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范圍外的錢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范圍外的錢
No.1
別不信
你永遠賺不到,
超出你認知范圍外的錢。
除非你靠運氣。
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
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
這是一種必然。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
都是你對事物認知的變現。
你所虧的每一分錢,
都是因為對事物認知有缺陷。
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於:
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
這個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你,
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匹配為止。
我記得剛剛畢業那年,主動或被動地換了三個地方,經歷過失業,經歷過貧窮,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卻發現整個人突然變得急躁起來。
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因為我在當時那個階段做的很多事情,跟我說的話是恰恰相反的。關鍵,我自己也一直處於一種莫名的浮躁和焦慮之中,不得其解。
當時有朋友跟我說股票賺錢,於是我開始跟著折騰起來。搞這些東西其實不僅沒賺什麼錢,反倒浪費了我不少干正事的時間跟精力。事實上,我一直有強烈的預感我會虧,畢竟炒股這事完全在我的能力圈之外,認知為零。
後來幾年後我才意識到,不論是創投還是股票,所有的投資行為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賺認知的錢。嚴格來講,是賺“認知+行動力”的錢,認知是指你對經濟的理解,對行業趨勢的理解,對公司的理解,而行動力在這裡則是你有沒有一點資本。
一個經濟學小白,單純因為聽到了幾個消息,看到了這麼多人追風口就如此“勇敢”,這不就是大家經常所說的“韭菜”麼?!
是的,我想告訴你,“我們賺的是自己認知的錢”,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人任何行業。任何人最終,都只能賺到自己認知范圍內的錢。
No.2
你看到的賺錢的行業很多
對於身邊很多的事物,我們第一反應,哇,這個行業這麼賺錢。但是我們還只限於自己所在的舒適圈,不想著去學習,去改變。
舉個例子。
抖音快手賺錢嗎?我們每個人好像都知道賺錢,而且是很賺錢。但這個賺錢的行業跟我有關系嗎?如果我們不去研究,不去學習,就沒有關系。
或者我們偶爾發的視頻火了,爆了,那真是憑運氣。我們沒有詳細的計劃,詳細的思路,沒有專業的鑽研。我們很快就失去了信心,還沒賺到錢,就消失了。算了,還是看看人家的吧。人家拍的好搞笑啊,我看了哈哈大笑就行。
或者我們不知道去哪裡學,或者我們開始學了,身邊的人開始給你潑冷水,研究這個干嘛?根本賺不到錢!
想想也是。所以我們很難賺到我們認知之外的錢。
改變一個人是很難的,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是最難的。應該從現在就改變,不要想著明天。業余時間就開始改變,每天改變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比如,信用卡。
信用卡好嗎?挺好的。但是有人就認為它不好,就不辦理。即使辦理了,沒有用好它,對它也有錯誤的理解。
第一錯誤的把信用卡裡的錢當成自己的財富,第二沒有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憑自己的實力虧掉了。
信用卡的市場大嗎?非常大。賺錢嗎?挺賺錢的。似乎每個人也都看到了這個市場。同樣的道理,怎麼賺錢?
有的人只做信用卡積分,就賺的盆滿缽滿了,你研究了嗎?積分可以兌換很多東西,也有很多的玩法。你認識到這個市場了嗎?沒有認識到的話,一萬的積分價值20元,你把它5元錢賣了,你還高興的數錢呢。
不會用信用卡的人多嗎?很多。不知道信用卡的作用,不會正確刷卡,不會正確還卡。那這個市場大嗎?你會用嗎?你研究了嗎?那你可以把你的方法教給他們嗎?你可以搞直播講這個嗎?你可以搞培訓嗎?你可以搞收費模式嗎?
你不改變你的認知,可以繼續搬磚。搬磚挺好的,總比游手好閒強,沒有人搬磚怎麼建樓?但是你還讓你的孩子繼續搬磚嗎?很多人想的是,我現在好好賺錢,讓我孩子好好學習,為了將來不干我這份工作。殊不知,你現在的想法正是你父輩的想法呢。
記住:只有認知提高了,我們才可以賺到我們搬磚之外的收入。慢慢的這個收入就會由副業成為主業。
No.3
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拼認知
話說回來,我們工作也是在賺認知的錢。
你理解公司讓你做某件事情的目的,你知道該怎麼去達成這個目標,這是你的認知。然後你通過你相應的技能和執行力達成這個目標,從而公司為你的認知和行動力付費(付薪水),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工作。
很明顯,認知是第一位的,沒有認知根本就不可能去談執行。創業也是一樣的,每個創業者都只會去做自己認知范圍內的事情,成與不成或者你成還是我成,歸根結底拼的還是認知。
分享創投圈肖冰的兩句話:
1、“我們復盤了10個最賺錢的項目,發現都是我們投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投的項目,當時投的都非常孤獨。”
2、“我們從不去追風口,我們提倡深耕重度垂直領域,每個團隊只能聚焦一個細分領域,所以很多公司我們都進去的非常早(往往A輪就進去了),佔得比例也就高,等它變成風口的時候,我們基本上也不用去跟同行搶了。”
No.4
如何擁有超越大多數人的認知?
怎麼才能擁有超越大多數人的認知呢?
就像肖冰說的,達晨創投高於同行的認知來源於重度垂直領域的精耕,一個團隊只能聚焦這一個,不能去看其他行業。所以他們可以做到在這一領域足夠專業,足夠敏感,可以做到快人一步去捕捉機會。而這個時候,往往沒有競爭對手。
公司如此,個人發展亦如此。劃定一個領域,構建自己的能力圈,當你的認知超越領域內絕大多數人的時候,也就是換你來收割別人的時候了。
你真正需要解決的是,你想要深耕的能力圈應該建在哪裡?
如果你對努力要有收獲的定義是要超過別人,那可能你會失望。因為在超過別人這件事上,有太多事是努力也很難改變的。但如果你的期待是要超越自己,那麼你做的每一分努力,走的每一條路,讀的每一本書,都不會白費,都會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要努力,但我們要恆久努力,而不是一時爆發再無下文;我們要努力,但我們更要選對方向,否則一切都是盲從。比起收效甚微的零散學習,我建議你進行系統化的技能提升,全面提高自己的認知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