很多人會為了那1%,而放棄了當下的幸福。
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忘記享受當下,就像《德卡先生的信箱》中的一句話:
“我們總希望寄托在以後,漂亮的衣服等等再穿,好玩的地方准備充足了再去,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才發現疏忽了多少現在。”
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它發生的那一刻。
我們與其苦苦追尋幸福,不如嘗試改變角度,對已經擁有的心存感激。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與其執著於答案,不如過好現在的生活。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
“不要活在過去,現在很重要。
即便當下只是撿起一塊不起眼的磚頭,也能墊起你明天的一段高度。”
最好的幸福就是過好當下,未來可期。
願我們擁有繁花盛景時,能聆聽一朵花的綻放,讓喧囂的內心能辟得一處清明的自留地。
當殘花凋落成泥,我們亦能在時光荒野中播撒新的種子,期待未來遍地開花。
幸福感=性格-脾氣
前不久,年輕人在求職的過程中,流行起了“mbti”人格測試。
這個測試能夠將人的不同思考風格和行為風格組合到一起,做成一個人的性格畫像。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順應自己的性格去做事,更容易感知幸福。
生活中,那些常常感覺不幸福的人,通常跟性格有關。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你的性格,決定你的生活。”
一個性格溫和、脾氣好的人,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經歷過生活的波瀾,我們終於明白:
發脾氣那是本能,如果能夠把脾氣收回去,那才是本事。
杜月笙就曾這樣說:
“上等人,本事大,脾氣小。
中等人,本事大,脾氣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氣大。”
杜月笙最開始是上海鄉下的小混混,最後逆襲成在上海灘叱咤風雲的傳奇人物。
雖然身為黑幫老大,但是他斯文儒雅,無論和誰都是好脾氣地講話。
杜月笙窮困潦倒時曾經在水果店打過工,能夠單手削得一手好梨。
很多人成名之後,不願提及之前的落魄,杜月笙卻不在意。
有些朋友會故意讓他削梨,杜月笙反而一邊削一邊說:
這麼多年了,我依然削的利索。
削完之後,他還會笑著和大家一起吃。
有一次乞丐吹口哨喊著:“萊陽梨,給點錢!”
杜月笙也是笑著吩咐手下多給點。
就連對傭人,他也很少發脾氣。
很多傭人說:“我們做錯事,他也是輕言細語。”
正是這樣的好脾氣,讓杜月笙不僅與各界名流交情深厚,連市井百姓都擁護他。
有人曾這樣評價杜月笙:“他終其一生,做到了有本事、沒脾氣。”
生活多風雨,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一個成熟的人,總能慢慢收斂心性、平和待人,把脾氣調節成靜音模式。
能夠把控自己的脾氣,才能掌控幸福的人生。
▽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地暖洋洋亮光光。”
很多時候,幸福不是依附於外在的條件,而是源自於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
拋開世俗的雜念,細細品味生活的美好,就能從內心深處感知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