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个什么玩意?没有安全感的人,一生都在寻找
安全感是個什麼玩意?沒有安全感的人,一生都在尋找
安全感這個東西,像我們在人生戰壕裡的一件盔甲,沒有了它,赤膊上陣很容易亂了陣腳,沒輸人先輸了陣。
我想每個人都有過一段把安全感交給別人的經歷。
「ta 為什麼突然不回我了?」
「對方會不會是討厭我?」
「是不是我說錯話了?」
你有沒有發現
越是寄希望於一個人身上的時候
你的期待值就會越來越高,而且這種期待的過程,除了恐慌,沒有什麼滿足感。
安全感是什麼?
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安全感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感覺、一種持續性的心理狀態;
是來自於環境、他人的表現帶給當事人的感覺;
是由一種讓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談舉止等方面表現所帶來的。
不管你有沒有覺察到,在內心深處,我們一直生活在焦慮和恐懼中。
我們害怕死亡,害怕孤獨,害怕被親近的人背叛,害怕失去和周圍世界的聯系,害怕出現任何我們不想看到的場面。
然而安全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安全感是渴望穩定 安全的心理需求,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
沒有安全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心理學家馬斯洛從多個方面對具有安全感和具有不安全感的人進行對比發現,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絕,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視,感到孤獨、被遺忘、被遺棄,經常感到威脅、危險和焦慮。
“我很沒安全感”就是一句經常可見的會從一些人嘴裡冒出來的一句話。
強迫性重復——安全感匱乏的源頭
強迫性重復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就是它們都發生在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時期;
第二個特點就是這種強迫性重復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當你越想擺脫某種東西的時候,就越容易陷入其中。
如果你小時候被父母打了一頓,那麼長大後,只要有人罵你一句,或者做出一些傷害你的行為,你就會想起那些痛苦的回憶,然後變得非常憤怒和焦慮。
這個就是強迫性重復。
強迫性重復
不僅重復創傷
也重復幸福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的關系模式是充滿敵意,可能會不斷復制敵意,讓那些本來可以對他很好的人,也對他充滿敵意。
健康的強迫性重復,會讓一個人的生命之路處處開花。
比如一個人小時候的關系模式是信任,會不斷復制信任,最後不僅能贏得一般人的信任,還能贏得那些很難相處的人的信任。
比如一個人小時候就受到足夠的關愛,他就會不斷復制關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身邊的每一個人也會愛他。
一個心理健康活潑開朗的人,身邊都是積極正能量的人,因為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內在關系的對外投射結果。
關系要麼讓人沉淪,要麼讓人飛翔。
你身邊的重要關系,都是自己潛意識的選擇。
我們選擇了一個人,其實是在追求熟悉感,盡管熟悉感是一個牢籠,我們也會因為有熟悉感的存在而感到安全感。
很多人的決定都會在一時之間做出選擇,看似不經過慎重的考慮,其實是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潛意識做出的決定,人多數時候是由潛意識的決定來行事的。
安全感」這個東西,不能只是從別人身上索取。
很多人以為,安全感是外界帶來的,於是拼命外求。
比如,覺得擁有了金錢就會感覺到安全,於是追逐錢財;
覺得擁有了地位就會感覺到安全,於是追逐地位。
安全感,源自於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自己給自己創建安全的氛圍。
無需掩蓋,無需外界的肯定,無需外界的認同,無需刻意討好。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鳥兒的翅膀就是它的安全感,而樹枝不是。
它相信自己翅膀的力量時,它就可以不在意樹枝是否安全。
當它認為自己的翅膀沒有力量時,它就會覺得樹枝不結實。
世事變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唯一能確定的,只有我們自己。
作家劉同說:
“任何事情,不要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無論是情感還是工作,否則唯一的結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