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公務員存股7年自白:玉山金、第一金...他這樣存「金融股」賺到一間透天厝

36歲公務員存股7年自白:玉山金、第一金...他這樣存「金融股」賺到一間透天厝

你知道,有人只買2萬元以下的股票,不懈怠、不氣餒,一張一張慢慢累積,7年存到100萬,而且靠自己付清一間700萬透天厝的頭期款?這是一個36歲小資男,理財17年,存股7年,累積財富的自白。這是他的故事,且讓我一句不漏,說給你聽......

11歲存頭期款

我姓余,台東人,爺爺是鐵路局的公務員。

爺爺有7個孩子,家裡沒有田地、沒有祖產。爸爸從小吃苦,很想致富,但踏錯時機,讓全家飽受煎熬。

民國84年,正是台灣房地產泡沫高點。爸爸在台東市區,買進一套公寓、一間透天厝、一個店面,本來要逢高出脫,卻突然景氣下滑,爛放在手。

那幾年,家裡背房貸1200萬,銀行利率8%,每月要還10萬,左支右絀,撐了10年,最後認賠殺出,倒賠500萬,顆粒無收。

這個事件,讓我對買房子這件事,異常堅決。從那之後,所有的壓歲錢、零用錢,都被我存起來。我11歲那年,就立志為自己存「頭期款」;我發誓要未雨綢繆,預作準備。 

20歲開始買股票

20歲考上成大那年,我的戶頭裡,已經存了20萬。

入學那天,我躺在宿舍的水泥床上,面朝著天花板,聽小風扇嗡嗡作響,突然靈光一閃 。

「該買股票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想到這句話。但是,這句話好幾天頻繁地浮現在腦海,於是我跑去開戶。

我買的第一張股票,是華邦電,一張1萬5千元,買進之後就一路下跌。

接著買進華邦電、華通、正隆,通通「認賠殺出」、「平盤賣出」,運氣很背。

那些年,我每個月存5000塊到股票帳戶裡,但根本沒賺錢。大一到大四,我不打工、不交女朋友、不聯誼、不旅遊,腦袋就像手電筒,每個念頭都捏成窄窄的一束,直直地照在股市裡,卻什麼也照不清楚。我存了40萬,卻增值0元,直到碩一那年,一切才徹底改變。

23歲身價100萬

2007年1月,哥哥的朋友歐先生提醒我留意群創(3481)。歐先生說,群創2007年1Q的EPS,同比去年暴增了6倍。

那是我第一次,憑著「預估營收」下單,下得又狠又快:我在72元買進,一個月內,一路加碼,把40萬本金壓滿。隨後迎來暴漲,讓我的股票帳戶從40萬漲到60萬,然後到100萬,只花了8個月。

那8個月,我志得意滿。畢業前,正準備買台車給自己,金融海嘯來了。

2008那年,我24歲,一路沒有停損,沒有出場,傻傻看著帳面從100萬,跌到50萬,再到30萬,讓一切努力歸零。

這個挫折,深深把我敲醒。

我突然意識到,我的投資必須要「進可攻,退可守」,贏了不全拿,輸了不全輸,我要穩健。

於是我先去當兵,服志願役,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公務員考試,並且賣出群創,換到第一金(2892)、台新金(2887)、華南金(2880),用股價低、波動小、分紅高的金融股,支應我的生活費、補習費,同時繼續每個月,往股市帳戶裡存錢。

2年後,我邊花邊賺邊存錢,股票帳戶裡的資產,慢慢回升到70萬元。 

29歲那年,考上公務員,開始存2萬元的股票

3年後,我考上了公務員,月薪 37375元。為了穩定下來,我在在台南永康,買了一套262萬的公寓,付現53萬,股票戶頭剩下 20萬,我感到沮喪,但並不氣餒。

開始工作之後,扣除生活費12000元、房貸 8700元,我每月能存15000元,我通通放進股市。

在考公務員的過程裡,我已經發現,買進低價、高分紅、波動小的金融股,能幫我存住錢,把錢養胖,還很安全。

我還發現,第一金(2892)只要14塊,一張14000元;玉山金(2884)只要16塊,一張16000元,正好是我每月能存下來的金額,不用存好幾個月,才買得起,比較有成就感。

於是我決定持續買。每個月一張一張的買、一張一張的存,領6%的股息,再把股息滾回再買股票,到今年為止存了7年。

7年後,我的「第一金」股息6%,平均成本14元,現在21元;「玉山金」股息6%,平均成本16元,現在27元;「台新金」股息6%,平均成本14元,現在13元,股市資金,暴漲到350萬元(每月儲蓄+股息+漲幅)。

今年我37歲,剛把小公寓賣掉拿回100萬;接著賣掉10張「玉山金」(2884)、10張「第一金」(2892),付出145萬頭期款,買進一套700萬的透天厝,我實現了11歲的夢想,買上自己的房子,即使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我也不感到後悔。

我覺得,即使每個月只能存5000塊、3000塊,只要累積1~2個月,也能買一張「台中銀」,領股息,等增值。持續做7~8年一定能資產翻倍。這是我理財17年、存股7年最終的領會。

十方點評

在「存股」這件事情上,人人都「精神分裂」。我們容易放棄,容易妥協,所以需要激勵,讓自己不再脫軌掉隊。

小余的做法,是「短節奏激勵法」—沒有花20個月存30萬,才買一張台積電;而是花1個月存1.5萬,買一張 「第一金」; 在很短的「間隔」內,買一張「看得見」的股票,激勵自己前進。這種存股法,是軟意志的強心針,確實能提高成功率。

作者簡介_李雅雯(十方)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成功大學文學碩士。曾經擔任國文老師,後隨先生工作移居上海多年。意外踏上理財之路,並成功致富的故事,不但獲《今周刊》封面人物報導,也在網路瘋傳,吸引廣大網友關注,並獲三立新聞台、東森新聞台等多家媒體專訪。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