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領200萬股利達人:為何有錢人拼命存股,窮人卻不敢?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有看見關於「存股票」討論,有些投資專家認為最近幾年被報導的存股達人,要嘛是順著2009年景氣翻揚而開始獲利的,要嘛是難得一見的股海生存者,這些報導忽略了很多存股失敗而被長期套牢的投資人。所以他們覺得,出版社近幾年推廣的「存股票」觀念,根本就是在「誤導散戶」,只報導成功的案例,可以算是一種「生存偏誤」!
存股成功者是生存偏誤?生存偏誤又是什麼東東呢?有空大家走一趟台大醫院,看看急診病房、癌症病房⋯⋯,你會發現我們能跑能跳,能夠追逐夢想真的是一大幸福。可是人生中真的有不少的意外與病痛,大家都只看到光明面,這算不算是一種「生存偏誤」呢?想要學騎腳踏車,就要有摔車的心理準備,也有許多的單車好手因為失事,造成半身不遂、甚至喪失生命!那麼在腳車道上,一家人和樂融融的騎車,不也是「生存偏誤」嗎?
人生中,有哪一件事可以一帆風順,又有哪一件事可以人人成功呢?有光明就一定有黑暗,有成功就一定有失敗,這個就是自然原則。我也想要去學潛水,想要探索海底世界,但是我就要承受被洋流捲走、被鯊魚咬的意外風險。肯下海潛水的人,都是看見光明的那一面,而不是黑暗的那一面,懂嗎?
你知道,全台灣每天有多少人發生交通意外嗎?大家還不是出去逛街看電影?交男女朋友?努力探索世界呢?難道這個也是「生存偏誤」嗎?人生在世,每一件事都有風險,你確定空氣中的PM2.5,不會在30年後導致你的肺腺癌發生嗎?那麼就不要呼吸了嗎?人要樂觀進取,多去欣賞光明面、多報導成功面,可以推動大家往成功的方向努力前進,我不覺得這是「生存偏誤」啊!
推廣存股,不是誤導我個人認為,「誤導」這2個字太過嚴重,畢竟很多的股票書籍都是放在書店中任大家翻閱,任由讀者看喜歡再買回家,請問你可以看完電影、滿意再給錢嗎?你可以在餐廳吃完飯、滿意再給錢嗎?
對於出版社的員工,以及出書的作者而言,耗費了多少的精神與金錢,才可以製作出理財書籍放在書店中,讓大家看滿意再付費呢?相較於電影院與餐廳,真的是佛心來的,講「誤導」真的是太沈重。如果你怕被理財書誤導,那麼就乾脆不要看、也不要買。
投資股票獲利的途徑有2個:股利與價差,如果不贊成存股票,那麼就是要推廣作價差了嗎?這個真的就是嚴重的「誤導」投資人了,會害人傾家蕩產的,請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買進股票,按照巴菲特的講法,就是買進公司的一小部分,目的就是跟隨公司的成長,並分享公司營運的果實。我認識一個歐巴桑,30年來只是存一檔股票就賺進9位數的財富,他完全不懂財報、也不看股價,但是就只是傻傻的存,公司的成長就帶給他別人終身也賺不到的財富,他還只有國中畢業而已,投資的成就已經超越一大票的財經專家。我分析歐巴桑投資成功原因,發現並不是這位歐巴桑厲害,而是他投資到一家很厲害的公司。
買進股票並長期持有,就是相信公司的競爭力,拿我長期持有的台積電與中信金來說,裡面有多少專業的博士、碩士、財經專家呢?就算我們認真研究產業、財報⋯⋯,我們比得過公司內部這些專業的人才嗎?台灣有不少優秀的公司,裡面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不怕全世界的競爭而能夠持續地把錢賺進來,這就是一個好公司的最大特質。推廣存股,其實就是讓投資人搭上好公司的便車,好處多多。
1兆台幣大家分,你分到了嗎?最近幾年,因為上市櫃公司獲利大爆發,每年也分派1兆台幣左右的現金股利下來,光台積電一家公司2016年就發放1,555億。1兆台幣是多少呢?1兆就是1萬億,除以台灣2,300萬人,平均每人可以分得4萬3,500元,以一個四口之家來計算,每戶可以分得17萬4,000元,請問大家你們家有領到這筆錢嗎?我相信大多數的家庭都沒有,原因在於「沒有參與」,你必須要持有股票,擁有公司的一小部分之後,才可以分享公司的獲利。
投資股票不可能完全沒有風險,但是你擁抱風險之後就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報酬;你如果害怕風險,不敢存股票,相對地大家在分那個1兆現金股利時,你就會被排除開來了。有付出,才有收穫,你不存股票,別人也不會分給你。
根據台新投顧統計,2016年現金股息前十大的個人股東分別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裡、正新大股東羅明和以及董事長羅才仁、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正新創辦人羅結、富邦金蔡氏兄弟(蔡明忠、蔡明興)、正新大股東羅銘釔等;張忠謀以及鄭崇華兩科技大老闆現金股利收入各有7億4,700萬元、7億3,900萬元。
至於第11~15名依序有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夫人李翠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蔡明介、大立光陳世卿,股息也在4億2,000萬~5億1,000萬元之間。
我想請問大家,上述的大老闆哪一個不是長期持有公司的股票,也就是「存股票」呢?他們有在進進出出作價差嗎?看看他們領到多麼豐厚的股息呢?一般小投資人不會羨慕嗎?
努力存好公司的股票,領取股利持續投資,才是累積資產的王道,多少有錢人都是這樣累積到富可敵國的身家,看看台灣的前百大富豪,哪一個不是擁有龐大的股票資產,每年領取數億、數十億的股利呢?
如果搞不清楚真相,就隨便批評出版社推廣存股票是在「誤導」散戶,我覺得這種說法才真的是在誤導一般的投資大眾啊!確實是有人投資股票失利,這個不可否認,但是也不要因噎廢食,投資成功的也大有人在。
龍頭、作好分散、低本益比長期存股票想要累積資產,最後卻是事與願違、賠錢收場,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存錯股票」;中鋼這一支股票,就最常被拿出來作為例子,最近幾年存中鋼股票的,應該都遭逢虧損。但是如果只是拿中鋼當負面案例,就說投資人不應該存股票,我認為也是過度解讀了。有些人也說,以前存到太電、宏達電、威盛⋯⋯,也都沒有好下場,股市中確實是有爛股票存在,但是你可以挑股票啊!要怎樣挑股票呢?當然是多讀書、多吸收別人的經驗,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冤枉路。
有人存股失敗,就表示不要存股票嗎?如果說有人在果菜市場中買到了一顆爛芭樂,就可以引伸成為不要到菜市場買芭樂嗎?你可以仔細挑選啊!買股票一樣也要仔細挑選吧!挑選錯股票再來說不能存股票,邏輯不通吧?不然大家都不要買芭樂了。
1.龍頭公司:挑選龍頭公司的股票,買到爛芭樂的機率就會小很多。根據2015年10月,財訊第488期的報導,台灣上市公司中,連續獲利長達20年以上的企業有21家,另一個獲利長久的模範生,就是台塑集團,包括台塑、南亞、台化、福懋,都是連續30年獲利的台灣好公司。台灣股市中,連續賺10年以上的公司也不在少數,挑選這些獲利優秀的龍頭公司,贏的機率也會提高很多。
2.分散:當然也有人會說,過去賺錢的好公司,就保證以後一定會賺錢嗎?真的是大哉問。我以前走路都沒有跌倒、吃飯都沒有咬到舌頭,以後會不會跌倒?會不會咬到舌頭?大家都知道答案吧!不要說股市了,凡事都有風險的!只要做好分散就可以減少意外的風險。也就是持有5~10家,隸屬不同產業的龍頭公司股票,自然就可以分散單一公司的投資風險了!當然也可以買進0050、0056這些分散到一籃子股票的ETF,就可以完全排除掉倒閉的風險了,誰說存股票會賠光資產呢?
3.低本益比:買菜的時候會殺價,還會順便討一把青蔥;百貨公司跳樓大拍賣,是不是趕快過去搬家呢?買股票亦然,也是要挑便宜的時候買進,這樣就會有更大的安全邊際,當然也會大大增加贏錢的機率。
只要依照前面的3點:龍頭、作好分散、低本益比,加上長期投資的堅持,「存股票」要賺錢的機率真的是很高,我自己也實行了20多年,每年領到愈來愈多的股利,股票資產也確實是「一瞑大一吋」。我真的要來這邊好好的「誤導」大家一下,要認認真真的存好股票,將來才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彼岸!
如果窮人都不敢存股票,每年一兆台幣的股利,通通都發放在有錢人的口袋裡,最後只會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結局。我真的很想要問一句:為何有錢人拼命在存股票,窮人卻不敢存股票?這是為什麼呢?