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給孩子寬松教育,明天,社會替你狠狠教育他!

當前最流行的教育理念,就是寬松自由。

越來越多人高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口號,慢慢演變出一種怪象。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資越來越大。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反而越來越寬松。

可教育孩子真的能“寬”了尺度,“松”了力度嗎?

01

孩子趾高氣揚

家長威嚴掃地

前段時間,一條名為《孩子,你不成功也沒關系》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

講的是現在孩子壓力過大,父母應該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

怎麼改變呢?

有嘉賓現身說法,說找不到滿意的幼兒園,那就自己辦一個幼兒園。

還有媽媽說,挫折什麼的等女兒長大後再慢慢體驗,作為母親,我現在就要給她最好的。

視頻的結論是: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的方式度過一生。

這條視頻引起了眾多家長的共鳴:

“考試、100分、重點中學真的不重要,孩子就該好好玩。”

“說得對啊,現在的教育太嚴苛了,孩子的負擔也太重了。”

……

不禁想起王維審先生的《當教育只剩下縱容》,他曾經痛斥縱容孩子的怪象。

很多人都說“我們不該責怪孩子,孩子並沒有錯”。

照這樣發展下去,會不會有一天孩子不做作業了,不高興了,反過來罵大人了,我們大人是不是要跟他謝罪?

目前,這一現象正在上演。

孩子課也不聽,作業也不寫,甚至不想繼續讀書,父母卻覺得可以理解,孩子不想讀,那就不讀了,反正家裡養得起。

慢慢的,孩子就成了家裡吃米的蛀蟲,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甚至對著父母頤指氣使。

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管又管不得,說又說不得……寬松教育下的孩子成了“土皇帝”,讓無數家長有苦難言。

沒有底線的寬容,就是對孩子最不負責的縱容。

02

學校可以寬松

社會只會狠狠懲罰孩子

堂侄自小聰明伶俐,科科拿第一,總是被表揚。

堂哥堂嫂很喜歡誇他,每次他考100分就在小院裡“廣播”,沒半天整個小院的人都知道了。

讀中學時,堂侄的成績掉下來過,他爸媽倒不著急,堅信兒子很聰明,很優秀,根本不用多管。

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沒有考上大學。

堂哥堂嫂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向優秀的兒子竟然考得那麼差。

原來從高中開始,堂弟就一直跟不上,成績掉得很快,可他不想讓家裡人知道,就一直沒告訴爸媽。

從小被誇大的孩子,尾巴早就翹到天上去了,接受不了半點挫折,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他們什麼都不懂,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只覺得讀書很苦很累,這很正常。

而本該嚴肅管教的父母,卻放任自流,這才是真正害了孩子。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就是在學習上放任自由。

日本曾經推行寬松教育,不僅降低了課業難度,還不公布成績,不進行排名,甚至縮減了上課時間和學習內容。

孩子都變好了嗎?考到100分了嗎?

結果很殘酷,也很現實。

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上,日本的成績逐年下降。

在電視劇上更是出現了痛批寬松教育的台詞: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會,那就是等著被淘汰。

試想,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學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奧數、舞蹈、做機器人樣樣不在話下。

而你卻讓孩子慢慢來,不著急,不管什麼知識都給孩子打折,不管什麼壓力都給孩子減負。

在這個連機器人都能跟人競爭的社會裡,你讓孩子將來如何立足?

我國每年的畢業生都在遞增,2019年已經達到860萬,而我們的孩子只是其中渺小的一員。

人工智能越來越普遍,不少人面臨下崗失業的困境,現在讓孩子多學一些東西,多掌握一些本事,孩子將來才不會一事無成。

“孩子只要快樂就好”,是父母在自欺欺人,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03

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

遠古有記載道: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責牛。

牛不好好走,舜為什麼要打自己,而不是打牛?

牛沒有走正確的路,是因為人沒有引導好,牛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不該怪牛,而應該追究人的責任。

正如我們的孩子,他們是不懂事的,他們松懈是因為父母的妥協。

假若我們一再妥協,孩子就會完全走上錯路,變得越來越調皮、任性、野蠻、刁鑽。

對孩子最大的負責,不是管他吃,管他穿,也不是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長大。

而是教會他獨立生存,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最近,郎朗大婚,有關郎家的教育方式再度上了熱搜。

郎朗自小熱愛音樂,喜歡彈琴,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熱衷於練琴。

若不是父親一直以來的催促、逼迫與鞭策,他可能就堅持不下來,無法成為當今世界上叫得出名字的鋼琴家。

在回憶起自己的練琴之路時,郎朗對父親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是一步一步走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有天賦的人,尚且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與堅持。

沒有天賦的孩子,怎麼能隨心所欲,不學習,不努力?

學習本身就是一場長久的積累,這場持久戰本身就是辛苦的、枯燥的。

孩子不懂堅持和奮斗的意義,他們只覺得苦,覺得累,想放棄。可這些,父母都懂。

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該眼睜睜看著孩子走下坡路,而應該及時給予建議、引導與鼓勵,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堅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成就每一個人。

說白了,就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04

孩子不想學就不學

還要父母干嘛

這個社會很現實,我們可以追求理想化的教育,卻無法保證給孩子理想的未來。

父母不能活在童話裡,更不能給孩子制造童話世界。

因為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就無法適應社會,自己生活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在童年時開開心心的,但童年的開心,能保證一輩子的快樂嗎?

顯然不能。

孩子在童年時有多開心,長大後就會吃多大的虧。

小時候,父母寵愛孩子,老師遷就孩子;長大後,不會再有人保護孩子。

領導不會在意你的感受,只會看你能不能干;社會不會保住你的位置,只會讓你屢屢碰釘子。

教育越寬松,孩子越受罪。

有一個14歲的女生,不喜歡學校,不愛學習,覺得還是呆在家裡舒服。

她每天都哭著鬧著要回家,老師也沒辦法,只能讓父母把孩子接走。

回到家後的女生吃飽了睡,睡飽了吃,每天就想著怎麼玩,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

到後來,她成了一無所長的巨嬰,30多歲了還賴在家裡啃老。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需要榜樣與權威來作為參照與標准。

他需要拼命去學習些什麼,吸收些什麼,才能成為一幅優美的畫卷。

假如父母不嚴格細致地管教,孩子只會隨性地生長,變成我們都不願看到的模樣。

寬松教育不僅無法激發孩子的優勢,甚至會進一步惡化孩子的劣勢。

總有人說,孩子成不成功沒關系,只要快樂就好,父母不該逼孩子,也不要焦慮,讓孩子自由地成長,將來一定能成功。

可我們孩子的起跑線,本就遠遠落後於他人了,難道還任由他原地踏步,不思進取嗎?

孩子可以不懂事,但父母一定要懂事。

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要狠心逼孩子一把。

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鼓勵孩子努力,引導孩子堅持,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孩子不想學就不學了,那還要父母干嘛?

- END -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