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退散!「外出用餐全制霸」安全守則

天氣炎熱人就容易懨懨的,習慣在家煮飯的爸媽是不是也想偷個懶呢?偶爾想外出用餐吹冷氣,孩子卻總是在公共場合情緒崩潰,讓爸媽超尷尬!

進了餐廳,孩子卻不肯好好坐在位子上,跑來跑去嬉鬧玩耍真的好危險!或是遇到陌生人搭話,擔心孩子傻傻的被人拐跑,怎麼辦呢?

一、幼兒外食「坐」的安全

邁入冬季,享用溫暖的火鍋,暖暖身體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呀!但開開心心到火鍋店用餐,小孩卻不小心被燙傷的類似新聞時有所聞!帶小朋友到餐廳用餐,有些安全與禮儀是爸媽必須要注意的,在此提醒!

用餐規矩,坐在椅子上才能吃飯!

談到用餐安全,爸媽先得想一想,為何國外孩子似乎比較願意乖乖坐著吃飯,但臺灣的孩子卻坐不住呢?爸媽應該要從小幫孩子養成習慣,讓孩子知道只要到了吃飯時間,就要坐在高腳椅上,才不會吃沒幾口飯就想要下來奔跑。

爸媽也要瞭解當孩子吃飽了,就不太可能還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因此,爸媽要抓緊時間,像是媽咪餵孩子吃飯的同時,爸比趕緊用餐,孩子吃飽後,就由爸比帶孩子到處晃晃,這時候就是媽咪的用餐時間了。

然而,時常看到的狀況是爸媽把3、4歲的弟弟妹妹交給7、8歲的哥哥姐姐看顧,於是,孩子們在餐廳內滿場跑,林月琴執行長提醒,餐廳是公共場所,千萬不可以任由孩子奔跑,更別說餐廳內服務人員手上還端著熱湯、拿著熱水,在加上餐廳地板可能較為濕滑,這樣橫衝直撞實在是太危險了!

用餐習慣從小培養,不是大了才來教!

電磁爐加熱較為安全

想要帶著孩子到火鍋店內用餐,林月琴執行長建議盡量選擇使用電磁爐加熱的店家,而非直火烹煮。用餐時一定是讓孩子坐裡面、大人坐外面,並選擇靠近大門口、逃生容易的桌位。此外,兒童椅的擺放應避免電源線及遠離器具,否則一旦有突發狀況,大人還可能有能力可以自救,但孩子是無法反應的。

少帶小小孩去美食街

除了一般餐廳之外,百貨公司的美食街也是許多爸媽的用餐選項之一,但在這裡爸媽得自行把剛煮好的食物從攤位端回座位上,時常可見專注研究菜單的客人一舉手或一轉身,就撞到正端著滾燙食物的過路人。所以,林月琴執行長的作法是當小孩年紀還很小,通常不會帶到美食街用餐,因為風險性實在太高!若是真的到了美食街用餐,也不會坐在靠近人來人往的走道桌位,並要求孩子坐著不要動!

親子餐廳是另一選擇

帶孩子外出用餐現在還有一個選項就是「親子餐廳」,雖然經過良好設計的親子餐廳,對於孩子來說相對安全,但原則還是不變!爸媽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用完餐,才可以離開餐椅。而孩子到親子餐廳裡的遊戲區玩樂,也要在爸媽看得見的視線範圍之內,以便爸媽隨時注意,以免發生危險。

做到這3點,帶孩子外食不吵鬧!

在外用餐,難免會遇到在餐廳大吵大鬧的孩子,雖然同樣身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能體會教養的不易以及孩子總是狀況外,但爸媽不能總是管不動或者放任不管,林月琴執行長給予這樣的爸媽以下建議:

Point 1、養足精神再外出

孩子睡飽了就不容易哭鬧,因此,林月琴執行長通常會在孩子精神狀態較佳的時候再帶出去用餐,像是下午先在家好好地睡午覺,晚上再出門用餐。如果是中午的喜宴,上午還會讓孩子再睡一小段。而喜宴通常長達3小時以上,爸媽可以先帶著孩子在外面走動,等到差不多要開始了再入座。

Point2、各類遊戲好好玩

帶小小孩外出,除了孩子的備用衣物外,爸比媽咪忘了帶上幾樣孩子喜歡的玩具;如果玩膩了玩具,遊戲的方法還有很多,像是到百貨公司用餐時,爸媽可以拿一本百貨公司的型錄,詢問孩子「綠色的洋裝在哪一頁?」「數一數鞋子有多少?」或是請孩子數一數這家餐廳內有幾位男生、幾個女生?餐廳裡面哪裡有正方形的圖案?林月琴執行長也提醒爸媽不要輕易地就拿出平板給小小孩玩,以免養成總是以3C打發時間的不正確習慣。

Point3、事先約定好規則

對於年齡較大、已經能夠言語溝通的孩子,在外出之前就可以先行溝通約定--「現在我們要去……,爸比/媽咪跟你說……規定,如果沒有辦法遵守,就要取消……」倘若孩子到了現場大吵大鬧,爸媽帶著孩子到人較少或是戶外,請孩子冷靜,並提醒在家的約定,讓孩子自己選擇是否繼續哭,而不是讓爸媽做決定。

林月琴執行長指出,教養不是等到孩子大才開始!2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遵守規矩,明明說好的規矩其實都是被大人破壞了,倘若孩子知道最終的結果,一開始就不會亂鬧。

教孩子怎麼做才安全!

家中的2、3歲孩子正值凡事都想要自己動手做的階段,看到爸媽把食材放進火鍋內,也會想要自己做這個動作,林月琴執行長指出,許多爸媽怕孩子燙傷,禁止孩子接觸讓任何湯湯水水,但孩子對於任何事物充滿好奇心,倘若在大人沒有看到的情況之下,自行操作則是更加危險。因此,林月琴執行長建議爸媽有耐心地帶領著孩子一起做--拿起大的撈杓,握著孩子的小手,教孩子怎麼握、如何舀。

二、帶孩子出遊危機四伏

『戶外公園遊樂園』

「危險,不要爬!你還太小啦~」

讓好奇的孩童面對新奇遊樂器材,卻擔憂安全不讓孩子遊玩,對親子都是種折磨。因此,事先了解公園或遊樂園場所器材,是否適合孩童的年齡層相對重要。年齡越小的孩童,辨別危險能力不足,同時容易走失,應選擇範圍較小的戶外公園來遊玩,父母自然能輕鬆陪伴並掌握安全。

『展覽館、大賣場、室內兒童樂園』

「媽媽!你在哪裡?」

兩個以上孩童的家庭,即使父母已十分謹慎,出遊時仍會分身乏術,這時就暴露著孩童走失的風險,特別是人潮眾多、開放式的遊玩空間,如大賣場、展覽館、兒童樂園。空間範圍廣的場所,孩子容易因追求好奇而跟著人潮走失,回頭就發現找不到父母的情況。家長不能只是緊跟孩童,更需在進入遊玩空間前,提前訓練孩童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秘訣(一)勿在危險處逗留,如手扶梯、電梯。秘訣(二)走失的危機處理,如範圍小的空間,具體告知孩童,父母會在「哪裡」等他。

範圍大的空間,建議教孩童先辨識「工作人員」,如有穿戴員工制服和工作證,走失時主動尋找工作人員協助。更小的幼童,則建議穿戴家長聯絡吊牌,以防萬一。

『餐廳』

我家學步期的孩子也曾經在餐廳,不小心踢到一旁擺設的花瓶,造成高額賠償更敗興而歸的經驗。建議帶著活動量大的幼童用餐,選擇親子友善的餐廳。親子友善餐廳必須包括提供兒童餐椅、擺設簡單(避免危險物品)、避免空間過於狹窄和氣氛過於安靜..等餐廳。若餐廳提供兒童專屬小空間,如遊戲閱讀角..等,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親子出遊除了安全擔憂外,孩童外出時的情緒暴走,更讓父母備感壓力。要享受愉悅的親子出遊,有四訣竅:

  1. 選擇適合孩童遊玩的安全環境:安全環境下,就讓孩子盡情玩樂、不過度禁止,可避免親子拉鋸與孩童情緒波動。
  2. 選擇適合孩子生理作息的旅程:新奇的事物易讓孩子過度興奮、過度勞累與飢餓,干擾平時的生活作息,孩童情緒往往容易波動。建議越小的孩童,若須長時間的車程或搭飛機,要盡可能配合孩童睡眠、遊玩或吃飯時間,如選擇午機航班,可減少許多兒童生理不適造成的情緒問題。
  3. 善用預告與轉移注意力:在遊樂區「玩不夠」被強拉是孩童外出時最容易哭鬧的原因。建議進入遊樂區前,先明確的跟孩童告知遊玩的時間,中場與最終都要「定時提醒」,讓孩童有心理準備,避免突然的結束,興奮的情緒無法調適而瞬間暴走。更善用其他有趣的事物來轉移情緒,如「肚子餓餓吧,我們去看看有什麼好吃的東西!」自然的轉移孩童的注意力,別跟孩子硬碰硬!
  4. 冷處理孩童當下情緒;即使父母再用心安排,孩子偶會出現情緒暴走情形,如大人不給孩子買東西時。建議家長4步驟面對情緒:1.離開人多的現場,減少刺激2.不責罵、冷處理孩子的哭鬧3.抱抱孩子,接受他的情緒、但不接受孩子的要求4.講道理情緒後再談吧!

三、與孩子一同面對陌生人不適切搭訕

當人們看可愛孩子想搭訕,常會用吸引人的玩具或好吃的食物,傑克拔就遭遇好幾次想用零食認識小朋友的大人。以往,我總是處理不太好----

如果我說「謝謝!真的不用」經驗是

沒關係啦!我這裡今天剛好有、 她們真的好可愛,沒關係沒關係(一直督過來)

改天換個方式「我們比較少給她們吃零食」則會遇到偶爾一次沒關係啦!這個真的很好吃!她們一定喜歡(在孩子眼前晃呀晃)

再換一招「不好意思!不能拿陌生人的東西」,遇到熱情還是敗退多聊天幾句就不是陌生人啦!來啦來啦(硬塞到小孩手上)

7585.jpg

幾次下來,碰到"想越界"的人們,心中總是會不知不覺、自燃性的燒起熊熊怒火,但遇到這情境,孩子總是眼巴巴看著父母如何處理。內心嘆了一口氣,好吧!傑克拔從孩子的眼神中,接受了這個挑戰!也嘗試了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今天透過這篇,再一次分享我的經驗談。

首先強調個重點。這個方法的使用,與人格特質、學習經驗和現場情境有關,想當然爾,未來各位嘗試時,需要依照現場狀況、是否危急安全、身處空間氛圍而有不同調整。


10269132_10203963699278412_6958617808586589381_o.jpg

雙寶出生後,似乎比平時更常外出,除了孩子放風外,大人們也想轉換環境透透氣。

外出時,很容易觀察到一個現象,許多人對高矮胖瘦身形衣著差不多的雙胞胎,會給予多一些關注。

當然,做父母的,總是有那麼些虛榮,許多人嘴角含著笑容遠遠地、偷偷地看著她們,身為爸媽的我們,總是沉浸在他人欣賞的莫名優越感粉紅泡泡中。

12339157_10208438033973983_4449801437579324440_o.jpg

但十之二三,這優越感泡泡會在十多秒後破滅,只因為旁人覺得「她們好可愛,想跟她們玩玩」這個念頭!(近幾個月例外。幾宗兒童殘忍的悲劇,讓人與人之間拉起寬廣的封鎖線)

在常使用的大眾交通工具、電梯、公園、賣場、貓纜,幾乎每個場所都曾遇到想逗逗雙寶妹的男女老少;保持距離的接觸,咱夫妻一點也不排斥,但親門踏戶的騷擾,抱歉!傑克拔敬謝不敏。某一次起,在公車上的成功處理經驗,讓傑克拔越來越有信心處理這一類的狀況:

13140858_10206128067949999_919304885_n.jpg

孩子們那時約莫三歲半,搭上返家的公車後,非常習慣地找到橫排面對面的博愛座緊鄰坐下,位子很空,我們也坐在孩子兩側。那天她們很和諧,還能控制音量聊天和唱歌,很孝順沒有出狀況劇考父母的臨場機智。

眼前一對頭髮花白的慈祥老夫婦饒富趣味看著雙寶,眼球在我們四張臉孔不停定點跳動停留,認真討論到底誰像誰多一些。

一定是孩子自編的玩耍歌太可愛了,對坐老太太不禁笑出聲,雙寶也注意到四周人的注目而開始"結凍"。老太太借這個機會和孩子親娘家常幾句後,熱情地對雙寶說:『你們剛剛唱歌好棒,再唱一次好不好?我這裡有餅乾!』邊說邊從小提袋裡拿出誘惑孩童的巧克力夾心酥。這行雲流水的一切,也太讓身為家長的我們立刻深陷挑戰。

這時候,您該怎辦?

開頭描述的切身經驗深刻地影響我們,毫無準備下,心裡自動演完一輪搶過夾心酥狠狠踏三下踩扁的內心戲,才回神過來:這回合,我該怎麼辦?

12314016_10205138439169898_7751129564465921038_n.jpg

釋出善意,卻下不了台

老太太在堅持什麼?人們在堅持什麼?為什麼非得給玩具零食給陌生小孩、為什麼非得在孩子手上臉上頭上碰個幾下摸個幾把,家長客氣反對後仍舊不肯放棄?

我的觀察是,人們展現熱情、釋放善意,卻被冷漠打臉,

下不了台,一種此時此刻顏面若掛不住,何以面對江東父老的感覺濤然作祟,一位平時隨和的人,這時可能反而固執的厲害。

如果他們是這種心情,那我便需要利用這點,化干戈為玉帛,營造 (1)教育人們、(2)為孩子示範良好人際溝通、(3)也讓對方感覺良好 的三方通贏。

打定主意後,傑克拔先調整轉換心情,露出自然的笑容對著老夫妻說:『不好意思!我們最近正在教導她們"不能拿陌生人的東西"這件事』(OS:請千萬別壞了父母的教育計畫呀),老太太愣了一下,訕訕地收起餅乾:『呵呵,有教就好,有教就好』。

接下來,我講了一句讓自己耳根子瞬間超燙的話:『謝謝您讓她們有機會學習,不能拿陌生人東西真的好重要!』(OS:請協助我一起教導孩子)

但是!很神奇的,老太太尷尬的表情,瞬間轉變成開心又害羞,直說:『唉呦!沒有啦!你們的孩子真乖,教得真好!』,也鼓勵孩子們跟老太太表達謝意。接著一路上,大家和和平平聊著親子教育的話題直到下車。

也許,我們不是站在老太太這一方,要求孩子收下她的贈與

(事後再偷偷扔掉),而是把老太太、人們有技巧的拉過來「和我們同一國」。

貓纜.jpg

冒昧情境,也不失分寸

另一個類似的情境,則有全然不同的態度,但表達形式上依然可以複製。

豪邁(有些酒氣)老伯伯上車後,坐在妹妹旁邊,老先生笑盈盈但有些侵略性看著她,雖然我們緊盯著現場,甚至站在孩子前面,還是來不及擋下老先生用手指背碰了碰妹妹臉頰的衝動,孩子也不舒服縮了一下;這一縮,更引起老先生的興趣,露出參差不齊的牙齒不知說了什麼醉話,不等他有什麼下一步動作,傑克拔以略大聲音量提醒他:『

對不起!我們正在教孩子,不-要-接-近-陌-生-』,邊說邊認真看著他的眼睛,老伯伯立刻了解我們的不舒服,將身體坐正不再傾向孩子這邊。

對於失去禮數的人,在態度上必要嚴肅和立即嚴正表達自己的需求,絕不出口傷人失去分寸,但表達詞句絕不能拖泥帶水;若感覺危險,甚至遠離對方,讓自己更有空間可以防備。

您有發現到,同一個表達方式,也可以大不同嗎?

如果是您,您會怎麼處理令人不舒服、尷尬的情境呢?

陌生人的接近,經常有衛生、安全和社會教育等各方面的疑慮,身為父母一定不喜歡唐突的接觸,卻是身處於這個社會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從前,我大多以冷漠或強勢的方式拒絕他人的接近;即刻起,相信有個新的相處方式,使得友善的陌生人、孩子和父母三方能夠共創三贏局面。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