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幼兒園很聽話,在家不乖怎麼辦?

隨著寶寶長大,開始逐漸進入逆反期。其主要表現就是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聽話,不管父母說什麼要求做什麼,都反著來。當父母詢問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時,幼兒園的老師總是誇贊寶寶聽話、懂事。這是怎麼回事?是老師在撒謊嗎?其實,老師並沒有撒謊,寶寶在幼兒園確實很聽話、很懂事。為什麼寶寶在幼兒園很聽話,在家就不乖了呢?作為父母該怎麼辦呢?

寶寶在幼兒園很聽話,在家不乖怎麼辦?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在家的表現和幼兒園的完全不一樣。寶寶在家,經常不聽話、管不住。在幼兒園卻是愛學習、愛勞動、樂於助人的好孩子。不僅如此,就連鄰居或親朋好友都會誇寶寶是一個好孩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寶寶在家和幼兒園的反差那麼大呢?

  寶寶在家表現和幼兒反差大的原因

  寶寶出現這種反差更多的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寶寶在家裡更多的都是按照父母的意願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國人的家庭教育一貫都有家長制的作風,也就是父母的話就是金玉良言,寶寶必須服從。其實,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寶寶的逆反行為會越來越強烈。有些時候爸媽的目的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卻不對頭。教育專家建議,在家庭教育方面,爸媽一定要多和寶寶溝通,了解寶寶的想法,少一點家長制作風。以身作則幫寶寶改掉壞習,讓寶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不要老是把寶寶當做小孩子。在家裡寶寶的任性是爸媽造成的。在家裡,爸媽總是既不讓寶寶做這,也不讓寶寶做那。寶寶在家裡儼然像一個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寶寶的叛逆。幼兒園的老師則不同,她們對寶寶提出要求、發動寶寶自我管理、根據目標來實施獎懲。放手讓寶寶“自己管理自己”,而這種“放手”對於家長而言卻是難事。寶寶在家時所有的自律意識就都不見了。一旦溺愛成性,孩子就會不成熟了。這就是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在幼兒園很懂事,在家不懂事的原因。專家建議,在家裡也要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媽要多鼓勵寶寶去做,不要擔心寶寶做錯了。

  其實,寶寶都是好寶寶,家長未必就是好家長。家長想要乖寶寶、聽話寶寶的目的是在管理上的省心。寶寶在這個年齡段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萌發,這個時候正是培養寶寶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好時候。而家長要乖寶寶恰恰是要抹殺了寶寶的這種自我意識。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呢?寶寶在幼兒園很聽話,在家不乖該如何恰當處理呢?

  1、分散寶寶注意力。寶寶在這個年齡段對新生事物有著足夠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爸媽可以通過新鮮事物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這樣可以很快阻止寶寶做一些父母不願意寶寶做的事情。不過,隨著寶寶的年齡增大,這一招很快就會不見效了。

  2、和寶寶立“君子協定”。寶寶有些行為是經常發生的,如果寶寶的這些行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或不符合正常的行為准則。針對這樣的行為,爸媽就可以和寶寶約法三章,立下“君子協定”。這一招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屢試不爽。

  3、適當地冷落寶寶。現在每個家庭基本上就一兩個寶寶,爸媽在對待寶寶上可謂是有求必應。久而久之,寶寶就摸清了爸媽的脾氣。當寶寶的有些行為被爸媽阻止時,寶寶就會大發脾氣甚至打滾耍賴。這個時候爸媽再去哄寶寶,那寶寶就會變本加厲,不休不止。親子專家建議,這個時候最好能冷落一下寶寶,寶寶自覺沒趣就會作罷。事後爸媽在向寶寶說明原因即可。

  4、爸媽要以身作則。爸媽是寶寶的第一個老師,在教育寶寶方面,爸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爸媽在家裡一定要做好榜樣,不讓寶寶做的事情,爸媽也最好不做。當然,這裡的榜樣不一定是爸媽本人,也可以是別人,為寶寶樹立榜樣。比如寶寶喜歡看喜洋洋,你就可以告訴寶寶,喜洋洋就喜歡吃蔬菜。

  5、適當的懲罰和獎勵。不要因為寶寶小,而舍不得懲罰寶寶。適當的懲罰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對於明令禁止的行為,寶寶一而再犯,那就需要適當的懲罰。要讓寶寶知道這些行為在爸媽那裡是絕對不能做的,要讓寶寶知道爸媽的態度。這樣寶寶就會摒棄一些不好的習慣。

  有懲罰就得有獎勵。寶寶在這個年齡段根本沒有學習意義的概念,完全是按照爸媽的意圖,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這個時候任何大道理對於寶寶來說都沒有實際的獎勵來的有效。一朵大紅花、一套玩具都對寶寶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在寶寶不聽話時,不要一味地發脾氣。適當的獎懲是行之有效地方法。

  對於寶寶不聽話的問題,一定要理性地看待。首先家長朋友要拋棄家長制的作風,和寶寶平等相處,不能寶寶不按自己的意圖做,就是不聽話。推薦閱讀“如何教寶寶懂禮貌”了解更多寶寶個性與好習慣的知識。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