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給自己多找點事

什麼樣的運動員才算得上最優秀?我覺得有兩個標准,第一,大賽成績突出的,比如林丹、陶菲克;第二,雖說沒有大賽冠軍,但是在大賽中總能保持高水平穩定表現的,比如李宗偉。

現在很難界定“小黃人”到底算不算最優秀的運動員,從他們近兩年巡回賽的表現來看,確實有點“獨孤求敗”的感覺,無論是成績還是場上的壓制性優勢,都足以證明他們的優秀。但再看看這幾年他們在大賽上的表現,卻又難以稱之為最優秀,畢竟像今年世錦賽這樣首輪就出局的糟糕表現,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在大賽中“掉鏈子”了。

其實這種情況我也想不通為什麼,過去也有頂尖選手在巔峰期時世界大賽中首輪出局的情況,但基本就一次,之後就能馬上調整,在之後的比賽中保持高水平穩定輸出,但是“小黃人”這樣連續大賽摔跟頭的,很少見。

我會嘗試通過回憶我們那時候的情況去解答這個問題。當時我們這批甚至更早的運動員,都有過大賽較早被淘汰的情況。個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面對大賽的氛圍時,不可避免地會感到緊張,直接表現就是頭腦很清楚,但是身體不聽話,肌肉僵硬,很多細節的技戰術安排根本執行不出來,而且這樣的情況在場上幾乎無法調節。自己很清楚在技戰術上要做什麼變化,但是身體根本做不到。

沒事給自己多找點事

但這也只是在早期參加比賽的時候會出現,之後這樣的大賽壓力對我們的影響就越來越小,這就是大賽經驗積累的過程。對於“小黃人”來說,參賽次數足夠多了,你要說他們還是在大賽時會緊張導致發揮失常,反正我不信。我認為更多的是因為平時表現太好,導致大賽的時候太想要而造成的發揮失常。但是這樣的解釋也有說不通的地方,我們經常說實力和自信是由勝利積累而成的,可“小黃人”平時那麼多好成績的積累,到頭來難道還變成大賽時的負擔了嗎?

回想我當時打球的時候,越是到後面,奪冠之後的興奮時間持續的就越短,都會馬上投入之後的訓練。因為那個時候對手太多了,除了領跑的4對組合,馬來印尼韓國丹麥英國全有對手,稍不注意都要被他們沖擊掉。我記得之前和大家說過,有一段時間和古健傑/陳文宏幾乎每周都要碰面,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對手針對我們做了改變,自己要是做的不嚴謹一些或者稍微放松一些,那對手馬上就會把你擊敗。在這樣的氛圍下,面對訓練比賽,我們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對手之間高質量的對抗,始終要我們保持在一個緊繃、嚴謹、認真、投入的態度。我印象最深是2006年我拿完世錦賽冠軍之後,這種需要嚴謹的感覺就更加明顯,在訓練中對細節的要求也更高。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或許能夠找到“小黃人”大賽頻頻“翻車”的原因:他們平時的比賽打得太順了,對手給他們制造的困難不夠,以至於他們在比賽中不夠嚴謹依然能取勝。其實近段時間會發現他們很多球都是3局贏的,並不是實力使然,而是他們過於放松的態度不能保證連續的嚴謹,總是犯錯誤送給對方一局。過去印尼選手球風也很瀟灑,也喜歡玩,但他們瀟灑和玩只是形式,內容上在細節中扣得特別細致,所以並沒有太多的缺口留給對方。而“小黃人”現在無所謂的心態都快養成習慣了,雖說巡回賽成績耀眼,但是細節方面也給對手留下了可以實現突破的缺口,而這樣的缺口在世錦賽這樣的大賽上,會被放大的。

連續在大賽失利,“小黃人”是不是要考慮一下改變。的確,在平時的巡回賽中,現在的對手給他們制造的困難確實不太大,外界的刺激不到位。可為了自身的提高,我覺得他們應該學會沒事給自己找點事,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些,讓自身的缺口更小、更少。看看印尼羽毛球歷史上那些成功的運動員,論天賦都不比“小黃人”差,而在嚴謹細致方面,他們都比“小黃人”做得好,這就是差距。

沒事給自己多找點事

還有一位又一次在世錦賽早早折戟的奪冠熱門,戴資穎,不過她本次世錦賽的情況和“小黃人”不太一樣,世錦賽前她的表現並沒有那麼強勢,所以本次出征整體姿態還是放得比較低,但還是沒能在世錦賽上證明自己。小戴的“大賽低迷症”,對我來說也是個謎,大家覺得她的問題出在哪呢?歡迎留言討論。

-------------------------------------------

喜歡羽球的朋友,歡迎加入我們的 FB 群一起討論羽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61012500694530/

美女教練杜杜教你羽毛球的啟動步伐是如何訓練的

http://www.kanwatch.site/video/60133#565

羽毛球對抗訓練:小姐姐啟動好快!姿勢好漂亮啊!

http://www.kanwatch.site/video/60807#565

也請訂閱我們的Youtube 頻道, 會陸續上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Jyg9lvL_Jgib7W_7czyAg/featured?view_as=subscriber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