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能有如此長時間的統治力,要歸功於審時度勢後打法的快速轉變
我們一直都說,08年的林丹是暴力丹,而12年奪冠的他是太極丹。這兩個詞非常明顯的表述出了林丹在兩個奧運周期內打法風格的轉變。
看過08決賽的人都說,那時候他對李宗偉,是砍瓜切菜。
但看過12決賽的人都說,4年後的他對李宗偉,就更加注重的是控制。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林丹的打法轉變之路,早已從07年開始就布下了局。幾年間,林丹完成了從全場強攻到拉吊突擊再到低速控制防守反擊打法的完美轉型,並一直保留著在僵持中突然加速帶走比賽的殺招。
07年的蘇杯,年僅24歲的林丹選擇性放棄自己多年賴以生存的全場加速重殺,第一次在大賽中嘗試控制型打法,結果0比2不敵李宗偉,這場失利也使林丹暫時停下了轉型的腳步。
而08年的奧運決賽,可以說是林丹最後一次在大賽中使用全程加速進攻的打法。此後一直到現在,數年間林丹在大小比賽中一次次降速,他慢慢收起了銳利的突擊,更多地通過線路和弧度的變化及手上的停頓控制局面。
並且,林丹經常有意把比賽拖入第三局、拖入關鍵分,或時常送給對方最舒服的球磨煉防守與反擊,喪心病狂地故意給自己制造難題與危機,同時把頭頂抓推、假動作停頓、接殺反抽大對角以及更精簡的步法、更高效的戰術等等一系列技能磨煉得爐火純青。他從未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即使在長期退隱期間,也每天帶著訓練師保持體能練習。
11年世錦賽對李宗偉、14年亞運會對諶龍以及16奧運會對斯裡坎斯的決勝局,林丹在整場推壓後場的節奏下突然在關鍵分高速上網抓球假動作放網並收獲勝利;
15年日本公開賽對安賽龍,也是整場推挑正手底線下在19平連推兩個也幾乎是全場唯一的兩個反手底線拿下了比賽;
以及在16年的大師賽上首次嘗試整場站位靠前抓網前、後場戰略性過渡的專門對付李宗偉的新打法。
林丹甚為可怕的一點是,你感覺他真的完完全全吃透了羽毛球這項運動,而這樣的選手世上再無二人。
他從始到終都把控著比賽的節奏,並操縱著每一個細節,不論著拉吊還是突擊,控制還是加速,其圖窮匕見的戰術執行力,甚至每一次換球、刻意魚躍或摔倒以獲得擦地板休息的機會(當然,這也是林丹“功利性”的最直觀體現),都感覺恰到好處。對追求比賽勝利來講,“已臻化境”,也許這是對林丹最好的描述了。
沒有人是常勝將軍,林丹敗給了狀態火熱的李宗偉,雖沒有完成史無前例的奧運三連冠,但卻依然屹立在神壇之頂。
-------------------------------------------
喜歡羽球的朋友,歡迎加入我們的 FB 群一起討論羽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61012500694530/
林丹,摧枯拉朽的殺球!
http://www.kanwatch.site/video/54599#565
看看人家羽毛球熱身都如此花式帥
http://www.kanwatch.site/video/55922#565
也請訂閱我們的Youtube 頻道, 會陸續上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Jyg9lvL_Jgib7W_7czyAg/featured?view_as=subscri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