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揚言要征服中國,卻看錯地圖去了隔壁鄰國,結果鄰國被打得滅國!
在歐洲歷史上,能夠被稱為皇帝的人很多,但是能夠被稱為大帝的人卻屈指可數,僅僅拿破崙與凱 撒等寥寥數人,他們身上的最大共同點就是,不僅僅自己是皇帝,而且在位期間還取得了極為強大的軍事行動成績,具有著非同小可的軍事才華,在這些「歐洲大 帝」中,最為著名的顯然就是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出生在公元前356年,這一年東方大地上,處於中原邊陲的秦國開始啟用商鞅變法,逐漸走上統一之路。而亞歷山大則出生在西方的馬其頓王國,他的父親請了著名的大哲學家亞裡士多德成為他的老師,教他一些如何獲得智慧與真理的方法。
但 是亞歷山大對於老師的教誨並不放在心上,因為他看上去似乎是一個「生而知之」的天才型人物,十二歲那年憑藉著寥寥數語,征服了一匹個性極為火烈的常人不敢 靠近的戰馬,十六歲便開始帶兵出戰,他十六歲的時候便開始進行「太子監國」,在其父親出戰時代替父親統治整個馬其頓,並且平息了多場叛亂,創下了赫赫聲 名。
在18歲的時候便率軍進行了一場決定希臘命運的戰役,並且成功獲勝,於是作為軍事天才的亞歷山大開始在軍事體系中揚名,獲得了所有士兵的信任。等到20歲那年,亞歷山大的父親遇刺身亡,他在諸多士兵的支持下登上王位,從此成為馬其頓的國王。
在成為馬其頓國王以後,亞歷山大的軍隊掃平了他目之所及的一切地盤,希臘、雅典、小亞細亞相繼被征服,亞歷山大聽聞在遙遠的東方還 有著一個神秘的國度,盛產絲綢與陶瓷,於是他揚言要征服東方這一個傳奇的國度也就是中國。然而比較悲催的是,因為那個時候通訊交通不太發動,又或者是因為 亞歷山大看錯了地圖以至於他去了中國隔壁的鄰國印度。
當亞歷山大的軍隊滅掉敘利亞,幹掉埃及,征服波斯,跋山涉水地來到印度和流域時,在經過與印度軍隊以及民眾苦戰之後,印度被打得滅國,亞歷山大認為自己已經獲取了預想中的勝利,極度興奮,不過他還是想要繼續「東征」,但是後來卻奇蹟般撤退,沒有與中國交戰。
這 在歷史上被很多人都認為是一種遺憾,但其實筆者認為這是亞歷山大的明智,但他的軍隊行進到印度河流域的時候,已經是「遠軍、疲軍」,戰鬥力必然大不如前, 如果繼續東征的話,就算可以成功跨越喜馬拉雅與雪域高原,也難免減員嚴重,再遇上商鞅變法以後正當強盛的中國,其敗亡之勢必不可止,果斷退軍尚且能夠保留 「大帝」的顏面。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