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做个又傻又笨的人

莫言:做個又傻又笨的人

莫言曾在多個場合坦言自己很傻:

“我不夠圓滑,不夠成熟,也不夠老練。”

但在我看來他的傻,並非不諳世事的愚笨,而是洞悉人性後的淡定,看過人間百態後的悲憫。

很多時候,巧詐不如拙誠,做一個又傻又笨的人,才是最高級的聰明。

莫言:做個又傻又笨的人

傻,是不露鋒芒的修養

曾國藩說:

“聰明外露者德薄。”

生活中有很多聰明人,總是自命不凡,風頭出盡,不肯為別人留余地。

但做人太過顯擺,只會讓自己處處受挫,盡失人心。

蕭伯納從小聰明過人,仗著自己的才華,對人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有一次,朋友請他指點自己的文章,蕭伯納神情倨傲地大聲批判。

說朋友的文章用詞不准確,句式也不工整,還很缺乏想象力,總之是一無是處。

朋友臉上掛不住,兩人為此大吵一架,鬧得不歡而散。

後來,蕭伯納的另一位老朋友對他說:

“你的確很有才華,朋友們都比不上你,但你遇事只想表現自己,只會令朋友們都想遠離你。”

老朋友的這番話,令蕭伯納如夢初醒。

從那以後,他不再處處彰顯自己,這才開始收獲真摯的友誼,也成就了自己後來在文壇的地位。

俗話說:

“鋒芒畢露者難贏,克己讓人者易得。”

為人處世,懂得放低姿態,才能贏得人心。

莫言獲得諾獎後,央視派人專門到他家做采訪。

采訪當中,小區有戶人家正在施工,屋裡的錄制工作數次被電焊聲響打斷。

莫言的朋友坐不住了,正准備下樓去與對方理論,告訴他們樓上正在采訪大作家。

莫言察覺到朋友的意圖後,趕緊拿起幾包糖果和煙讓朋友帶去:“告訴師傅們,吃顆糖,抽根煙。”

即便已經聲名在外,莫言卻從不因自己的身份而怠慢他人。

《菜根譚》裡說:

“君子聰明不露,才華不逞。”

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

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放低自己。

莫言:做個又傻又笨的人

傻,是不爭高下的智慧

莫言曾在《生死疲勞》裡寫:

“對付嘲弄和諷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裝傻,讓他的機智變成對牛彈琴對豬唱歌。”

人難免遇到誤解與詆毀,爭一時之氣,往往輸掉的是自己做人的格局。

不動聲色,笑著放過,才是大智慧。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詆毀和謾罵隨之而來。

有人說他在名利中迷失了,有人懷疑他江郎才盡,但對於外界的評論,他向來是置之不理。

他把自己當做一個看戲人,看著眾人的表演,看著自己身上落滿花朵,也被擲滿了石塊。

他有自己的清醒:

“起初,我還以為大家爭議的對象是我,漸漸地,我感到這個被爭議的對象,是一個與我毫不相干的人。”

他有自己的淡定,“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寫作。”

陳丹青曾說:

“沒必要讓所有人知道真實的你,或者是不停地向別人解釋,其實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不停地辯解,只會給自己戴上枷鎖,並不會讓討厭你的人多喜歡你一分。

不如對那些非議付之一笑,雲淡風輕之間,既化解了恩怨,也收獲了人心。

很多人知道,王朔罵過金庸。

王朔說金庸的作品語言死板,情節重復,行文囉嗦,並將其列為香港“四大俗”之一。

金庸知道了卻說,未被稱為“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手下留情。

他還表達了對王朔的敬仰之情:

“先生的小說風趣幽默,反映了大都市中青年的心理和苦悶,希望有機會,能夠當面拜訪。”

表面上看,金庸在言語上是吃了虧,但他的謙遜和不卑不亢,卻贏得了更多的美譽。

有句話說得好:

“你再優秀,在嫉妒你的人眼中,不過是走運;

你再善良,在看不慣你的人眼中,也不過是惺惺作態。”

這世界本就是眾口難調,很多時候,並不是你不夠好,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准。

聰明人,不以他人的喜惡衡量自己,也不做無謂的口舌之爭。

而是適當裝聾作啞,屏蔽外界的繁雜。

莫言:做個又傻又笨的人

傻,是不計得失的善良

莫言曾在一次活動中說起這麼一件事。

他女兒家離機場很近,但每次坐飛機回來,他寧願回到自己市中心的房子,也不去女兒家。

這麼做的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莫言擔心,女兒家離機場太近了,出租車司機排了那麼久的隊,卻等到這麼一個短途客,會心裡不舒坦。

所以他不得不去女兒家時,就會預先備上一包60元的中華煙,上車後先把煙遞給司機,說:

“師傅先給你一盒煙,真中華,絕不是假的。”

然後他再告訴司機去哪裡,“很對不起,特別近。”

司機當然高興,一路和莫言有說有笑地到了目的地。

或許會有人覺得,明明只需要很少的車費,還要搭上一包中華,未免有點傻,但莫言卻不這麼看。

“惠而不費地給人一點好處,既讓對方高興,自己心裡也舒坦,回到家還能把好情緒傳遞給家人,美事一樁。”

仔細想來,莫言的做法,是一種智慧,更是一份善良。

有句話說得好,機關算盡,不如厚道仁心。

不計得失不是傻,而是與人為善的真誠。

曾看過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

網友的二叔,是一名普通的泥瓦工人,二叔為人憨厚,干過不少讓自己吃虧的事。

他們打零工的,有時候中午不包飯,他每次都會打包一些飯菜回來,給大家加餐。

吃過飯大家沒地方休息,二叔就自掏腰包買一些墊子,方便大家午休。

平時這家請他補個灶,那家請他修個下水道,他都是一口應承,笑眯眯就給別人辦了。

時間久了,二叔厚道靠譜的品性傳了開來,後來他成立裝修公司,原先受過他恩惠的人鼎力相助,二叔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

人們總覺得,精明就是聰明,其實不然。

便宜佔盡的人,最終會失去人心,行厚道、積厚德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

李叔同說:

“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

不在乎一關一隘的得失和一時一地的虧盈,在你需要之時,才有百川來聚的泓沛。

季羨林曾說:

“人生在世,有時的確需要聰明,但更少不了糊涂。”

世人眼中的“傻子”,往往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高度。

不露鋒芒是修養,不爭高下是智慧,不計得失是善良。

心存濟物,謙卑涵容,將修養根植於心,當你學會體諒世界,世界也會對你溫柔以待。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