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產「7奈米」近了? 台積電叛將這句話揭端倪
中芯國際上月底公布2019年財報顯示,14奈米製程已在去年底量產,並貢獻1%營收,該公司也數度提及,先進製程是中芯國際2020年發展重點。
目前該公司開發14/12奈米等不同製程平台,其所量產的14奈米製程已經可以滿足大陸95%晶片生產,年底將達到月產1.5萬片晶圓,未來將朝著N+1、N+2代FinFET製程前進。
大陸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3月31日發布2019年度財報,總營收達31.16 億美元、年減7.2%,毛利率 20.6%、下降1.6個百分點,為5年來新低。
不過淨利2.35 億美元、創2017 年以來新高,但扣除政府補助2.93 億美元後,仍呈現虧損狀態。中芯國際表示,2019 年投資支出增至6.874 億美元,再創新高紀錄,佔營收比重22%。
中芯國際表示,2020 年目標是年度總營收增長11% 到 19%,毛利率維持在20%,預計2020年第一季將比去年第四季增長10% 以上,至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評估,由於現階段晶圓廠未受到影響,相關生產現也正常運作,對於終端需求以及供應鏈影響有待觀察。
據陸媒綜合報導,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長梁孟松先前就針對N+1、N+2技術世代發表過評論,透露N+1將比14奈米製程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電晶體密度縮小63%,SoC面積縮小55%,N+2性能與成本則是更高一些。
但外界質疑,中芯國際的N+1技術是基於梁孟松的老東家、也就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7奈米技術,中芯國際隨後澄清,N+1只是內部代號,撇清與7奈米的關係。
此外,中芯國際向歐洲最大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荷商艾司摩爾(ASML)訂貨極紫外光刻(EUV)設備,由於EUV機台主要用來生產先進製程。
全球也僅台積電、三星進行晶片生產時使用,外界猜測中芯國際可能是要拿來生產7奈米製程,然而,中芯國際技術仍未達到該階段,被視為用來展現發展7奈米決心。
但在外媒報導,美國政府強力干預荷蘭政府批准出貨許可下,AMSL遲遲未出貨,陸媒近期又釋出消息,ASML以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口為由,再度推遲EUV機台出貨時程。
梁孟松原為台積電前研發處長,但跳槽至南韓科技大廠三星電子幫助其發展14奈米製程,讓時任台積電董事長的張忠謀相當無奈又惋惜。
梁孟松之後前往中芯國際擔任CEO,並在其帶領下,短短10 個月時間,陷入3年發展困境的14 奈米製程獲得突破。
中芯國際也在2019年打造出大陸首顆FinFET製程晶片,並先後邀請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前研發處長楊光磊擔任獨立董事,為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