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在墓上用石頭壓紙錢?看完終於懂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掃墓時節又快到了。近日各家各戶都忙著準備供品與清掃、割草用具,以及紙錢。說到紙錢,掃墓祭祖時有一種紙錢特別不一樣,叫做五色紙,通常是紅(火)、黃(土)、白(金)、綠(木)、靛(水)五色,五色紙會在掃墓後用石頭或土塊壓在墳墓上。
五色紙是泉州人的習俗,漳州人與客家人則是用純黃色的黃嘏紙壓墓。除了做壓墓紙,黃嘏紙還能當作過路費,
古代掃墓不像現今交通如此方便,人們會在路上撒黃嘏紙祈求一路平安,祈求路上鬼神別找自己麻煩。
壓墓紙是為了什麼?
就民俗學來看,壓墓紙可以清楚地表示自家墳墓是有子孫祭奠的,不是無人管理的孤墳,這樣可以避免別人來破壞。
另一方麵,民間相信有壓墓紙可讓祖先不會被鄰邊鬼魂奚落或欺負。
壓墓紙的起源
壓墓紙的起源已難考證,但有起源傳說。相傳是古代有位高官久在朝廷任職,十幾年後回鄉掃墓時發現父母的墓跟其他的墳墓埋沒在雜草中,
無從找起。這時大官抓出幾片紙拋向空中,希望上天能幫他找到父母的墳墓。
上天應了大官的祈求,那幾片紙被風帶到一座墓碑上定住不動,
大官到墓碑前仔細一看,果然是自己父母的墳墓。
後來壓墓紙的習俗就這樣傳了下來。
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
一般習俗會認為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
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幹、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
若為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後土(墳墓的守護神,即土地公)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後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三牲(祭後土)、五牲及菜碗(祭墓)。麵龜(長壽)、米糕(高昇)、土豆(吃老老)、發粿(發財)、丁仔粿(添丁)、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過去,還會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
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而過 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亦名「子孫燈」。子孫燈俗名 又叫「香仔燈」,直徑約為四寸,所以也叫「四寸仔」。),燈上以朱筆 寫上「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丁兩旺、富貴雙全」,在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台灣地區的客家人,掃墓的日期由正月十六日起,一直延續到清明節,其中又以正月十六日掃墓的人最多。這是因為早期的客家移民來台較晚,較富庶的地點都已有人居住,貧瘠的丘陵地又欠缺發展 ,所以客家的子弟大多要出外謀生。舊時的交通不發達,往來不便,所以趁年假返鄉時,順便祭掃。
現今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