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十塊錢」,三種媽媽不同做法,決定孩子不同的金錢觀

小時候,零花錢對每個孩子來說都算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教會孩子合理運用這份財富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而正確的財商也能影響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

這一天學校放學後,小明和同學們一起去了學校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同學們都在挑選著各式各樣的文具,突然有同學問小明,

“你怎麼不選文具?”小明摸了摸口袋,只能裝作若無其事的說:“我有很多文具用品的,暫時不急著買”。

回去後,小明向媽媽反應了這個情況,問:“媽媽,我想要十塊錢”,可是媽媽的回應卻很冷淡,說小明還小,不需要用錢,有時候媽媽買就行了,這對小明心理上造成了不少的衝擊。

當孩子跟你說:“媽媽,能給十塊錢嗎”的時候,三種媽媽不同的做法,真的會決定孩子財商的高低。

1、第一種媽媽:怕孩子亂花錢,就是不給,還替孩子管所有的錢。小明的媽媽在零花錢這件事情上,之所以會這樣對待小明,是因為小明媽媽在小時候,家裡對零花錢這一方面的管控比較嚴格,基本上是沒有零花錢這一說法的。

所以輪到小明的時候,媽媽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小明,就連過年的壓歲錢,甚至平時爺爺奶奶給的錢,也得上交給媽媽來管理。

這種媽媽對孩子金錢方面的管理,容易造成孩子金錢意識出現極端。

一種情況是,孩子由於長時間無法管控自己的金錢,當有足夠金錢時,就會缺乏概念,花錢容易大手大腳。另一種情況是,小時候在金錢這方面接觸較少,因此當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後,便會特別渴望金錢,容易抵制不住金錢的誘惑。

2、第二種媽媽:只有孩子勞動了,才會給孩子零花錢,這樣孩子不給錢就不勞動了。當然現在很多媽媽也非常民主,不會一味的“壓榨”孩子,他們會制定一些列規則來激勵孩子勞動,以勞換所得,只要你願意付出勞動,就能獲得回報。

張軍媽媽一次偶然的機會,給張軍獎勵了十塊錢讓他去洗碗。結果成效還不錯,從此家裡多了一個項目,“洗碗——十元,掃地——十五,拖地——二十……”。

實行前一段時間,媽媽到處誇獎張軍懂事,有一次去親戚家做客,媽媽想讓張軍幫忙,張軍卻問可以拿多少錢?

媽媽這才意識到張軍的勤勞是受利益驅使,靠金錢維繫才能長久。

提供利益固然能夠驅使孩子勞動,但也會讓孩子產生固定思維,勞動要有報酬,不給錢就不勞動,長大很可能會唯利是圖。

但很多東西是付出才有回報的,甚至回報週期很長,所以這樣的孩子前期看不到成效便會特別容易半途而廢。

3、第三種媽媽:每個月給孩子固定的零錢花,教孩子記好賬,可以允許每月的額外的獎勵。

貝貝的媽媽每個月都會給貝貝一定的零花錢,讓孩子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候,不至於那麼拮據,平時也可以請同學喝水,處理好人際關係。

​貝貝的媽媽鍛煉貝貝財商不單單是給固定的零花錢那麼簡單,還會教貝貝記賬,這樣能夠有效避免花錢大手大腳,知道用錢明細,好做金錢規劃。

快樂教養、育兒媽媽經-------請點

如果貝貝平時表現優秀,在學校成績優異,媽媽還會提供額外的獎勵,這樣也有利於貝貝努力學習,奮發向上,錢和知識雙豐收。

前面兩種寶媽的做法就是反面案例,不利於孩子管理財富。

第三種寶媽的做法,能夠讓孩子在和同齡人相處時不至於落人一等,在人際交往中很自信,同時也能有效控制孩子金錢的往來。

更關鍵的是,孩子拿勞動來“要挾”家長,與拿好成績來“要挾”家長給錢相比,好成績對孩子的益處更大,也可以為孩子以後學習生涯奠定一個好基礎,何樂而不為呢?

廣大家長朋友們,你們對孩子金錢意識管理這方面,還有那些妙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哦!

快樂教養、育兒媽媽經-------請點

如欲轉貼本站文章請標記本站網址出處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