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小中風】先兆微象!
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推廣,中風的危害和預防措施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對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簡稱「TIA」)的警惕性卻還遠遠不夠。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腦卒中發作前的一段時間,可能身體已經發出了警報,卻因為症狀輕、來去匆匆而易被忽視,比如俗稱的「小中風」。小中風是給患者的一個警鈴,卻被很多人給忽略了。
腦中風發病前一般都有一些小徵兆,也就是「小中風」,抓住一下這些一瞬間,就可以預防真正的腦中風的出現。
一側肢體麻木
忽然間感覺手腳乏力,一條腿邁不起來,走路時步態失穩或踏空跌倒;手中的筷子或遙控器掉落地上,夾著的食物卻無法送到嘴裡。
一側上下肢發麻,甚至舌頭、嘴唇感到麻木。
一過性視物不清
尤其是單眼視物不清。
一過性頭暈頭痛
忽然出現瞬間頭暈,視物模糊,眼前發黑,甚至是一過性失明,常在幾秒或幾十秒恢復正常,被稱為單眼一次性黑蒙,通常是大腦供血不足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因發生時間短,易被忽視。
喝水或進食時偶爾發嗆,吞咽時有食物殘留或吞咽不利,甚至突然出現一側口角流口水、吃飯漏飯菜的現象。
家屬多認為是老年人遲鈍所致,實際上是咽神經受損引起的中樞性感覺喪失發出的預警信號,是短暫性鬧缺血發作的表現,也就是小中風,是提示中風發生的重要危險信號。
睡覺流口水
正常情況下,成人睡著後不會流口水。如果突然出現睡覺後流口水,建議晨起後對著鏡子笑一笑,如果伴有口角歪斜,提示中風的可能性非常大。
經常感覺昏昏沉沉,說話含糊不清,看報、看電視甚至說著話就睡著了,睡覺時間明顯增多但還感到發困。不少中風患者在發病前就有反復嗜睡的現象。
有資料顯示,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天,80%的人會頻頻打哈欠。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患者如果出現一連串的哈欠,有可能是中風信號。
發病前在行為、性格方面判若兩人。原來活潑開朗的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平和的變得焦躁不安,甚至讓人感到幼稚可笑,難以接受。
哪些人易發生小中風?
1、有動脈硬化病史者;
2、血脂、血壓和血液粘稠度明顯增高者;
3、體胖、缺乏運動者;
4、濫用降壓藥的高血壓病人;
5、有中風、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者;
6、長期大量吸菸或酗酒者。
小中風的臨床表現
小中風的臨床表現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頭暈,特別是突然發生的眩暈;
2、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半身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
3、突然一側肢體軟弱無力或活動不靈活;例如:手中拿的物品有時忽然落地;或突然下肢無力摔倒,很快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跡;
4、突然吐字不清或說話不靈;
5、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但迅速清醒;
6、精神改變、短暫的遺忘症,個性的突然改變和短暫的判斷或智力障礙;近期內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近期記憶;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常無緣無故地「出差錯」
7、突然出現一時性視物不清或視野缺損甚至失明。
救護措施
發作頻繁者,近期內發生腦梗塞的可能性很大,應積極治療,防止發生腦梗塞。
1、積極治療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腦動脈硬化。
2、抗血小板積聚藥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3、改善腦循環,用西比靈、腦益嗪
4、其他如罌粟鹼、維腦路通、中藥都可選用。
5、腦CT檢查如有微小腦梗塞病灶的,按腦梗塞治療。
6、建議發作時或短暫發作後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然後針對病因治療。
如何預防小中風
1、穩血壓:控製腦出血的關鍵因素
據美國心臟協會介紹,高血壓是中風的獨立可幹預的最大危險因素。如果能將血壓很好地控製在理想水準,會大大降低發病幾率。
很多人都知道,血壓最怕的是過高,其實不僅於此,血壓還害怕過低和不穩!
不穩定的血壓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埋在身體裡面,臨床上有無數因為擅自停用降壓藥而突發中風的病例,所以,高血壓一經確診就必須堅持服藥治療,以降低及穩定血壓。
2、調情緒:保持樂觀情緒
在誘發血壓波動的各種因素中,情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所以,我們要儘量保持樂觀情緒,減少煩惱,悲喜勿過。
3、戒菸酒:保護血管、控製危險因素
無論是吸菸還是飲酒,都會引起血管狀態的應激改變,誘發心跳加快和血壓上升,加重動脈硬化,這些都是可能導致腦出血發生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