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文 | 艾秒針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心靜下來,潛在的力量就會來,幸福就會來!

錢鐘書老先生說過一段話,很有禪意:

你喝了一杯茶,覺得很美好;你洗了一件衣服晾在外頭,覺得很美好;你看到今天的春風拂過,楊柳飄覺得很美好。不是因為這些東西讓你美好,而是因為你心無掛礙,所以他們才顯得那麼美好。

所謂的心無掛礙,就是一種靜下來的感知力,它很神奇,會推走一切無聊和煩惱。

有人說:靜,是一種無聲而強大的力量,如果你能靜下來,你便能懷著一顆從容、自在、愉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一些。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靜下來

才能學會思考,擺脫生活的泥濘

《靜能量》一書中寫道:“靜下來,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人只有靜下來,才能看清自己,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什麼,應該做什麼,才會有自己的思考力。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熱播劇《第二次也很美》中,大學一畢業就走入婚姻的全職太太安安,逐漸在安逸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每天都生活在焦躁之中,展示出來的就是一個“慌”的狀態。

她要時常確認自己事業有成又英俊瀟灑的丈夫俞非凡是否還愛自己,於是,在無聊度日之余,她總是有事沒事地給自己的丈夫打電話,吵著:“我現在就要見到你”“我一分鐘都等不了”,哪怕知道丈夫正在忙著要緊的事情,她也不管不顧、無理取鬧。

在外人看來,她的行為很“作”,性格很“燥”,而實際上,卻是她的心不“靜”。

當俞非凡提出離婚時,安安就表現得更加慌神了,她一邊糾結於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一邊又瘋狂地追蹤俞非凡,想要跟他理論個明白。

直到她躲在樓梯的角落裡聽到俞非凡和律師說到離婚的原因時,她才冷靜下來,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過去。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靜下來的安安,總結了過去的教訓,分析了自己身上的優勢,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爆發出了從未有過的精神力量,重新上路,終於成長為一位優秀的漫畫家。

也讓名律師許朗從她身上看到了獨立和堅強,看到了別人所不具備的優點,從而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她,也讓曾經被人嫌棄的家庭主婦安安找到了自己新的幸福。

這就是靜下來的力量。

一個人只有靜下來,才能學會思考、認清自己,並且看到生活的真相。

船的力量在於帆漿,人的力量在於思考。思考是一種心靈的修行,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洗滌,只有靜下來學會思考,才能讓浮躁的心沉淀下來,讓智慧的光穿越迷霧,從而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正如牛頓所說:我的成功都歸功於靜心的思考。

所以,當一個人身陷生活的泥濘,難以自拔時,請靜下來,重新整理一下自己,讓思想爬上一個坡。思考的高度就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心靜才能智明。

靜下來,才能換一種心態,來擺脫生活帶來的困境;靜下來,你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感受到周遭世界的真實。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靜下來

才能摒除雜念,遇事不慌亂

一個人如果在關鍵時刻,甚至是身處絕境,能讓自己靜下來,就會摒除雜念, 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有一位先生,在人跡罕至的路上開車時,忽然車拋錨了。車內,溫暖在一點點地流失,車外,冰天雪地,寒冷異常。

那時,在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通訊設備的情況下,他只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坐在車上等著人來救;第二種,下車自己去找人求救。

他在心慌意亂、六神無主時,慢慢地讓自己的心靜下來,開始分析自己眼前的境況:如果在車內坐等別人來救,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下車去尋求救護,也許會有渺茫的希望,但也可能會凍死在路邊。左右權衡之後,他決定下車,沿著路線往下走。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剛開始,他走得飢寒交迫,非常艱難,但走著走著,他慢慢接受了自己有可能會死的現實,於是他想:既然這可能是我死之前的最後一段旅程,那我為什麼不好好體驗一下呢?

於是他一邊走,一邊欣賞大雪過後,變得格外清亮的夜空中的點點繁星,竟然不覺得太疲乏,不知不覺地走了很長時間,終於在最後找到了一戶人家,他得救了!

遇到緊急或生死攸關的事情時,人很容易慌亂,會自亂陣腳,但如果此時深吸一口氣,讓自己靜下來,神智就會清醒很多,也更容易從容面對問題。

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龢說過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也就是說,古往今來,凡是能做大事者,都是在重大事件面前,能做到氣定神閒,淡定自若的人。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碰到了什麼樣的事,哪怕是遭遇了最危險的時刻,只要靜下來,神秘的力量就可能會幫助到他,也許就會扭轉前局,甚至會創造奇跡!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靜下來,就在一平米之內

一個人靜下來,內心就會變得豐盈,就會激發出內在的力量,讓很多問題迎刃而解,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世界紛紛擾擾,在這個節奏快、壓力大的時代,人們好像很難做到靜下來了,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焦慮的心態。

其實總結一下,人為什麼靜不下來,無非有三個原因:糾結於過往,煩惱於現在,焦慮於未來。

糾結於過往是因為我們不能做到放下。

電影《兩只老虎》中,葛優扮演的男主角張成功即使人生都那麼成功了,但是他的臉上始終沒有笑容,只有愁容。

心裡也始終想著過去的戀人對他是什麼看法?之前的老朋友是否還在記恨他?父親當年為什麼要跳崖自殺?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正因於他負重太多,做不到心靜,所以他在人生重大事件面前,過不去了,也想跳樓自殺。最後,在弄清真相以後,總結出一句:人生啊,無非是一個字,能過則過。

一個“過”字,就道出了人生的真理,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再怎麼糾結,也無法再來,那麼就放下吧。

而有的人著眼於現在,還是很煩惱,這是因為沒有做到專注。

一個人找到專家說:

我每天過得都很抓狂,辦公桌上永遠是干不完的工作,電話鈴聲總是響個不停,家裡也總是亂糟糟的,要做的事情永遠做不完,每天都陷入混亂之中出不來……

專家告訴他:要想改變現狀,你只需一次只專注於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比如你在做一個報表,那麼你只需專心把這個報表做好就OK了;

你在接一個電話,你就想象著電話那端的人是什麼狀態和什麼表情,把這個電話接好就可以了;

家裡亂成一團,你可以先從疊一個被子開始,當你疊被子時,你就專注地怎麼把它疊好,怎麼放會很規整………

人只活在當下,專注做好當下的一件事情,靜下來,做到心神合一,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而焦慮於未來,是因為我們對於不確定事情的畏懼。

人們總是對未來充滿憂慮,看到很多人得癌症,就總擔心自己將來會不會也得什麼不好的病;孩子學習不上進,就煩憂他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身邊的朋友鬧離婚,就質疑自己的人生會不會也出現變故等等。

其實未來永遠是未知的,你再擔憂也是沒有用的。有一個概率,人們對未來擔心的事情,99%是不會發生的,那麼人為什麼要為那只有1%的可能性消耗自己呢?

湯瑪士.卡萊裡說

於我們個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不清的事,而要做手邊真實清楚的事。

所以,人最需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活好每一個獨立的今天。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正如樊登老師的真知灼見:“靜心從來就不是超過一米之外的事情,你只管好眼下就可以了。”

豐子愷老先生對此有過最透徹的人生感悟: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余生,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作家村上春樹說:

每個人都像是一座兩層樓。一樓是客廳、餐廳,二樓有臥室、書房,大多數人都在這兩層樓間活動。

實際上,人生還應有一個地下室,沒有燈,一團漆黑。那裡是人的靈魂所在地,自己常走進這個暗室,閉門不出,日子久了,就有了一篇篇東西出來。

其實,人體的本能就是一個奇跡,之所以我們沒有很好地掌控它,總是在焦慮、煩惱、緊張、糾結和惶惶不安中度過一生,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太多外界的干擾和誘惑。

然而,生命的真相是:人最應該依賴和信任的是我們自己。

人生需要一間暗室,那是讓我們心靈靜下來的地方。

心靜下來,感召力就會來,潛在的力量就會來,幸福就會來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