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宅終於打造出了可自由伸縮的《星際大戰》光劍

再這麼下去,人類很快就能用原力了?

如果有人問《星際大戰》這個IP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什麼?相信大部分粉絲的首個答案肯定是:光劍。

雖然在普通觀眾眼裡,這些五顏六色的高科技冷兵器算不上複雜,而且武器的實用性也存疑,但擋不住它本身最大的一個優點,那就是「帥」。

可以想像,過去那個觀眾習慣了普通刀槍等冷兵器「叮叮鏘鏘」的時代,如果突然掏出一把發出耀眼藍光、能格擋子彈、揮舞起來附帶“嗡嗡”聲的奇怪裝置,會帶給人們怎樣的視覺衝擊力?

所以自從這種武器在銀幕上第一次亮相後,「人類能否製造出光劍?」就成了影迷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之一。

距離第一把光劍在銀幕上亮相已經過去了近40年,同樣,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一直在隨時間而改變。

最初,光劍的複製品通常由一段塑膠或者金屬製成的劍柄,和一截可拆卸的劍刃組成。

當它接上電源,這些「燈管」便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一些更高級的產品甚至會附帶發聲裝置,同步模擬揮劍時的「嗡嗡聲」,算是滿足了部分中二粉絲的願望。

但真正意義上的光劍——無堅不摧、收放自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一直是手工達人和工程師們難以攻克的對象。

之前,曾有一位製作出3000℉「光劍」的YouTuber James Hobson:

他的這把光劍雖然威力巨大,表面3000℉的高溫確實能斬斷金屬,但實際上它並不算是「光」劍,因為這段發紅光的劍身實際上是由導熱性極佳的鈦鎢合金製成

雖然看上去和電影中差不多,但最多只能算一把「金屬劍」。

而且最關鍵的是:電影中的光劍就像手電筒一樣,能隨時點亮並熄滅,劍身並非是固體狀態,這也是多年來光劍難以製出的主要原因。

不過時隔一年,James 再次上傳了他「新發明」的影片,同樣是光劍,但這一次他終於取得了革命性突破。

沒錯,這次的武器除了保持「超高溫」、「威力巨大」等特點外,還加入了「收放自如」的特性。

James新光劍的劍身不再是固體狀態的金屬,而變成了一段以丙烷為燃料的高溫等離子束——這正好符合官方的描述:「光劍是一團被磁場束縛的等離子體。」

James使用了液體燃料與氧氣混合,並通過層流形成超高溫的等離子束,以此實現了電影中的光劍效果。

這把新光劍繼承了舊版本的威力,不僅能輕易切斷金屬:

而且劍身還能根據加入的化學物質轉換不同的顏色,比如在劍柄的噴口處加入一點氯化鍶,就能將原本青色的光劍變成耀眼的「西斯紅」:

技術宅終於做出了真正能自由伸縮的《星球大戰》光劍

實驗至此,James的這把「光劍2.0」基本已經還原了電影中的多數特徵,除了兩個地方:

一是兩把光劍間的互斥效果——在電影中,光劍雖然是等離子體,但卻反常識地能被另一把光劍格擋;

二是它的便攜性,James的光劍其實還需要額外連接一個提供能源的背包。

當然我個人絲毫不會懷疑James本人的創造力,或許再過一年,我們就能見到一把沒有額外電池包,能夠做出真正格擋動作的「光劍」出現。

那麼它有什麼意義呢?正是因為有這些「閒到發慌」的發明家存在,人類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能真正變為現實。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