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了解別人的人很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的人很聰明。

有些人常常納悶,為什麼自己不作惡,也沒想過要去傷害別人,但總有人對自己很輕視,很無禮。

有人說,那是因為你沒錢沒勢沒價值,別人不會有求於你;

還有人說,那是因為你老實,愚善,所以逮到你欺負個夠;

其實,有些不容易被我們警惕的 “壞習慣”,正在慢慢損壞我們的人際關系,影響我們的人生幸福指數。

如果你也曾納悶別人對自己“莫名的瞧不起”,請認真改掉以下這4個壞習慣。

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經常開玩笑

讀過一個故事:

二戰期間,丘吉爾來到白宮找羅斯福,希望獲得美國的援助;

當他晚上正在洗澡時,羅斯福就著急地闖了進來;

一絲不掛的丘吉爾感到很尷尬,但很快他伸出雙臂,幽默地說:

“大不列顛的首相,是沒有什麼東西需要對美國總統隱瞞的。”

一句機智調侃的話,瞬間化解了尷尬;

但現實生活中,開玩笑並不總是帶來和諧和歡笑,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理解你的玩笑;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的智慧,懂得在開玩笑時,保留自己的顏面和他人的體面。

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每個人因為從小受到的教育、人生經歷、接觸環境的不同,對同一句話的理解千差萬別,在你眼中無足輕重的一句調侃,很可能成為別人的“情緒按鈕”,讓聽的人憤怒和受挫。

有人說,你開的玩笑,不能只有你覺得好笑,必須得讓聽的人覺得不受傷,又好笑才行。

深以為然。

其實,當你開別人玩笑的時候,你的處境就很被動,風險都是你擔著,因為你無法預知別人的反應,對方可能大笑,也可能暴躁發火。

如果你經常開別人的玩笑,本身就容易讓大家覺得,你是可以被隨意調侃的,對你自然會缺少尊重,

甚至也會拿一些容易傷人的玩笑借機戲弄你;

到了那個時候,即便你本性善良,沒有惡意,也會有口難辨;

所以,如果沒有和別人建立足夠的信任和喜愛,還是少開別人玩笑的好。

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經常隨意評論人和事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能約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喜歡隨意評價人和事,對自己說的話不假思索;

只要有新鮮事兒出現,總能第一時間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不管別人的感受,也不顧事實;

要麼就是別人說什麼,自己不會獨立思考,就跟著亂說;

有段話:知人不評人,是一種修養;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一個有修養的人懂得,在背後臧否別人,妄加評論,並不可取;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到過一個冰山理論,它指的是自我就像冰山一樣,我們只能看到人表面的行為,而看不到深藏在冰山下的動機、渴望、觀念。

別人的情況我們不能全部了解,評價自然有失偏頗;

你的評價被相關的人聽到,會讓人覺得你太不穩重,因為你沒有資格隨意評價,甚至覺得你不明就裡,在信口雌黃。

所以,不懂得約束自己,就別怪別人不尊重你;

你說得多了,也沒什麼高深嚴謹的言論,別人自然不會信服你,更別提瞧得起你了。

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常說自己的貧窮和不足

明代呂坤曾說: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有的人,習慣性地喜歡在人前說自己窮,卑微,渺小,以及諸多缺點不足。

偶爾聽一兩回,別人會覺得你謙謹隨和;

長期下來,如果你不做出任何努力和好的改變,只會讓人覺得你很“無能”,內心晦暗,過度悲觀,

對你敬而遠之,甚至有意無意揶揄你、奚落你。

《甄嬛傳》中,安陵容就是這樣的典型。

受限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安陵容生性自卑,在“臥虎藏龍”的後宮中,她總是“過分自謙”;

話裡話外離不開幾個字:無依無靠、沒用、卑微、沒見過什麼世面。

但其實她很優秀,能在自身條件並不優厚的情況下,屢次“脫穎而出”,非常不容易;

可惜的是,她固有的自卑害慘了自己。

請記得,“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很大的,它會成為你習以為常的“信念”;

有時,正是這些負面的提示,讓你自己都相信自己說的話,也就注定了一生貧窮,卑怯,懦弱,難以成器。

而有時,別人對你的態度,是你自己“允許”的;

試想,一個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又怎麼能讓別人來瞧得起你呢?

雖然一個人過分自謙,不是別人“欺凌”她的理由;

但人性如此,你越是看不上自己,總是自慚形穢,別人越是不願意親近你,越是能藐視你,怠慢你。

所以,不要逢人就說自己的不足和貧窮。

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乖僻又頑固

看過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一位死了母親的官吏,讓一位秀才,幫他為母親寫一篇祭文;

秀才認真抄寫了《祭文大全》中的一篇,交給了官吏。

誰知,官吏的父親認真看了一遍,發現這篇祭文是祭祀父親的,氣憤難當。

官吏責罵了秀才,秀才卻很不服氣地說:

“我那本《祭文大全》都是名家的作品,怎麼可能出錯呢,依我看,怕是你家死錯了人吧!”

故事讓人忍俊不禁,秀才明明做錯了事,卻依然不悔改,可見他的乖僻和頑固。

現實中一些人也是,總是僵硬地固守著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或是價值體系;

對別人的好言相勸,或是客觀建議,總是充耳不聞;

有人說:看不慣新事物,你老了;辱罵新事物,你完了。

新事物不一定“全對”,但如果總是對新事物全盤否定,一定錯。

我們要學會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冥頑不靈,明知錯了也不改變。

因為乖僻頑固而鬧出了笑話,或是做了錯事,就不能怪別人看不上自己了。

不改掉這4個「壞」習慣,就別怪別人「瞧不起」你

人生不易,如果我們本性善良,就不要讓這4個壞習慣“拖累”了自己,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