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順、狂吃暴肥,中醫:「這兩經絡」出事了
五臟之中,心與脾是最為勤勉的兩臟。
心臟五行屬火,宛如太陽,時時刻刻跳動不能暫歇,一生總跳動次數約為25億次至30億次,符合《易經》「天行健自強不息」。心臟個性外顯,照耀四方,擅長交際應酬。其剛烈的特質宛如父親角色,總理身體內外的重要事務。
《卷三》脾經篇章介紹過,脾臟五行屬土,宛如月亮,時時刻刻默默承擔也升提脾氣,讓組織器官不向下墜落,兼具《易經》「天行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載物」的美德。其婉約的特質宛如母親角色,維持身體內部的氣機與水液代謝正常。
心與脾分工合作,互補相輔,一起守護生命,所以稱為「日月勤奮組」。
勤奮的心脾還與婦科有關。《內經》說「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心主神志與血脈,脾主思與統血,還提供心臟愛的能量。當心脾兩臟功能失調時,不僅影響氣血運行,還會產生負面情緒,如低落、憂鬱或鑽牛角尖等,茶不思飯不想,徹夜輾轉難眠⋯⋯,身心之間互相影響,導致女性月經失調甚或月經不來。《卷三》脾經介紹的「歸脾湯」,就適用於這類情況。
脾主進食食慾,心主美食味覺
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唇,《內經》說「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兩者都與飲食滋味有關,但脾的媽媽特質,注重有沒有食慾,食物有沒有吃進去,所以「口知五穀」代表食慾與進食的概念。心主神志,注重各個官竅傳來的感受,所以「舌知五味」代表品嚐食物的各種滋味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受。
舉例來說,當肚子很餓,面對一塊蛋糕時,脾會努力展開脾土,提高食慾,產生想吃的衝動,然後拿起來吃下去;心會用眼睛、鼻子等五官收集這塊蛋糕的色澤滋味,如果喜歡它的特質,就會拿起來吃,並且細細品嚐味道,然後產生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所以,脾會鼓勵進食,心會享受美食,這是兩者間的差異。
臨床時常遇到病人詢問某某食物好不好,我都如此解釋:「萬物都有它自己存在的價值,無關好與壞,只能說『某某食物適不適合我現在的身體狀況而已』。」西諺也說:「一些人的美食,卻是其他人的毒藥。」加上每個人對於食物的喜好不同,就像前面提過的臭豆腐,同樣的味道,卻有著兩極的反應,其實都來自於個人心裡主觀的感受和記憶。
心與脾都與口舌有關,因此還可以細分為:
● 心主「禍從口出」,因為心主舌及語言,言多必失,容易造成人際關係的潛在禍害。
● 脾主「病從口入」,因為脾主運化,飲食不節制容易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而百病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