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教學生們劍術反而被捉弄
383861
劍,是一種尖頂且雙邊開鋒的冷兵器,是種可以用來刺擊和砍殺的武器。用劍的方式稱為劍術。
定義
在中文語境中,劍與刀是兩種不同的兵器。劍是滿足「雙鋒」、「直型」、「尖頭」等特徵的刃具。刀則是「單鋒」、「直彎型態不拘」的刃具。在英文語境中則不區分劍與刀,「劍」(Sword)平時是指直型雙刃的劍,但包括了「單鋒的劍」(Single-edged sword)。日本也不區分劍與刀,皆通稱為「劍」,日本文化中的「劍客」、「劍道」、「名劍」、「鍛刀」,都是指「日本刀」。
歷史
人類自從銅器時代起開始使用帶刃的武器。早在公元前2世紀,人類就可以製造類似於匕首的武器。在銅器時代,由於無法突破銅的抗張強度,超過90公分的劍是幾乎無法見到的。人們需要找到一種比銅更硬的金屬才能造出更長的劍。劍柄最開始只是一個簡單的把手,防止使用者被劍刃割傷。世界上許多文明都早從青銅時代開始就使用劍這種武器了,是從匕首演變而來的。青銅時代的劍約在西元前1600年。鐵器時代的劍不長,而且沒有劍身與劍柄之間的劍格。
東亞
銅器時代
中國最早期的劍是用玉或石製造的,青銅劍出現於商代,商代也開始有製劍的史料記載。。西周時期中原地區以車戰為主,劍在當時是作為弓矢、長兵器之後的近戰短兵器,處於輔助的地位。在吳、越等地區則不同,水網縱橫,多山林,近身戰使用短兵器的機會較多,是以將劍作為主要武器,春秋時期的名劍也因此大多出於這些地區,例如越王勾踐劍。戰國時期車戰衰落,步戰興起,青銅劍成為步兵的標準裝備之一。隨著劍在戰爭中的地位上升,劍的長度也逐步加長,從春秋到戰國早期的約50公分到秦始皇時期的80至90公分。東周時期盛行佩劍之風,劍身上的裝飾也日益華美。
鐵器時代
中國的鐵劍自西周晚期就已經出現,戰國時期開始,隨著冶鐵技術的發達而大量應用,這時楚國與韓國名劍滿天下,長度從80公分至140公分的皆有。出土的鐵劍則以楚國與燕國地區較多。戰國時期還出土了少量的鋼劍。
西漢前期,鐵劍完全取代了青銅劍。冶煉技術也有很大的提高,出現了「卅煉」、「五十煉」、「百煉鋼」等冶煉工藝。西漢前期也出現了著名的環首刀,西漢晚期鐵劍仍有大量使用,與環首刀並存。至東漢晚期,環首刀完全取代了鐵劍,成為戰場上的主流武器。
日本古墳時代出土兵器有雙刃的鐵劍與單刃的直刀,約5世紀末鐵劍被淘汰,古墳後期之後的兵器以直刀為主,後逐步演化為刀身彎曲的日本刀。因劍在日本消失,現代日本劍術、劍道所稱的「劍」,實際上為單刃的刀。
西亞
銅器時代
鐵器時代
西臺人是最早使用鐵劍的文明之一。波斯的安息和薩珊王朝時期,鐵劍已經普及。
中世紀
中東和北非及南亞,實際上幾乎完全廢止了使用直型劍,完全地以刀作為軍人個人的武器。
歐洲
銅器時代
歐洲地區的地中海、黑海以及西亞地區的劍是典型的柳葉刃,北歐地區的劍則是螺旋型的。
鐵器時代
鐵劍在公元前13世紀的鐵器時代開始普及。希臘邁錫尼文明以及原始凱爾特語族的初鐵器時代文明(公元前8世紀)與西臺人同屬最早使用鐵劍的文明。鐵劍,由於對原料的充分利用而被進行大規模生產。早期的鐵劍要比後來的鋼刃劍差很多,由於很脆,鐵劍甚至還不如一些好的銅劍,不過鐵劍的優勢在於製作簡單,材料利用率高,這使得整隻軍隊都能用上這種金屬武器(不過埃及軍隊早在銅器時代就已全軍裝備銅劍)。
後來,鐵匠們發現只要在鐵熔煉時加一些木炭等碳素,就能製出一種更強的合金。全世界製劍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廣泛的便是鑄造法。
在希臘、羅馬的古典時代,鐵劍已經普及。希臘劍和羅馬短劍是這一時期典型的劍型,長度通常在60到70釐米。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出現了稱為Spatha的劍(這期間在君士坦丁堡出現了使用Spatha的貴族階層Spatharius)。至此,長劍時代來臨了。
中世紀
晚期羅馬軍隊用的Spatha劍是中古時期歐洲劍的前身,最早演變為大遷徙時代劍,在中世紀中期演變為有劍格的武裝劍。中世紀中期至晚期的劍型分類,在學術界較為通行的分類法為Oakeshott類型學。
Spatha劍在民族大遷徙時期甚至完全進入中世紀時都很普及。Vendel時期Spatha劍被用日耳曼式的花紋裝飾(並非日耳曼仿羅馬花紋)。維京時期產生了更多標準化生產的劍,但是劍型依然是以Spatha為模板的。
直到11世紀的諾曼劍才創造了鍔叉(Quillon)和十字型護手(Crossguard)。12到13世紀的十字軍使用的武器就是這種形如十字架的劍,改動主要是使劍柄圓頭更尖。這些劍的攻擊方式被設定為砍殺,不過裝甲上的被砍殺點也同時進行了加固。
歐洲僅用於受封儀式的慈悲劍或用於斬首的斬首劍(沒有戳刺的需要)是無劍尖的劍,而單鋒劍則是只有單面開鋒的劍。
中世紀晚期至文藝復興時期
14到16世紀,隨著裝甲的改變,新式劍的出現越來越頻繁。最主要的改變是劍柄和劍刃的加長導致雙手劍的出現。在15世紀,這種雙手劍被稱為langes Schwert(德語)或是spadone(義大利語),意為長劍。長劍由於其攻擊範圍以及刺和砍的能力增強,越來越受歡迎。15到16世紀,有大量的戰鬥手冊介紹如何使用雙手劍。另一種改變是出現了專門對付盔甲的刺甲劍(estoc)。刺甲劍為一種特化型的雙手劍,鎧甲的薄弱處是連接金屬板的地方,這些地方使用繩或皮革連接,底下有時覆有鎖甲,刺甲劍可輕易刺穿而不被彈飛。因此刺甲劍也是風靡一時。長劍的旺盛生命力來源於它有極強的攻擊範圍、刺與砍兼有的多用性。
16世紀,日耳曼長劍Doppelhänder (現改稱Zweihänder,意為使用雙手)終止了劍的增長化傾向(主要是由於鎧甲的衰退以及輕火器的興起),中世紀早期盛行的單手劍再度流行。
從16世紀開始,歐洲地區逐漸發展出包括隨身劍、護手刺劍、籠手劍等多種劍型。
由於市民武裝權的普及,以及兵器製造成本降低,使得平民在日常生活中配戴劍的比例持續提升。而在日耳曼地區,由於武力為自由市唯一的自保力量,自中世紀晚期開始,為了確保自由市的武裝力量充足,攜帶武裝為自由市公民的義務。不願攜帶武器的市民不僅將失去投票權,更可能導致罰款、監禁或驅逐等處罰。在一些自由市中,未備有武器的市民將無法結婚。由於日常生活中無法輕鬆攜帶長柄武器或弓弩火槍,一般市民只能攜帶刀劍出門。
由於一般平民使用劍,主要是在無裝甲的防身與決鬥場合,加上一般平民不會隨身攜帶盾牌,使得握劍手被攻擊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導致了單手劍的護手出現了大幅度的演進。
許多劍的護手開始在原有的十字型護手增加額外的金屬支撐來保護使用者的手,一些長劍也開始出現這些特徵。並且一些較為偏向平民攜帶的劍開始出現例如像西班牙偏向刺擊為主的"Espada Roper",並且由中世紀單手劍演化而來較為偏向軍事用途的籠手劍也開始出現。
隨身劍(side sword)為現代研究者提出的分類概念,用以描述介於中世紀武裝劍與護手刺劍的兵器,擁有較長的劍身與複雜式護手,仍然保持斬刺並用的特性。16世紀初誕生的護手刺劍的重量與單手劍差不多,但將劍身拉成細長狀,護手刺劍以刺擊為主,但多數仍保留足夠的斬擊與割擊能力,在許多流派的護手刺劍技法中也保有斬擊與割擊的技術。隨身劍與護手刺劍間沒有嚴格二分的界線,而是一種相對性的描述概念。
另外此時期也有一種稱為戰爭刺劍(War Rapier),具有較強斬割能力的亞類型,廣泛的被運用在騎兵團或各種軍隊中使用。
使用隨身劍、護手刺劍以及籠手劍這類有著先進護手保護的劍,讓用劍者不需要一直留意保護握劍的手,同時期記錄的用劍方法也利用了這個改變,改用了更加侵略式,將手伸到身前的準備姿勢。
該時期是劍最普及,地位最高,近戰格鬥中效果最好的時期,同時,劍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也隨著科技進步而衰退。不過,劍依然是普通人防身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