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味中藥——豨薟草(第47天)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豨薟草(第47天)

國醫德潤堂 2019-08-01 11:59:00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豨薟草(第47天)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豨薟草(第47天)

植被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豨薟草(第47天)

藥用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豨薟、腺梗豨薟或毛梗豨薟的干燥地上部分。

配伍

豨薟草配臭梧桐:豨薟草性寒,功能祛風濕、通經絡、降血壓;臭梧桐性涼,功能祛風、除濕、活絡、降血壓。兩藥相合,既祛風濕、通經絡,治風濕痺痛筋脈拘麻;又降血壓,治高血壓病。若為風濕痺痛肢麻又兼高血壓者用之最宜

產地

主產長江以南各地。

采納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曬干。夏、秋二季花開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鑑別

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長30~110cm,直徑0.3~1cm;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和細縱紋,被灰色柔毛;節明顯,略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帶綠色,髓部寬廣,類白色,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卷曲,展平後呈卵圓形,灰綠色,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脈3出。有的可見黃色頭狀花序,總苞片匙形。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

辛、苦,寒。歸肝、腎經。苦、甘,涼。歸肺、肝、胃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燥辛散,寒能清解,入肝、腎經。善祛筋骨間風濕而通經絡,能清熱解毒而消腫,治痺痛肢麻、中風不遂或腳弱無力,無論寒熱皆宜,屬熱者當生用,屬寒者宜制用;而治瘡瘍腫毒及濕疹痛癢,則惟宜生用。兼能降壓,治高血壓肢麻者宜投。

功效

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降血壓。

主治病證

(1)風濕痺痛,四肢拘攣。

(2)肝腎不足所致腰膝軟弱、小兒行遲。

(3)水腫,腳氣浮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治風寒濕痺宜制用;治熱痺、癰腫、濕疹宜生用。

使用注意

生用或大劑量用易致嘔吐,故內服不宜過量。生用或大劑量用易致嘔吐,故內服不宜過量。

每日一測

豨薟草都哪些主治功效(多選) (多選)

A.補肝腎

B.祛風濕

C.清熱解毒

D.通經絡

E.降血壓

投票

答完題後,也可以在公眾號中寫下你的解析

答案將在明天的文章中公布

【昨日每日一測答案】

答案:D

解析: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干。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