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傑倫被媽媽拿藤條督促: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不光知道「逼迫」孩子的重要性,還得學會如何逼才能立竿見影

周傑倫則透露,自己從4歲開始學琴,還被要求每天練2個小時,小時候又非常好動,根本坐不住,媽媽葉惠美就會拿著藤條,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每當聽見窗外別的孩子們在外頭嬉戲打鬧玩遊戲的聲音,自己心裡就很難過,“為什麼別人都在玩,而我要學鋼琴”,但奈何藤條的威嚴,只能繼續練習。 1前段時間, 粉絲橫跨70、80、90、00後的周董又上熱搜啦!這次,他在謝霆鋒的王牌節目《鋒味》中大秀琴技,即便是拿蘋果、香蕉、鳳梨彈琴,還是易如反掌!

這波炫技不僅網友喜歡,就連謝霆鋒也是羨慕不已。他說:“我真的很恨我自己,很後悔,很心痛。每次看見你彈的時候,我就後悔為什麼當初不像傑倫一樣聽媽媽的話?”

看到滿眼羨慕的謝霆鋒,小花深有感受,為什麼自己小時候不好好學點東西呢?當然,我們後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長在我們小時候的教育態度。周傑倫坦言,自己 學琴 是被逼的。他說,自己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對鋼琴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當媽媽發現自己對音樂有天分時,就拿出家裡的積蓄,為他請最好的鋼琴老師,也買了一架好鋼琴,4歲開始每天必須練夠兩小時。

他還說,很羨慕其他小朋友在外面玩,而且不止一次的想,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別人在玩遊戲,我卻靠在牆壁背我的ABC?

他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媽媽很嚴厲,但也恰恰因為母親的嚴厲,讓他彈好了鋼琴。當謝霆鋒問他:“你那麼小,能坐得住媽?”周傑倫笑著回答:“不可能坐得住,所以我媽媽會拿著藤條站在旁邊,但是現在真得很感謝她,所以我寫了《聽媽媽的話》。”

或許,沒有周媽媽當年的“逼迫”,就不會有今天的周董。縱觀周傑倫今日在樂壇的地位,不禁想到那句話:你曾經吃過的苦,總有一天會笑著講出來。

很多時候,人生無非兩種模樣:先苦後甜,先甜後苦。為人父母,如果我們不逼孩子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孩子的潛力有多大。2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有一段對話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劉星和小雨怪媽媽劉梅小時候沒給自己報興趣班:

劉梅說委屈地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劉星回:“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得逼著我學呀……”

劉梅瞬間啞口無言。有時候,孩子的童年過得沒一點壓力,長大了未必對父母心存感激,反而,他們也會後悔當初的輕鬆放縱,甚至反過來責怪父母。在節目《向往的生活》中,Angelababy和劉憲華的一段談話讓很多人有共鳴。Angelababy:你小時候是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麼?劉憲華說:對,被逼著。Angelababy:那你小時候願意嗎?劉憲華: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後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Angelababy:那你現在感謝父母嗎?劉憲華:非常非常感謝。Angelababy(悵然失落):為什麼當初沒有人逼我?

我想,我們都曾有過和Angelababy一樣的想法:為什麼小時候爸媽就沒逼自己一把呢?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卻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3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後出人頭地,有所成就,但是僅僅對孩子嚴厲,逼孩子學就夠了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逼孩子很容易,但是如何逼孩子,逼到什麼程度,往往是家長們掌握不好的問題,一旦家長使錯勁了,害的還是孩子。綜藝《超能幼稚園》中,4歲女孩朵朵的一番話,讓很多父母都沉默了。她最不喜歡上的課就是舞蹈課,但她不敢讓家人知道。

才4歲,就已學會為了爸媽開心,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在問及她的感受時,朵朵用了一個“乏”字。

我們能看到朵朵很懂事,但是從心理學角度看,過分懂事的本質是“壓抑、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迎合他人”。過分懂事的孩子,害怕不按父母要求的做,不討好父母,就得不到他們的寵愛。安全感的缺乏,使得他們做出一系列超出年齡的行為。現實中,朵朵這樣的孩子不佔少數,他們很懂事,是爸爸媽媽心中的乖孩子,但是他們的內心很缺失自由和愛,他們可能會爆發情緒,甚至被逼到自殺。

所以,逼孩子也要有尺度,有方法,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不光知道“逼迫”孩子的重要性,還得學會如何逼才能立竿見影,以下幾點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找到孩子的“天賦”所在當下的父母都很焦慮,我們害怕孩子落後、害怕孩子被時代拋棄,所以我們傾盡所有的想要培養一個優秀又全能的孩子。我們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培訓班,然而你給孩子報班的根據是什麼呢?別人家孩子報了,你也報;這個班很火,你也想讓孩子學一學;你覺得孩子喜歡這個,擅長這個,你就給報了?我想大部分家長都是這三種心理狀態,然而我們給孩子報班最應該遵循的是孩子的意願與天賦。

可能小孩子都不願意學,那我們就應該幫助孩子挖掘他的天賦所在,如果孩子真的有天賦,他的能力也不會差到哪去。每個孩子都是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珍品,每個孩子的特質都是不同的,每個孩子的頻率也不盡相同。願我們每個父母,都能充分瞭解自己的孩子,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法,用力地推孩子一把,讓他們能朝著美好的未來一路狂奔。

2、積極鼓勵和情感支援我們需要認識到的現實是,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沒有太多的自控力,所以家長除了監督督促孩子之外,還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鼓勵和情感支持。孩子總有學習煩躁的時候,這是就需要我們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孩子再堅持一下,比如你可以對孩子說:“寶貝,你今天很努力,但是還有一點兒就完成了,媽媽相信你可以堅持練習完,我們每天都在進步,這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啊!”

相比責備而言,這樣的話更容易被孩子聽進去。那如果孩子有一天學到崩潰了怎麼辦?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共情,我們大人還時常有崩潰的時候,所以你可以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很累,但是這世上本就有很多困難,媽媽也是從你這時候長大的,所以堅強一點,克服了困難我們就進步了,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的。”我想,當孩子獲得了足夠的共情和情感支持,所有的困難都變得不那麼難了。別動不動就爆發你的情緒,孩子也是你的朋友,用心交朋友,就會換來好結果。

3、育兒先育己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前天是世界讀書日,很多家長就問我:該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讀書呢?

答案很簡單:你自己先愛上閱讀,孩子也會慢慢的愛上閱讀。他們不聽我們的話,但是他們模仿我們的行為和動作。

一項調查告訴我們:?“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所以,與其為孩子的成績殫精竭慮,不妨審視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押注,傾注全部了心血,而放棄了自我成長和追求。與其逼孩子看書,監督孩子寫作業,不妨先逼自己一把,以身作則,用環境影響孩子、

記住,育兒先育己,要不然你的付出,99%是無用的。

最後,小編想說:有遠見的父母,不僅要懂得逼孩子一把,更懂得如何逼孩子才是真的對孩子好。我們的孩子可能不是最優秀的,但他是最獨一無二的,逼孩子不是讓父母每天耳提面命,逼著孩子學這學那,定下很多條條框框,不給孩子放鬆的機會,而是結合孩子本身的優勢,我們去錦上添花。與君共勉!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