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汗疱疹又犯了,又痛又癢怎麼辦

每到夏季皮膚問題總是挺多的,我們在前幾天跟大家分享了對於痱子的一個預防與處理的方法,今天咱們再來說一說另外一種,就是「汗疱疹」。


到夏季的時候,不少大人或者孩子的手指頭上會出現一些「水泡」,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大多都很癢,一碰又有些痛,經常感覺有燒灼感,弄得人很難受,一些大人都會去一個個擠破,覺得會舒服一點,可想孩子也是非常不好受的。

大家都很疑惑這是什麼引起的,有些說是毛孔排汗不良導致的,有些覺得是傳染的。其實這只是濕疹的一種,也叫作出汗不良性濕疹,不會傳染。以前認為是因為手足多汗、汗液瀦留於皮內所導致的,現在多是認為是一種非特異性皮膚濕疹樣反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好發季節

一般在春末夏初開始出現,夏天的時候最嚴重的,入冬可自愈。


好發部位

在手掌、指端、手指側面,多見,有時在手背和足底也會出現,常對稱發生。


形態

位於表皮深處的「小水泡」,略高出皮面,分散或群集分佈,呈米粒大小,半球形,內含澄清漿液,一般不自行破裂。很多人因為不舒服會擠破,破損乾涸了以後會脫皮,然後會露出紅色新生的上皮,這個時候會常感疼痛。


病因與治療

借鑑古人的話總結髮病原因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以及「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大家覺得很難懂,其實我們在面對不同的癥狀的時候都應該認清疾病的本質,然後去防治。就拿現在所說的汗疱疹來說,在西醫皮膚科裡面會直接用哈西奈德溶液塗抹來緩解,這樣是有用的,但是會複發,所以我們要找到根本病因去防治。

                                                   


那麼話不多說,我們剛剛所說的兩句話跟汗疱疹有什麼關係呢。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脾是主運化的,所以當身體出現水濕停滯、浮腫脹滿等濕邪的表現的時候,都是與脾臟有關,脾虛則生濕,濕盛則傷脾。就比如說,有的人愛吃油膩的食物,或者喜歡吃肉,長久的這些肥甘厚膩就會在體內生產濕邪,阻礙脾的運化,久而久之便生成痰液,形成痰濕。而濕疹就是脾出了問題,然後體內的津液出現異常,就產生了濕疹。


所以治好汗疱疹的一個思路,就是去健脾除濕。這時候大家可以用除濕丸,可以除濕利水、祛風止癢、清熱涼血,對於急性濕疹、嬰兒濕疹、皮癬等都有作用。組成是白術15克、茯苓15克、枳實15克、紅花4.5克、神曲15克、萊子7.5克。


第二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地方「諸痛癢瘡」指的是同時有「痛、癢、瘡」三種情況.就拿汗疱疹來說,奇癢無比,抓破又特別痛,就符合這三點。


出現疼痛和瘙癢是和心血是有關係的,因為我們的心主血脈,心氣會推動血液運行,流注全身,發揮營養和滋潤的作用。當心氣不足,就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另外如果因為一些原因導致脈絡不通、血脈不通的時候,氣血運行會不暢,就無法滋養全身,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疼痛和瘙癢就是一種。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就要去心火,給孩子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夏天還可以煮一些綠豆湯、蓮子湯等,還可以吃荸薺等一些食物。


所以綜上來說,大部分的汗疱疹都跟心脾有關,也就是跟濕熱有關,濕熱兩種邪氣可能會同時出現,也可能單獨出現。


除此之外一些情緒壓力、天氣悶熱、特定食物等因素都可能誘發汗疱疹。我們可以選擇藥物來治療汗疱疹,但是同時也需要患者生活規律、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高熱量的油炸食物或甜品、少喝冰冷的飲料、避免情緒過度波動、盡量保持手部的乾燥,這樣治療效果更好。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藥膳,可以幫助緩解汗疱疹癥狀。


自製飲料:三苓止癢茶

作用:有助於祛濕利水、安定心神、清熱止癢。

材料:豬苓5克,白茯苓5克,土茯苓5克。

製作方法:將材料洗凈之後放入開水中,蓋上蓋燜20分鐘即可,一天當茶飲用。

豬苓

白茯苓

土茯苓

四神排骨湯

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改善胃腸功能、提升免疫力。

材料:排骨600克、蓮子75克、芡實75克、薏苡仁75克、茯苓3片、山藥10片、精鹽一小匙、米酒一大匙。

製作方法:

1、將薏苡仁提前洗凈泡水三小時,之後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2、排骨洗凈焯水,去除血沫和腥味,撈出後瀝干水分備用;

3、蓮子、芡實、茯苓及山藥洗凈後瀝干水分;

4、把所有的材料放入鍋裡面,加1500毫升左右的清水;

5、先大火煮開,後小火慢燉直到食材熟爛;

6、出鍋前加入精鹽、米酒,再煮差不多3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以上就是關於一些汗疱疹的認知與處理方法,我們一定要找到原因去調理,其實就很好的可以解決問題了。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