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為失去而悲傷時, 還要記得活好當下
當為失去而悲傷時, 還要記得活好當下
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道:“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過“失去”的經歷,也許是丟失一件寶貴的物品,也許是失去一個摯愛的親人或朋友,也許是迫不得已離開心愛的人,這種失去的痛會給人的心理投下陰影,使人難過,甚至一蹶不振。
其實,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就算腸子都悔青了,哪怕是每天以淚洗面,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殊不知,當我們為昨天的失去不停地惋惜時,同時也失去了唯一的今天,要知道,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另一個今天了。
更何況,消沉和悲傷是一種慢性自虐,它會讓人消極,令人沮喪和絕望。
勇敢接受失去
很多時候,失去不一定是憂傷,而是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可能是奉獻。只要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失去,在失去後勇敢地選擇放棄,那麼失去就會成為快樂的另一個起點。
有一個在戰場上受傷的士兵,當他從手術台上醒來的時候,軍醫對他說:“你再休息一會兒,就會痊愈了,唯一遺憾的是,你失去了一條腿。”醫生們沒有想到這位士兵卻大聲抗議道:“不對,我的這條腿不是失去的,而是被我遺棄的。”
這位士兵毫不沮喪地接受悲劇事實的勇敢心理,值得我們敬佩,他把失去的改稱為遺棄的,顯然表示出他已經從絕望的深淵中走了出來。
不管失去也好,放棄也罷,反正已經失去了,我們現在更重要的是要活在當下,一直為了失去的東西而難過,實際上是一種慢性的自我懲罰,悲痛和抑郁是最容易引起身心疾病的禍首。
學會善待自己
我們常說人應該善待自己,對自己好一點,這種好該怎麼體現呢?
打個比方,當我們的孩子失去一件東西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過度去責備,反倒可能會安慰道:“不要哭了,丟了就算了,以後再給你買新的就是了。”其實,試著把對待孩子的這種愛,用在自己身上,就是最好的善待,這樣做會快樂很多。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在深圳的一家西餐廳,小王等待著一個朋友。此時,他的心情是沮喪而消沉的,因為他在工作上犯了錯誤,被老板炒了魷魚。
小王的朋友方鈞來了,他是一名不錯的心理醫生。
“怎麼了,伙計?看起來你一點兒都不快樂。”坐下來後,方鈞開門見山地問道。
對於醫生這種洞察心事的本領,小王一點兒都不意外,他直接告訴了方鈞他的煩惱。
吃完飯後,方鈞便把小王帶到了自己的診所,到了診所後,方鈞讓小王聽一盤錄音帶,並讓他找出這帶子裡三個人的共同特點。
小王認真地聽了起來,錄音帶裡這三個聲音共有的特點是不快樂。第一個是女士的聲音,她說為了照顧患病的母親,現在五十歲了還沒結婚;第二個是男士的聲音,說他遭受到生意上的失敗;第三個是母親,說她二十歲的兒子不聽話,天天只知道打游戲,因此她責怪自己從小沒有管教好他。
在這三個聲音中,小王聽到了他們都用“如果……只要。”
“你知道嗎?每個人一進我這個門,就用那幾個字開頭,不停地說,直到我要他們停下來。”看到小王一臉不解,方鈞開口了。
方鈞接著說:“我告訴他們,只要不再說這幾個字,或許就可以把問題解決掉,因為這幾個字,不能改變現實,卻會使我們養成了錯誤的習慣,也是在浪費時間。現在就拿你的事情來說吧,你失業了,是因為你犯了一些錯誤,但是你並沒有在錯誤中得到教訓,也沒有從中學習到什麼。”
“你怎麼知道?”小王疑惑地問。
“因為你沒有一句話提到將來,你現在糾結在失去工作這件事情上。”方鈞一針見血地說道。
在方鈞的開導下,小王終於意識到自己沉溺在過去錯誤的陰影中,還沒有真正走出自我,並用積極上進的態度去改變現在的處境。
當我們失去了工作,的確是該表露一下自己的悲傷,但一味地沉溺於已經失去的悲傷中,只會讓我們失去更多。
這世上再也沒有什麼比今天更真實的了,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實,走腳下的路,唱心底的歌,既然已經失去了,那它就沒有任何價值了,所以沒有必要為它悲傷。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握今天,才能讓生命感知生活的無限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