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油就能飛的戰機!美國即使鎖定,也不敢擊落,擊落就遭殃

二戰末,美國在10萬人的共同努力下,終於研制出了核武器,核武器對廣島和長期造成的損害,令各國為之震驚。在驚訝之余,人們也對核能產生了很大興趣。核能也被稱為原子能,是原子核經過核反應釋放的能量。核反應主要有3種形式,那就是核裂變、核聚變和核衰變。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其實,早在19世紀末,一位名為湯姆遜的英國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這一現象,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人類對核能的了解越來越深,開始將這項能源運用到軍事、能源、工業甚至航天航空領域。美國和蘇聯在冷戰的時候,在核能的研制上,都投入了巨大的時間、資金和人力。

赫魯曉夫上台後,十分崇拜核能,他認為,這種能源是未來應用前景最廣泛的一種,只有掌握了這種能源,才能在和美國的爭霸中,掌握主動權。當時,為了全方位壓制美國,赫魯曉夫授意蘇聯空軍,研制一款核動力轟炸機。

蘇聯最著名的兩家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和米亞謝夫設計局是蘇聯的“御用”戰機設計公司,這次的研制任務,也交由它們執行。研究工作開始之後,受技術水平的限制,進度一直很緩慢。

但1956年,蘇聯得知美國要對一架B-36戰略轟炸機進行核動力改造時,蘇聯軍方立即高度重視起了這項研制工作。在蘇聯軍方的不斷督促下,圖波列夫設計局終於完成了最初的設計方案。

1961年,這家設計局又成功研制出了一台小型核反應堆,並順利安裝在了一架圖-95飛機上,核動力飛機就算研制完成了。在核反應堆的支持下,這架飛機不需要加油就能飛行,從理論上講,它可以永遠保持飛行狀態,只要飛機上的補給足夠充足。

而且,就算美國發現了這款飛機,也不敢開槍將其擊落。因為它攜帶的核反應堆輻射巨大,一旦被毀,將對地面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蘇聯選擇不再對核動力戰機繼續進行研究。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