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己的執著心,別讓人生輸給「等待」

放下自己的執著心,別讓人生輸給“等待”

道德經:放下自己的執著心,才能准備好自己的人生。

01:

許多人的人生都輸在了一個“等”字上,他們在等自認為合適的時機,自認為准備充分的時刻,但是卻因為“等”而荒廢了一生。

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全准備充分的時候,你想攜手同行的人,只有走在路上才能夠慢慢遇見;你期望的條件充分,只有做到一定程度才能顯現,但是前提是從現在開始出發,如果你想等到完全准備充分的時候再去做,那麼你永遠等不到這一天。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肯當下休,便當下了。若要尋個歇處,則婚嫁雖完,事亦不少,僧道雖好,心亦不了。

人在可以停歇下來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停歇,不必等到萬事俱備,如果一定要尋找好的時機,那就好像人的婚禮雖然完成了,結婚時之後又會生出很多事情;出家的和尚和道士雖然暫時獲得清靜,但是他們的心卻未必了解了一切欲望。

所以,沒有完全准備充分的那一刻,就好像結婚一樣,人總以為結婚是一段感情的結束,但是卻不知結婚是另一段感情的開始。

所以該停的時候沒必要等到萬事俱備,當你的心放下的時候,一切也都准備好了。

從前有這樣一個人,他打算在家裡接待親朋好友,他家有一頭奶牛,可以收集牛奶招待客人。

這個時候他就想,如果每天都去擠牛奶儲存起來,牛奶越來越多,沒有地方存放或許會變質腐壞,不如讓牛奶在牛的肚子裡存著,等到親朋好友來的時候,把牛奶一次性擠出來。

當他有了這個念頭之後,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開喂養了,過了一段時間,他的親人朋友過來聚會,他准備款待賓客,就把那一頭奶牛牽出來,誰知道這個時候奶牛的奶已經干癟的擠不出來了。

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主人太過於愚蠢,因為只有在哺育期的時候才能擠出來牛奶,過了哺育期怎麼擠牛奶呢?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犯這種愚蠢的錯誤,我們總想等某一個時間,做出來自認為完美的事情,結果卻從來沒有等到這一刻的出現。

就好像一個人總在想,等我擁有大筆財富的時候,我就去行善布施,但是他永遠等不到財富聚集的時候,或者因為自己沒有能力,又或者即便擁有了一些財富,也會因為一些問題而消失。

有的人想去遠行,想要等到機會成熟賺了一筆錢,有的人想陪家人,又想等到自己工作穩定,能抽出時間,但是,所有的人都等不到這一天。

因為機會不是在准備充分之後才能出現的,而是在你的心放下之後,放下的是你現在多余的思慮,放下的是與那件事情無關的擔憂。

02:

在等待的思維背後,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慵懶和難以掌控時機,而是一個人內心的“執著”,他執著的不是自己的夢想,不是自己內心的人格信念,而是自己企圖掌控人生的欲望。

當一個人期待所有的條件都充分時,其實藏著的就是自己企圖掌控人生的欲望,他期望未來的事情能夠按照自己所期望的去發展,但是卻不知,生命中總有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是我們計劃之外。

所以我們期望的那一件事情,不會按照自己所期望的狀態出現或存在,所以最合適的行為是順應自然規律,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有一些事情太過於急切,也會因為准備的不夠充分,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有一些事情則會因為等得太久,而荒廢了最佳的時機。

造成兩種悲劇的原因不同,但是造成悲劇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因為沒有順應規律,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執著心。

很多人都在疑惑,什麼事情是當時就應該去做的,什麼樣的事情又是不能過於急切,需要准備充分才可以去做的呢,兩者之間的區別取決於自己的“能力范圍”。

對於自己能力之內的事情想做就去做,不要留下遺憾,因為錯失了當下可以去做的事情,以後也沒有了機會;而對於能力之外的事情,即便想做,也要學會等待和准備,否則會因為過於急躁而不會有好的結果。

《道德經》中說: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上善之人能夠把個人處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像天一樣,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人的智慧就是善於發現自己應該做的,而不是總執念自己臆想之內應該去做的。

這就是順應規律的智慧,用這樣的方式去區分應該做的和應該等待的兩者之間的區別,才能塑造一個更合理的人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