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外桃源演變成「吃人」社會的復活節島,會是地球文明的縮影嗎 ?
即便隔著時空和地域,也不疲於窺探曾經存在過,而如今已經頹敗的文明。
謎團重重的復活節島或許正好是一個縮影。
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島,竟出現了舉世震撼的文明成果,最終卻逃不過衰敗的命運。
透過現代科技的視角,人們破解疑團,還原出一段引人深思的殘忍歷史。
復活節島上怪異而巨大的一座座石像,是人們對島上絕跡文明最初步的了解。
每個石像一般都高達20米以上,超過75噸重。
高度專業化的巨石砌體技術和建築概念即使放在現代,也無不令人震撼。
但與此同時,人們也陷入疑惑,古老的復活節島原居民是如何建造起精密的石像,又是如何完成搬運?
而距離復活節島最近的島嶼也有2075公裡遠,當初人們又是怎麼來到這裡?
高度文明的繁盛小島中,最終徹底失去了原居民的痕跡,他們又到哪去了?
1772年,一支艦隊偶然來到了西太平洋上一座陌生的小島。
島上有許多奇怪的巨大石像,有些詭異地矗立在岸邊,統一面朝內陸擺置。島上大約有3000名土著居民。
由於到達當天正好是復活節,一位船員便自作主張地在地圖上的小島位置畫上個圈,在旁邊寫下「復活節島」。
這個名字就這樣流傳回歐洲,卻也給這座小島居民帶來慘絕人道的晚期生活。
原來這支艦隊是荷蘭西印度公司派出的,而該公司的宗旨,是進行大西洋奴隸貿易。
復活節島地圖與石像位置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有外人涉足復活節島了。
早在1722年,就曾有少數歐洲人抵達復活節島。
他們只覺得這個島嶼土地貧瘠,居民也很少,於是沒太重視。
而此前復活節島還不叫這個名字,當地人把它叫做拉帕努伊島,是個不為世人所知的世外桃源。
現在的復活節島景象
一旦它被暴露在當時的歐洲列強面前,很快引發了一場血腥風雨的毀滅行徑。
50年後,西班牙航海家也來到了復活節島上,強行以西班牙之名殖民了這座小島和島民。
在這以後的數十年間,間或有西班牙探險家或路過的船隊駐足停留。
復活節島成了他們的中途停靠站,也成了枯燥航海生活中的娛樂場所——船員們來到復活節島上洩慾。
島上的女性因此患上梅毒,更有天花等疾病在島內肆意傳播,荼毒甚廣。
殖民者不僅在復活節島灑下頑疾的種子,到19世紀初,他們浩浩蕩蕩地駛來幾艘海盜船,開始殘忍的抓捕行動。
他們這是要把島上的土著居民抓回歐洲,當作奴隸販賣。
到了1877年,原居民的數量已經由剛發現時的3000人銳減到111人。
19世紀後期,復活節島被智利吞併,後來幾乎整片領土都被用來養羊。
昔日的文明就此煙消雲散,只留下廢棄的石像,和從蛛絲馬跡中獲得線索的考古人員。
但假如復活節島沒有被外界發現,它就會延續昔日的繁榮嗎?未必。
其實當時,復活節島本身也已經處在分崩離析的崩潰邊緣了。
族群內戰亂不斷,就連曾經至高無上的摩艾石像,也接連被推倒、破壞。
在外界強盜式的干預之前,復活節島文明已經在急速衰敗,而殖民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雖然任何文明都順應由興盛轉向頹敗的發展方向,但復活節島被認為具有高度智慧與文明,封閉的生存方式讓其免受外來干擾。
殊不知封閉最後卻也成為擊潰文明的原罪,讓復活節島同樣逃脫不了厄運。
最早到達復活節島上的居民,操著一口波利尼亞語的方言,拉帕努伊語。
他們帶著香蕉、芋頭等農作物來到荒島,打算開拓一片不為人知的新天地。
根據語言學比對,他們大概在公元300~400年來到島上,從此定居於這渺無人煙的世外桃源。
但他們從何而來以及如何來到這偏遠的小島,至今仍是個無法解釋的謎。
紅點為復活節島位置,距離最近的島嶼也有2075公裡
島上雖然荒僻原始,但自然資源卻十分豐富。
當地盛產一種拉帕努伊棕櫚樹,周邊海域的海產也源源不斷。
人們食用棕櫚果實,用果實來製糖、釀酒,用樹榦造船。
居民偶爾還乘著自製的木船到近海捕魚,鮪魚和海豚就成了他們主要肉食來源。
此外還有不怕人的鳥禽、老鼠,也常常淪為他們的盤中餐。
愜意的生活讓這個種族生生不息地繁衍後代,枯燥度日之餘還能有何消遣?
製作摩艾石像就成了島民遙寄鄉愁,或者打發時間的一項活動。
據說,摩艾石像是當時的居民根據他們祖先的模樣打造而成的,被賦予了崇高的神性與尊敬。
他們用鬆軟的凝灰岩和火山岩作為材料,用較硬的玄武岩做工具細緻打磨石像,精密雕刻出石像的輪廓細節。
眼睛部位也不容馬虎,人們用黑曜石嵌入當做眼珠子,再用珊瑚填補周圍眼白部分。
有些石像還會被扣上一頂用火成岩做成的帽子,模擬的是波利尼西亞酋長的頭飾。
石像製作好之後,整個工程還沒有結束,最關鍵的一步還在後頭——把石像放進底座中。
黑曜石眼珠子,是渾身上下最昂貴的部分
石像的底座實際上是一種叫做「阿胡」的石質平台,用來祭祀和充當墓穴。
被放入「阿胡」中的石像因此屹立不倒,在島上受盡風水雨打千百年。
直到今天,人們看見宏偉的數百座石像,彷彿也能感受到它對原居民而言的神聖。
但如此大型而沉重的石像,在毫無科技跡象的復活節島上,又是如何完成運輸的呢?
考古人員用現代科技進行力學計算,還原模擬了當時可能發生的情形。
現代科學家親自模擬打造出同等比例的摩艾石像,利用桿槓原理,讓它在草地上「行走」。
十幾名參與者分別在三個方向,用繩子套牢石像頭部,輪番發力拽動。
這個模式其實遠比模擬的要省力,預計一個家庭的人就能助力石像「走起來」。
還用一種方法,是利用山坡角度,讓製作好的石像直接滑到坡下。
原居民聰明地在指定的地點挖好合適的坑,於是石像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這也是為何人們通常看到的摩艾石像只有上半身的原因,他們的下半身已然下沉到了深坑中。
而無論是哪種方法,都足以讓現代人對這原始部落中的智慧發出讚譽與驚嘆。
那時的復活節島居民,生活重點完全落在生存和打造石像之上。
不斷增長的種群數量和石像數量就是最直觀的體現。
人口頂峰一度達到2萬人,但在這時候,小島的生態承受力似乎也幾近飽和。
棕櫚樹可謂支撐著復活節島大部分人類活動,當時他們也許難以想像,有一天面臨棕櫚樹的枯竭該如何生存。
而這一天,很快就到來了。
人口激增,也就意味著原本的資源爭奪更加激烈了。
在生存面前,荒島成了無法無天的野蠻之地。
島上的居民開始興起暴力爭奪,小島拉響了戰爭的號角。
人們組成不同的部落相互武力競爭,世外桃源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但即便如此,食物也總是不夠吃,而且棕櫚樹數量銳減,連木船也無法製作。
逃離出復活節島的希望也就隨之破滅。
隨著爭奪愈演愈烈,居民的底線一再突破,最後到了為生存不擇手段的境地。
人們為了填飽肚子,不惜吃食同類,演變出吃人的行徑。
而昔日用來寄託信仰的摩艾石像在戰亂中推倒、破壞,黑曜石眼珠則被挖出私藏。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鳥人」石像,據說寓意著島民渴望飛離小島的希冀。
一種復原的「鳥人」雕刻,頭上的是海鳥裝飾
另一個壓垮復活節島文明的重擔,是繁殖泛濫的老鼠。
它們瘋狂啃食棕櫚果實與種子,不僅爭奪人類的食物,更使棕櫚樹難以傳播繁殖,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於是在多重打擊之下,復活節島的生態幾近崩潰邊緣。
只不過在這時,恰巧殖民者的到來給這座蠻亂的小島一個致命的終結。
考古調查隊進行多次考古發掘,推測島上可能存在三個不同的文化時期。
一千多年的文明更替中,復活節島居民建造了約400個完整摩艾石像,而加上尚未完工的有多達600多個。
人們用現代科技還原了復活節島的部分歷史,對當代也啟發良多。
但仍然存在許多撲朔迷離的疑團,又會展示復活節島怎樣的一面真相?
復活節島上興盛與衰敗的變遷令人驚嘆又唏噓。
長久的文明如今僅僅依託在耐人尋味的摩艾石像上,留下蛛絲馬跡待後人揭秘。
目前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文明都難以逃避衰落的結局,在更替中延續或滅絕。
而地球,會不會也是一個放大、複雜化的「復活節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