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四个终极问题,越早明白越通透
人生這四個終極問題,越早明白越通透
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在自己家裡呆厭了的人,離開他家跑到外面,但剛出門,他又立刻回轉,因為他覺得外邊也不比家裡好多少。
他狂奔回家,可當他的雙腳一踏進家門檻,就立即感到厭煩。
就這樣,他一會兒回家蒙頭大睡,一會兒又奔出家門,反反復復,企圖丟掉煩惱,卻怎麼也逃不開。
他痛惱自己老不舒服,但又找不到“病因”何在。
這精神的焦灼感,生活在2000多年後的我們,簡直不要太熟悉。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美國國民級心理書《你該找個人聊聊》,書中講述了心理咨詢師洛莉和她接診的幾個來訪者,是如何一步步的出心理困境的。
跟隨他們的故事,你或許會找到2000多年來一直在困擾人們的,關於人生四個終極問題的答案。
人的一輩子,都在被四個終極問題輪流敲打——死亡、孤獨、自由和無意義。
越早看懂,人生越通透。
死神的喪鐘之所以令人惶恐,在於大多數人不知道死亡將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發生。
洛莉的第一個來訪者朱莉,三十歲出頭,就成為大學教授,並與一生摯愛的男人結婚,正准備進入人生的新階段。
卻在度蜜月回來後不久,發現自己懷孕的同時,被查出乳腺癌晚期。
因為家裡從未有過乳腺癌歷史,她從沒想過這樣的不幸會落到自己頭上。
生命的延續,是人類面對死亡臨近,最大的慰籍。
盡管不知道自己哪天就會死去,朱莉依然很想生下一個孩子,竭盡全力陪伴ta成長。
這期間,她經歷了治療帶來的希望,也承受了病情的反復,幾次流產的痛苦。
死神依然不願放過她,當癌症二次復發,朱莉不得不接受,生育的願望落空,死亡臨近的現實。
她和丈夫參加了好幾次會診,坐在醫生辦公室,面對噩耗,兩個人竟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人在絕望到極致時會大笑,表面笑得有瘋狂,心裡哭得就有多悲涼。
但接受死亡後,朱莉的生活卻沒有就此變得灰暗,反而變得鮮活充實起來。
她開始珍視那些過去不曾在意的細節:
草莓流淌到下巴上的香甜汁液,奶香四溢的甜點,家門前草地上的小花、被沖上岸邊的海藻、小侄子的笑聲……
無論多平凡的小事,在她眼中是那麼生動且美好。
不知死,焉知生。
人活著,只有意識到“死”這個終點,才會珍惜平淡生活中的一點甜、一抹光。
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朱莉辭掉大學的教職,去喬氏超市當收銀員。
因為她發現相比攀上學術的高峰,當下的她更向往人間的煙火。
雖然只是結賬時聊上幾句,幫顧客們照看下小孩,關照下老人,她卻自內心的感到自己很有價值。
當一個人看透了生死,自然會看淡名利,看清自己想要什麼。
朱莉還留意到人們會在閒聊中提到未來的事:
我要去減肥了;我要開始鍛煉身體了;今年我要去度個假;三年內我要升職……
過去她也曾給自己定下一堆計劃,但現在她重要的不是規劃未來,而是充實的活好當下。
死亡會教會我們如何活著,每個人都需要一種向死而生的力量。
朱莉開始興致勃勃地和丈夫一起策劃自己的葬禮,說這是他倆生活中最親密的體驗之一。
生命的燈火終於燃盡,朱莉的身體自然地順應了接受死亡的意志,很快就安然離去。
她的訃告上寫著:
朱莉·卡拉漢·布魯,享年三十五歲。她活著的每一天都被深深愛著。
葬禮現場來了很多朱莉的親友,大家都強忍著哀痛,直至打開紙巾,看到上面寫著一句話:
這是我的派對,想哭你就哭出來!
這是她給大家最後的關照。
老話說人死如燈滅,但實際並非如此。
死亡看似能帶走一切,卻無法抹去一個人與這個世界曾經建立的情感聯系。
正如作家史鐵生所說: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們雖無法改變封面前和封底後的事情,但書裡的故事,我們卻可以自由書寫。
沒有好好活過的人最怕死,當你恣意活過,便能坦然死去。
成熟的人都明白,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而孤獨卻是一個人清冷。
第二個來訪者瑞塔,是個獨居多年的老人,69歲。
她離過3次婚,沒有伴侶;不愛社交,也沒有朋友;與3個子女也早就斷絕了聯系。
瑞塔的日常,就是窩在一間小公寓裡看電視、畫畫、讀報、打盹……很多天都不會和任何人說上一句話。
因為一生都困在原生家庭的痛裡,混沌走過,與抑郁為伴,她計劃在70歲那天結束生命。
瑞塔出生在一個缺乏親情和愛的家庭,父親酗酒,脾氣暴躁,母親自私,只顧玩樂。
從小就渴望被愛的她,很早就放棄了學業,嫁做人妻。
心理學有個理論:原生家庭的熟悉感,會讓婚姻中的夫妻,復制著各自的父母。
瑞塔明明最討厭酒鬼,卻嫁給了一個酒鬼丈夫。
在前夫醉酒鬧事,對三個孩子拳腳相加時,她選擇了逃避自保。
為了逃離壓抑的家庭氛圍,她寧願去讀書、畫畫、打牌,也不願意陪在孩子們身邊。
在這場自己的婚姻裡,她終究也活成了那個“自私的母親”。
多年後,她才下定決心終結這段婚姻。
可原生家庭的循環和復制,卻沒有結束。
再次踏入婚姻,她依舊不知該如何經營。
在又經歷兩次失敗的婚姻後,最終對親密關系心灰意冷。
孩子們因為童年遭受的暴力和冷漠,長大成人後,對她這個“不稱職的媽媽”懷恨在心。
孤零零的她想回歸原生家庭尋求溫暖,與父母和解,但父親已經離世,母親也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走過半生,她覺得自己搞砸裡一切,不配擁有幸福。
當洛莉問她:“在你快七十歲時,回頭看看你二三十歲時犯的錯,你會如何給自己量刑呢?”
她想了一下,說:“終身監禁。”
人生最深的孤獨,是自我囚禁。
其實瑞塔的生活,並非沒有光亮,沒有人煙。
這個世界上,有人愛,有人被愛,有人不敢愛甚至不敢被愛。
瑞塔是最後的一類。
住在同一棟樓的麥倫與她無話不談,兩人互有好感,但自從麥倫吻了她之後,她就再沒和他說過話了。
她不敢讓這段曖昧不明更進一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麥倫結交別的異性朋友。
隔壁鄰居的小孩很喜歡她畫的作品,叫她藝術家奶奶,一家人經常邀請她共進家庭晚餐。
可不論再親近,她始終覺得他們畢竟不是家人,自己最後還是會孤獨地面對死亡。
因為無法接納自己,害怕遭受遺棄,她一直在以回避的姿態,把幸福從自己身邊推開。
直到在洛莉的引導下,瑞塔才開始正視自己的過往,意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詛咒”,開始學著接納自己。
她梳理過往的缺憾和過失,寫了一封自白信,寄給麥倫和自己的三個兒女。
最終重新收獲了愛情,和麥倫成了生活中的伴侶,也與子女重新建立了聯系。
也開始嘗試走出去,擁抱周圍人釋放的善意。
70歲的生日到了。
一年前她沒有一個朋友,准備在這一天結束生命。
但一年後,當她走進餐廳,那裡站著二十多個為祝壽的親友。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所以陪伴才顯得尤為珍貴。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只要你願意改變,總會剝離錯誤的生活方式,在人來人往的裡尋到幸福。
你有沒有經常聽到類似的話:
男人要有男人的樣子,女人要有女人的樣子,長輩要有長輩的樣子……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會被各種身份標簽所定義。
第三個來訪者,好萊塢制片人約翰,四十多歲,事業成功。
每次踏入洛莉的診室,他都帶著一堆抱怨,覺得周圍的人都是蠢貨,話裡話外,充滿了自以為是。
但在一次長談中,洛莉發現,在傲慢自大外殼下,他其實是一個悄悄崩潰的中年。
他的內心深處藏著不敢觸碰的傷痛:
多年前,他七歲的兒子蓋比,在一場車禍中喪生。而車禍發生的原因,約翰始終覺得與他有關。
那時他正處於事業上升期,每天都忙著應付解不完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短信。
妻子對此頗有怨言,覺得他疏忽了對家庭的照顧。
那一天,他好不容易騰出時間,帶著全家出游。
還和妻子保證說,這次旅游,自己已經交代好了一切工作,絕不會再接工作電話。
然而開車途中,手機鈴聲又響了。
約翰想讓妻子幫他看看是誰打來的,然而妻子不理他。
於是就在他伸手去拿手機的時候,出車禍了,兒子蓋比當場死亡。
雖然事後判定,車禍是對面來車酒駕導致的,但是約翰一直很自責,如果那時他沒分心,兒子蓋比或許還活著。
更令人唏噓的是,那通他沒接到的電話,是個不相識的人錯撥了號碼。
兒子蓋比永遠離去後,約翰將失去兒子的巨痛塵封在心底。
他警告自己,不能像妻子一樣哭哭啼啼,要堅強起來做女兒和妻子的後盾。
這麼多年,他一直和妻子心照不宣地營造著歲月靜好的假象。
連來洛莉這裡做心理咨詢,也不肯讓妻子發現。
但午夜夢回,蓋比叫他爸爸的聲音,依舊會縈繞在他耳旁,看到鄰居小孩長大,他也會想到,若蓋比還活著,現在是什麼樣。
約翰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脆弱,堅持以硬漢、精英的形象示人。
卻沒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壓抑和偽裝,已經變形成傲慢和憤懣。
無處安放的負面情緒,也讓他的睡眠質量越來越差,焦慮症也越來越嚴重。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曾說過:
你所壓抑的一切,最終都將以更丑陋的姿態表現出來。
在診療室裡,洛莉對約翰說:也許做一個好爸爸,也包括允許自己擁有所有正常的情緒。
三毛說:“能哭,對活著的人,總是好事。”
成年人的世界,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
別忍,別恨,別省,別等,放過自己。
活得的越久,身份越多,只有不給自己立“人設”,才能擁有“繃不住”的自由。
尼采曾言:懂得為何而活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承受。
可是,我們為何而活呢?
書中洛莉不斷地提到,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
弗蘭克爾是猶太人,二戰時期,他和家人被關進了集中營,至親們在納粹的迫害下一個個死去,只剩他憑著強大的意志力活了下來。
從苦難中幸存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幫助那些同樣遭遇不幸的人,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回到正常的人生軌道,便是他人生的使命。
他寫出了《活出生命的意義》,創建了“意義療法”。
弗蘭克爾認為,人活著最主要的驅動力,就是尋找生命的意義。
但生命的意義,本就沒有什麼唯一確定的答案。
因此與其追問,不如去活出生命的意義。
每個人只有通過承擔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自己回答。
意義療法,提供了三種途徑來發現生命的意義:
1.創造或從事某件事,在工作和事業中,承擔責任,實現價值。
2.找到一個可以表達愛的對象,通過追尋真善美或愛上某個人或物,收獲成熟的心智。
3.擁有克服困境的勇氣,跨過苦難會到達意義。
當一個人實現過價值,體驗過愛,勇敢的承受過痛苦,便能感受活著的意義。
正所謂,沒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開的人生。
人生多磨難,但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困境,而是思維。
印度哲人克裡希那穆提曾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裡說:
觀察自心,你會發現從早到晚心中如何充滿掙扎,你的能量都在這種掙扎中浪費了。
而一個喜悅的、真正快樂的人,是不費力生活的人。
活得通透,走出那個自己編織的“痛苦”牢籠。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